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司儀(英語:Master of ceremonies, emcee 或 MC)是指國家宗教民俗舞台、大會等典禮的場合,負責禮儀儀式進行程序的主持人,中國古代又稱為「贊禮」。司儀的襄助稱為「襄儀」,又稱為「禮生」,負責配合司儀的口令進行引導動作。

Thumb
舞台上的司儀

現在,一般也有將電視台公眾活動英語Event management節目宴會主持人新聞發佈會主播廣播電台播音員馬戲團報幕人英語Ringmaster (circus)拍賣會拍賣師會議主席稱為司儀,是 MC 的關聯詞語——microphone controller

辭源

漢語「司儀」一詞由來已久,是中國古代的官職,掌理接待賓客的禮儀,在典禮中贊禮及報告進行程序。《周禮·秋官·司寇》:「司儀,掌九儀之賓客擴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鄭玄註:「出接賓客曰檳,入贊禮曰相。以詔者,以禮告王。」

周代秋官有司儀上士八人、中士十六人,漢代大鴻臚有理禮郎,此後無聞。北魏置司儀官,北齊改司儀署,隋唐沿置,屬鴻臚寺,掌凶禮喪葬之事。宋代以後不設職官,明代的司儀主管陳設引奏禮儀,清代廢除。[1][2][3]

外語「master of ceremonies」起源於5世紀的天主教會,是教宗府英語Papal household的官員,負責處理涉及教宗的彌撒,也可能參與宗座、教宗府或其他部門的禮儀工作。

儒家祭典

中國傳統祭祀典禮的司儀稱為「通」、引導者稱為「引」、複誦儀節程序者稱為「贊」,專事協助行禮者進行應對的禮節,是由儒生來負責擔任。[4]祭孔大典的大型祭祀典禮,設有通贊(司儀)2人、引贊(配合通贊的執事人員)10人、禮生(其餘執事人員)52人,臺北孔廟將這64人並稱為禮生。[5]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的教宗禮儀長負責處理涉及教宗的彌撒,也可能參與宗座教宗府英語Papal household或其他部門的禮儀工作。

宮廷

現代,一些國家的宮廷仍另行設有司儀官(或類似名稱)的職位,負責君主加冕和接待外國大使的禮儀。

騎士團

許多古老的騎士團仍然保留傳統的司儀官,這種傳統也在近現代的兄弟會英語Fraternal order中盛行。

婚喪喜慶活動

婚禮喪禮、喜事、慶典、尾牙、宴會等活動的主持人也稱為司儀,須要引導有關活動的進行,並熟悉各項儀節的程序、內涵和用語,有時候還要代表款待人講話;除此之外,也要有掌控時間、處理突發狀況和營造不同現場氣氛的應變能力。他們帶動氣氛的能力,令參與者可以融入活動的氣氛。

另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