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2008年军事冲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格俄戰爭[註 1]是2008年8月在格魯吉亞境內發生的一場戰爭,交戰一方為格魯吉亞,另一方為俄羅斯,以及由俄羅斯支持、單方面宣佈獨立的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戰爭爆發前,交戰雙方曾陷入外交危機。戰鬥發生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南高加索地區,被視為21世紀的第一場歐洲戰爭。
格俄戰爭 | |||||||
---|---|---|---|---|---|---|---|
格魯吉亞-奧塞梯衝突、阿布哈茲-格魯吉亞衝突和後蘇聯國家衝突的一部分 | |||||||
格魯吉亞、俄羅斯以及南奧塞梯的衝突位置圖 | |||||||
| |||||||
參戰方 | |||||||
俄羅斯 南奧塞梯 阿布哈茲 | 格魯吉亞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 弗拉基米爾·普京 阿納托利·謝爾久科夫 尼古拉·馬卡羅夫 弗拉基米爾·博爾德列夫 馬拉特·庫拉赫梅托夫 弗拉基米爾·沙馬諾夫 維亞切斯拉夫·鮑里索夫 阿納托利·赫魯廖夫 (負傷) 愛德華·科科伊特 瓦西里·盧尼奧夫 阿納托利·巴蘭科維奇 謝爾蓋·巴加普什 米拉卜·基什馬里亞 阿納托利·扎伊采夫 |
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 達維特·克澤拉什維利 扎扎·戈加瓦 馬穆卡·庫拉什維利 大衛·奈拉什維利 亞歷山大·羅馬亞 瓦諾·梅拉比什維利 | ||||||
兵力 | |||||||
15,000+人[5] 後勤等非直接參戰人員約3,000[6] 3,000人[7] 1,000名特種兵[8] |
9,000-16,000人[5][9] 另有數目不詳的警察作為後備役[5] | ||||||
傷亡與損失 | |||||||
74人陣亡,171人負傷,19人失蹤[10] | 215人陣亡、1,469人受傷[11] | ||||||
俄方宣稱有約1,600平民傷亡[10],但人權觀察組織對此聲明表示質疑[12][13]。 |
「2008年南奧塞梯戰爭」的各地常用名稱 | |
---|---|
中國大陸 | 俄格戰爭 |
臺灣 | 喬俄戰爭 |
港澳 | 格俄戰爭 |
蘇聯解體時,格魯吉亞共和國於1991年3月宣佈獨立。然而,此前格魯吉亞與南奧塞梯分裂分子爆發戰爭,使前南奧塞梯自治州的部分地區處於俄羅斯支持但未獲國際承認的南奧賽梯共和國的實際控制之下。1992年,一支由格魯吉亞、俄羅斯和奧塞梯部隊組成的聯合維和部隊進駐該地區。阿布哈茲地區也出現了類似的僵局,阿布哈茲分裂分子曾於1992至1993年在該地區發動戰爭。2000年弗拉基米爾·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統,2003年格魯吉亞親西方政權更迭,此後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關係開始惡化。2008年4月,當北約承諾考慮格魯吉亞加入北約的申請時,兩國全面陷入外交危機。
2008年8月1日,俄羅斯支持的南奧塞梯部隊開始炮擊格魯吉亞村莊,格魯吉亞維和人員在該地區進行了零星反擊[16][17][18][18][19][20]。隨後南奧塞梯分離主義分子不斷加強炮擊,違反1992年停火協議[21][22][23][24]。為了結束這些襲擊,格魯吉亞軍隊於8月7日被派往南奧塞梯衝突地區,並在數小時內控制了分離主義分子據點茲辛瓦利的大部分地區[25][26][27]。而在格魯吉亞軍隊做出反應之前,已有俄羅斯軍隊通過羅克斯基隧道非法越過格俄邊境,進入南奧塞梯衝突區[23][28][29][30][31][32][33][34]。俄羅斯聲稱格魯吉亞實施「種族滅絕」[35]和「侵略南奧塞梯」[25],並於8月8日對格魯吉亞發動了全面的海陸空入侵,將其稱為「執行和平」行動[36]。俄軍和南奧塞梯軍隊在南奧塞梯及其周邊地區與格魯吉亞軍隊交戰數日,直到格魯吉亞部隊撤退。俄軍和阿布哈茲軍隊還進攻格魯吉亞控制的科多里峽谷,開闢了第二戰場。俄羅斯海軍封鎖了部分格魯吉亞的黑海海岸線,俄羅斯空軍亦襲擊了衝突區內外的目標。此次戰爭也是史上首次網絡戰與軍事行動同時進行的戰爭,雙方的資訊戰一直持續到衝突之後。8月12日,在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的斡旋下,雙方達成停火協議。
俄羅斯軍隊暫時佔領了格魯吉亞城市祖格迪迪、塞納基、波季和哥里,並在停火後繼續佔領這些城市直到撤軍。南奧塞梯人摧毀了南奧塞梯大部分格魯吉亞族村莊,並對格魯吉亞人進行種族清洗。8月26日,俄羅斯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從格魯吉亞獨立,格魯吉亞於9月2日宣佈與俄羅斯斷交。10月8日,俄羅斯基本完成了從格魯吉亞無爭議領土的撤軍。俄羅斯的國際關係基本未受影響。戰爭造成19.2萬人流離失所。雖然許多人在戰後重返家園,但截至2014年,仍有 20272人流離失所,其中多數為格魯吉亞族人。2021年,歐洲人權法院裁定,俄羅斯對分離主義地區保持「直接控制」,應對當地發生的嚴重侵犯人權行為負責[37][38]。2022年,國際刑事法院向衝突期間對格魯吉亞人犯下戰爭罪的三名俄羅斯人發出逮捕令[39]。
俄國內戰時期,奧塞梯人建立了蘇維埃政權,要求同蘇維埃俄國合併,同當時的格魯吉亞民主共和國發生了衝突,蘇聯時期的奧塞梯人聚居區被分為兩個部分,南部作為歸屬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個自治州,[40]蘇聯解體時格魯吉亞的南奧塞梯自治州也宣佈脫離格魯吉亞獨立,格魯吉亞則表示反對。格魯吉亞—南奧塞梯雙方因此曾發生小型流血衝突,直至1992年俄羅斯、格魯吉亞、南奧塞梯等各方達成協議,各自在該地區駐紮部隊維持和平,地區緊張局勢得以緩解。[41]
格魯吉亞發生「玫瑰革命」後,原來在美俄之間平衡的謝瓦爾德納澤倒台,格魯吉亞親歐美的總統薩卡什維利在2004年1月大選中獲勝,格魯吉亞積極推進加入北約的進程,並得到美國等國家的支持,與俄羅斯關係惡化。
2008年4月,布加勒斯特北約國家領導人峰會期間曾表示,格魯吉亞在符合相關標準的情況下,可以加入北約,此舉引起俄羅斯的警覺。4月20日,一架格魯吉亞無人駕駛偵察機在另一個自行宣佈獨立的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上空被擊落。格魯吉亞指控說,他們所公佈的無人機在被擊落前傳回的錄影畫面顯示,該偵察機是被一架俄羅斯米格-29戰機擊落的,並認為這是對格魯吉亞的侵略行為。俄羅斯對此則予以否認。
2008年7月5日,俄羅斯開始在包括北奧塞梯在內的北高加索地區,舉行名為高加索前哨(Caucasus Frontier 2008)的大規模軍事演習。7月15日至7月31日,在邊境的另一邊,則是由美國政府計劃與出資8百萬美元,由1000名美國軍事人員、1630名格魯吉亞軍事人員與其他同為古阿姆集團成員的烏克蘭、阿塞拜疆和摩爾多瓦各10名軍事人員在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附近舉行名為即刻回應(Immediate Response 2008)的多國聯合軍事演習。雙方演習升高了邊境的緊張情勢。美方參演的軍事人員以駐歐部隊成員為主,亦含駐伊拉克、阿富汗的作戰部隊成員,在格-俄交火期間一直未離開格魯吉亞。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俄羅斯總理普京正在北京市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正在度假,同日格魯吉亞向南奧塞梯發動大規模進攻。時任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事後表示,進攻前得到美軍非官方承諾,如果格魯吉亞與俄羅斯對峙,北約將向格魯吉亞提供軍事援助。8月9日俄總理普京離開北京飛至南奧塞梯前線,俄軍在後續的5天中迅速擊潰格魯吉亞軍,並於8月12日攻入格魯吉亞,其間在格美軍保持觀察員身份,也未提供軍事援助。8月14日美國總統布什公開表示對格魯吉亞方面支持(非直接與俄方交火,僅以提供「人道主義」物資等方式),授令當地美軍就地轉入對格魯吉亞進行強有力的「人道主義援助」,似有警示俄羅斯的意圖。8月15日格魯吉亞總統向俄遞出了由其簽字的「停戰協定」,次日即16日俄方表示接受並簽字。8月18日俄軍開始從格魯吉亞撤軍。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1年8月25日) |
8月1日上午8時,一個簡易爆炸裝置在茲辛瓦利附近的道路上引爆,撞上一輛格魯吉亞警用貨車,炸傷5名格魯吉亞警察。作為回應,格魯吉亞狙擊手向南奧塞梯陣地開火,打死四名奧塞梯人,打傷七人。根據大多數報導,南奧塞梯人對煽動炸彈爆炸負責,這標誌着敵對行動的開始,自1992年以來的和平被打破。激烈戰鬥在格魯吉亞部隊和南奧塞梯民兵部隊之間展開。第一次交火造成6人死亡,21人受傷。交戰雙方指責對方先開火。8月3日,俄羅斯政府准許南奧塞梯人開始疏散到俄羅斯境內。交火第一天,共有20輛巴士載着難民撤離交火區。8月4日,5個營的俄羅斯部隊部署到連接南奧塞梯與北奧塞梯的羅基隧道。零星的戰鬥持續數天。8月6日,格魯吉亞稱,他們損失了一輛裝甲運兵車並且有3名士兵受傷,另有10名格魯吉亞士兵在零星的戰鬥中陣亡。
格魯吉亞維和部隊宣稱南奧塞梯軍違反停火條件,因此攻擊南奧塞梯自治州武裝部隊。而俄羅斯宣稱,8月8日凌晨04時45分,格魯吉亞部隊使用多管火箭炮和重型火砲對城市砲擊,進而出動兩個營的兵力在坦克和裝甲運兵車掩護下佔領首府茲辛瓦利,成功佔領當地後轉而向駐防在鄰近地區的俄羅斯維和部隊營地發動攻擊。此事件導致千多名當地居民和13名俄羅斯維和士兵死亡,150名士兵受傷 [42][43]。茲辛瓦利市嚴重損毀,俄方隨即調遣駐北高加索部隊進入該區。茲辛瓦利平民不得不躲藏在地下室裏。有非政府組織質疑當日的死傷人數。人權觀察聲稱,他們曾在12日與13日到茲辛瓦利視察,發現44人死亡,而且幾乎沒有死亡名單,該組織因此認為,死亡人數被嚴重誇大。該組織還聲稱,他們曾採訪一些村落,記錄當中一些事發在南奧塞梯有關搶掠及其他人道災害的描述,以及記錄相信是格魯吉亞軍在市中心使用榴彈火箭砲的證據[12][13],在該數日死亡人數暫時仍在爭拗,未能下定論。俄方則在8月8日聲稱,俄方維和部隊和南奧居民的傷者或屍體已被格魯吉亞軍方「處理」[44]。
俄羅斯因為在南奧塞梯有眾多具有格魯吉亞和俄羅斯雙重國籍的公民,便以保護國民為由,進攻南奧塞梯並且和格魯吉亞軍開戰。同時俄羅斯軍隊的主戰坦克、步兵坦克和自行榴彈砲正在趕往衝突區。[45]。格魯吉亞政府稱有60名平民死於俄軍的空襲。俄羅斯傘兵部隊開始被部署在南奧塞梯地區。俄羅斯國防部的報告說,格魯吉亞軍已造成至少10人的俄羅斯士兵死亡。
俄羅斯佔領了茲辛瓦利。並開始轟炸格魯吉亞控制地區。時在北京參加奧運開幕式的普京總理譴責格魯吉亞的「侵略行動」,並且前往北奧塞梯看望傷員並且指揮軍隊。但普京的發言人表示說,這次視察沒有任何軍事成分。對此格魯吉亞總理發佈戒嚴令,宣佈格魯吉亞全國進入「戰爭狀態」,及在下午向俄羅斯要求停戰談判,但被拒絕。因為俄羅斯聲稱格魯吉亞部隊並沒有撤退,而僅僅是在重組力量。俄羅斯和格魯吉亞軍隊展開夜間激烈砲戰。第比利斯附近的一個飛機場早些時候被轟炸。[46]格魯吉亞政府聲稱,他們已擊落10架俄羅斯戰機及俘虜3名飛行員。更多的俄羅斯傘兵和裝甲部隊被部署在南奧塞梯地區。
俄羅斯轟炸了駐紮在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中的格魯吉亞軍(該自治共和國和南奧塞梯一樣,雖然名為格魯吉亞領土,卻實質上處於獨立狀態),戰事擴大到阿布哈茲,阿布哈茲已宣佈進入「戰爭狀態」,宣佈動員預備役人員。另外俄羅斯黑海艦隊也在格魯吉亞黑海沿岸佈署3艘驅逐艦,計劃封港。烏克蘭政府表示不排除會禁止俄艦返回位於烏克蘭的基地,以防捲入紛爭。受俄羅斯猛烈攻擊的壓力下,格魯吉亞軍已開始自南奧塞梯撤退,但俄羅斯與格魯吉亞在南奧塞梯地區的交戰仍在繼續。俄方維和部隊控制了茲辛瓦利大部分地區,並與格魯吉亞軍在市郊展開激戰。俄羅斯方面宣佈在黑海阿布哈茲海域擊沉了格魯吉亞海軍的一艘導彈快艇[47]。同一天有兩架俄羅斯空軍Su-25攻擊機被擊落。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宣佈單方面停火,並簽署停火令,願意開展對話。俄羅斯總理普京表示政府已準備101億元俄羅斯盧布援助南奧塞梯。
南奧塞梯首府茲辛瓦利處於俄軍的控制之下,但南奧塞梯戰火亦然持續。格魯吉亞內政部表示,俄羅斯戰機凌晨空襲了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郊區的一個特種部隊營地和一個空中控制中心。另外阿布哈茲戰事有擴大現象,阿布哈茲總統謝爾蓋·巴加普什宣佈部分地區進入軍事狀態。格魯吉亞有2500名的警察部隊部署在靠近阿布哈茲的地區。俄羅斯駐當地維和部隊司令在11日已向駐守阿布哈茲的格魯吉亞守軍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格魯吉亞軍繳械,在當地時間晚10點前全面施行「去軍事化」。同時俄軍向阿布哈茲增派了9000名傘兵以及350輛裝甲車。
阿布哈茲部隊襲擊了格魯吉亞控制的科多里河谷,開闢了第二條戰線。8月9日,阿布哈茲飛機和火炮開始向科多里谷地的格魯吉亞部隊射擊。[2]三天後,阿布哈茲分離主義者正式證實了對上阿布哈茲科多里河谷的襲擊。據一位阿布哈茲官員說,格魯吉亞人由於軍事行動被迫離開科多里河谷。科多里河谷約有2,000人被迫逃離該地區。[2]
同時俄羅斯軍隊從阿布哈茲襲擊了格魯吉亞西部,開啟了新的戰線。儘管俄羅斯政府官員此前曾表示他們不會進入格魯吉亞其他地區,但俄羅斯軍隊在祖格迪迪佔領了當地警察局。當天,俄羅斯軍隊進入了塞納基市,並佔領了那裏的軍事基地。[48]
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誓言絕不會投降。俄軍坦克派遣一隊坦克深入格魯吉亞境內,攻打戰略城市哥里。隨着俄羅斯部隊的挺進,傍晚數千名格魯吉亞官兵、坦克和其他軍用車輛從南奧塞梯以南的哥里撤離到第比利斯。由於俄羅斯軍隊的逼近,戰火開始威脅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而俄羅斯派遣的緊急應變部隊已經抵達南奧塞梯首府茲辛瓦利,準備提供人道援助[49]。
南奧塞梯方面稱,格魯吉亞軍隊炮擊用於撤離難民的道路,並且繼續攻擊南奧塞梯,雖然已經有人聲稱格魯吉亞實行停火。俄軍方發言人宣稱,俄空軍損失的一架Tu-22M逆火戰略轟炸機很可能是被格魯吉亞的S-200面對空導彈所擊落[50]。另外格魯吉亞總統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聲稱及根據香港有線電視同日報導,哥里一度失守落入俄軍手上[51],城市房屋和基礎設施損毀嚴重,但外國傳媒和美國則稱俄軍並未進入哥里市[52]。格魯吉亞指責俄羅斯出兵哥里,但俄羅斯聲稱他們只是在執行偵察任務。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早些時候向國防部下令暫停針對格魯吉亞的軍事行動[53]。人權觀察指出俄軍於12日在哥里民居投下集束炸彈,造成平民死傷[54]。但據俄羅斯維和部隊發言人稱,俄方停火後,在南奧塞梯的格魯吉亞軍隊仍然不時地在不同位置向俄軍射擊。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表示格魯吉亞決定退出獨聯體,俄羅斯對此表示遺憾。[55]
有媒體報道在雙方宣稱執行停火令後,俄軍坦克仍然可見於哥里與第比利斯之間[56]。直到8月14日,哥里仍然是處於被俄國軍隊「佔領」的狀態[57],有記者聲稱在城市周圍聽到了一連串的爆炸聲。
另外亦有格魯吉亞媒體聲稱俄軍11日至13日期間在哥利對格魯吉亞人實行種族滅絕以及在當地殺人放火搶劫和強姦當地婦女[58]。但在8月12日,一名美軍將領接受法新社訪問時指北約沒有得到任何證據和情報顯示有俄軍出現在哥利市內,他也不清楚為何格魯吉亞那邊會這樣說[59]。
經過美國對條約的解釋,格魯吉亞方面已於8月15日簽訂停火協議[60],但是直到16日,俄軍仍舊是處於轟炸格魯吉亞的狀態,沒有退出格魯吉亞的顯示[61]。有美國電視台記者在與俄軍一起移動時仍遭格魯吉亞民兵槍擊[62]。
2008年9月4日,俄聯邦委員會主席謝爾蓋·米羅諾夫申明,若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再次受到侵犯,俄方必定採取回擊的方式。也提起不允許任何人殺害俄方的公民,不允許任何人對即將跟俄國簽署相關協議的國家做出侵略[64]。
俄羅斯和格魯吉亞連日爆發激戰,大批難民爭相逃出南奧塞梯(俄方向聯合國報告估計向北奧塞梯逃難約 30,000人,格魯吉亞向聯合國通報向格魯吉亞逃難約15,000人[65]),越境進入俄羅斯和格魯吉亞境內避難。大批格魯吉亞人亦因為爆發激戰而被迫逃離家園,主要是哥利的難民(格魯吉亞向聯合國報估計約73,000人[65])。軍事衝突已逼使阿塞拜疆暫停經由格魯吉亞兩個港口輸出原油和成品油。同時,哈薩克也停止從格魯吉亞的巴統港出口原油。格魯吉亞將對亞美尼亞的俄羅斯天然氣供應量減少了三分之一。第比利斯國際機場的部分航班因戰事而被迫取消。由於格魯吉亞和俄羅斯爆發軍事衝突,英國石油公司出於安全考慮關閉了兩條途經格魯吉亞的原油和天然氣管道。[66]
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引述[67][68]南奧塞梯總統愛德華·科科伊季在八月十五日接受生意人報的採訪[69],表示:「他(科科伊季)的人民與在他們背後的俄軍曾驅逐在南奧塞梯的格魯吉亞居民,並將不容許他們返回南奧塞梯,但他亦會調查與懲罰針對格魯吉亞居民的縱火與搶掠」[67]。
格魯吉亞和俄羅斯都將暴力衝突所造成的人道主義危機和金融市場動盪歸咎於對方。大體而言,格魯吉亞將戰爭定性為俄羅斯對其領土的入侵。而俄羅斯則指控格魯吉亞屠殺奧塞梯人,同時威脅到了俄駐南奧塞梯維和部隊的安全。大多數國際社會成員(包括國家、國際組織和民間團體)均呼籲雙方恪守和平保持克制。其中一些國家支持格魯吉亞捍衛本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動,另一些則為俄羅斯的軍事調停背書。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