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收於大正藏本緣部[1]。該經中敘述佛陀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為文殊、彌勒等諸大菩薩開示出家住阿蘭若者,如何觀心地、滅妄想,而成佛道。自古以來,以經中關於報四恩之思想而馳名[2][3]。
因經名帶有「本生」二字,而被歸入本緣部,但僅在序品略為提及,非主談本生故事,其思想主要是以心為主導。主張一切諸法皆從心地而生,皆從心地而起[4]。
本生,記錄佛陀還未成佛的前生故事。
心地,心為萬法之本,能生一切諸法,故曰「心地」。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經中勸勉「一切凡夫,親近善友,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說修行,自作教他,讚勵慶慰,如是之人能斷三障速圓眾行,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共計有十三品:序品、報恩品、厭捨品、無垢性品、阿蘭若品、離世間品、厭身品、波羅密多品、功德莊嚴品、觀心品、發菩提心品、成佛品、囑累品。
本經的成立係以《般若經》、《涅槃經 》、《維摩經》、《法華經》、《華嚴經》等大乘佛教思想為基礎,再加上攝論宗的唯心說、唯識宗的唯識說而建立三界唯心唯識說。在實踐方面,則主張依從彌勒信仰往生兜率天,教人持守菩薩戒,行十波羅蜜及禪定觀心,並勸修《諸佛境界攝真實經》等所說的三密修行;對在家眾則說報恩行[2]。
本經的成立年代,從經中三界唯心唯識說來看,應當是在世親之後,當在西元五、六百年左右[2][4]。
本經含有《般若》、《維摩》、《法華》、《華嚴》、《涅槃》、《賢劫》、《觀普賢經》、《諸佛境界攝真實》、《菩薩心地戒品》、《首楞嚴三昧經》、《觀彌勒上生經》等諸經的思想觀點,並以《瑜伽》、《攝大乘》、《唯識》諸論為其基礎[2]。
此外,本生故事中也含有不少的經典。例如,〈流水長者的本生〉是依據《金光明經》,〈九劫超越〉依據《大毗婆沙論》,〈尸毗王〉、〈薩埵王子〉、〈金色大鹿王〉、〈慈力王〉等依據《六度集經》、《菩薩本生鬘論》,可見本經成立於印度大乘佛教後期,是以全體佛教為背景[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