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馬德·本·伊薩·阿勒哈利法
巴林国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謝赫哈馬德·本·伊薩·本·薩勒曼·阿勒哈利法[1](阿拉伯文:الشيخ حمد بن عيسى بن سلمان آل خليفة,1950年1月28日—),KCMG,是巴林王國現任巴林國王(自2002年始)。他是巴林國前任埃米爾伊薩·本·薩勒曼·阿勒哈利法的兒子,在1999年其父逝世後繼任埃米爾,從2002年起改稱國王。
生平
哈馬德於1950年1月28日生於巴林首都麥納麥以南的里法。長大後,他進入英國劍橋的萊斯學校完成了高中學業。後來,他又進入英國(包括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美國(包括萊文沃思堡)的軍事學院深造[2]。回國後,哈馬德創建了巴林國防軍。1964年被其父封為王儲,其後兼任該國武裝部隊總司令。1971年巴林擺脫英國的保護國地位獨立,哈馬德任國防大臣[3]。

1999年3月6日哈馬德的父親伊薩埃米爾逝世,哈馬德繼位,成為巴林國第2任埃米爾,併兼任巴林國防軍最高統帥及武裝部隊總司令。
繼位後,哈馬德埃米爾注意保持內、外政策的連貫性,實現了政權的平穩過渡[3]。哈馬德埃米爾在政治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大赦全國所有的政治犯,給予婦女選舉權,並舉行了議會選舉。大赦國際讚揚哈馬德的改革象徵着「人權(發展)的歷史性時期」[4]。
2000年11月,哈馬德埃米爾頒佈敕令,宣佈成立「民族憲章全國最高制定委員會」,負責制定民族憲章。2001年2月,巴林舉行全國公投,以98.4%的支持率通過了《民族行動憲章》。2002年2月14日頒佈《巴林王國憲法》,改國號「巴林國」為「巴林王國」,埃米爾殿下改稱國王陛下,並修改國旗,確定新國歌。哈馬德繼任埃米爾後便決定恢復議會民主,在他稱王的同年,原協商議會宣佈解散,成立兩院制議會,加強司法獨立,實行三權分立[3]。
佔巴林人口多數的什葉派在2011年發起反政府示威,要求推翻遜尼派王室。[5]他宣佈全國進入三個月緊急狀態,並出動軍隊武力鎮壓,這些舉措受到了一些國際組織和外國政府的譴責。
家庭
巴林王室 |
---|
![]() |
|
哈馬德國王和王后謝哈·薩比卡·賓特·易卜拉欣·阿勒哈利法仍存活於世的子女有四位[6]:
- 長子謝赫·薩勒曼·本·哈馬德·本·伊薩·阿勒哈利法王儲殿下;
- 次子謝赫·阿卜杜拉·本·哈馬德·本·伊薩·阿勒哈利法親王殿下;
- 三子謝赫·哈利法·本·哈馬德·本·伊薩·阿勒哈利法親王殿下;
- 長女謝哈·娜傑拉·賓特·哈馬德·本·伊薩·阿勒哈利法公主殿下。
他的第二任妻子希拉·本·哈桑·赫拉耶什·阿吉米來自科威特,他們有兩個兒子:
- 四子謝赫·納賽爾·本·哈馬德·阿勒哈利法親王殿下;
- 五子謝赫·哈立德·本·哈馬德·阿勒哈利法親王殿下。
榮譽
英國 聖米迦勒及聖佐治名譽爵級司令勳章 (Honorary Knight 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St Michael and St George)
約旦 約旦之星勳章(大綬) (Grand Cordon of the Order of the Star of Jordan)
丹麥 丹麥國旗勳章大十字級 (Knight Grand Cross of the Order of the Dannebrog)
印度尼西亞 一等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之星勳章 (Star of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1st class)
毛里塔尼亞 一等國家功績勳章 (Order of Merit the Republic of Mauritania, 1st class)
註釋及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