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唐宋時期八位著名的文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國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八大家中蘇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稱「三蘇」,分別為蘇洵、蘇軾、蘇轍,又有「一門三學士」之譽。故可用「唐有韓柳,宋為歐陽、三蘇和曾王」概括。
歐陽修、蘇軾、曾鞏和王安石四位,又稱古文宋四家。
明初朱右選韓、柳等文人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實始於此;明中葉唐順之所纂《文編》中,唐宋文也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說,選輯了《唐宋八大家文鈔》共164卷。此書在舊時流傳甚廣,「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隨之流行。
自明人標舉唐宋八家後,治古文者皆以八家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鈔》164卷,有明萬曆刻本及清代書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評唐宋八大家文讀本》8卷。
姓名 | 畫像 | 字號 | 生卒 | 祖籍 | 出身 官仕 |
著作 | 備註 |
---|---|---|---|---|---|---|---|
韓愈 | 字退之 號昌黎先生 |
768年生 824年卒 |
河北昌黎 | 唐貞元八年進士出身 官至國子監祭酒、刑部侍郎 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 |
《昌黎先生集》 《外集》、《原道》 《原毀》、《遺文》 《論佛骨表》、《師說》 《獲麟解》、《祭十二郎文》 |
唐朝古文運動倡導人。曾因反對唐憲宗迎奉佛骨舍利,被貶為潮州刺史。 | |
柳宗元 | 字子厚 號柳河東 |
773年生 819年卒 |
山西解州 | 唐貞元九年進士出身 官至禮部員外郎 |
《詁訓柳先生文集》 《柳河東集》 《三戒》、《黔之驢》 《永某氏之鼠》、《臨江之麋》 《非國語》、《貞符》 《斷刑論》、《天說》 《天對》、《時令論》 《永州八記》、《捕蛇者說》、《江雪》 |
唐朝古文運動倡導人。曾因支持王叔文改革而被牽連,貶為永州司馬,後改柳州刺史。 | |
歐陽修 | 字永叔 號醉翁、六一居士 |
1007年生 1072年卒 |
江西永豐 | 宋天聖八年進士出身 官至翰林學士、兵部尚書、太子少師 |
《歐陽文忠集》 《新五代史》 《醉翁亭記》、《鳴蟬賦》 《秋聲賦》、《與高司諫書》 《朋黨論》、《賣油翁》 |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領導者。 | |
蘇洵 | 字明允 號老泉 |
1009年生 1066年卒 |
四川眉山 | 科舉不中 官至秘書省校書郎、文安縣主簿 |
《類編增廣老蘇先生大全文集》 《六國論》、《衡論》 《辨奸論》、《管仲論》 《權書》 |
蘇軾、蘇轍之父,合稱「三蘇」 | |
蘇軾 | 字子瞻、和仲 號東坡居士 |
1037年生 1101年卒 |
四川眉山 | 宋朝嘉祐二年進士出身 | 《東坡七集》 《前赤壁賦》、《後赤壁賦》 《平王論》、《留侯論》 《石鐘山記》 |
蘇轍的兄長,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而被貶,後因烏臺詩案險些遇害,此後歷任杭州、潁州、揚州、定州太守。 | |
蘇轍 | 字子由、同叔 號欒城、潁濱遺老 |
1039年生 1112年卒 |
四川眉山 | 宋朝嘉祐二年進士出身 官至中書舍人、戶部侍郎 御史中丞、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等 |
《詩傳》、《春秋傳》 《論語拾遺》、《孟子解》 《龍川志略》、《古史》 《老子解》、《欒城文集》 《欒城應詔集》 |
「三蘇」之一。 | |
王安石 | 字介甫 號半山 |
1021年生 1086年卒 |
江西臨川 | 宋朝慶曆二年進士出身 官至翰林學士、參知政事 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等 |
《遊褒禪山記》、《傷仲永》 《答司馬諫議書》 |
熙寧變法的領導者 | |
曾鞏 | 字子固 號南豐先生 |
1019年生 1083年卒 |
江西南豐 | 宋朝嘉祐二年進士出身 官至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 |
《上歐陽舍上書》、《墨池記》 《醒心亭記》、《上蔡學士書》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