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語電影(Taiwanese cinema)是指以臺語(臺灣閩南語)發音或配音的臺灣電影。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9月11日) |
而目前的臺語長片(通稱臺語片)是專指臺灣於1955年至1981年,全片以臺語發音的臺灣電影,當時係為與國語片、廈語片、粵語片等做區隔。當時的電影以臺語片為主,主要是當時的臺灣人仍是以臺語、客語、原語為母語,以臺語為母語者又是最大族群,且日常生活基本上都是講母語,直到 1970 年之後,政府強力推行國語、壓制臺語、客語、原語後,終於走向沒落。最後一部臺語片是1981年由楊麗花主演的歌仔戲電影《陳三五娘》,1955年至1981年間,臺語片總產量達1000多部,現存於國家電影資料館者約200多部。
1983年開始,臺灣新電影浪潮在語言的呈現追求寫實,電影中的語言也逐漸不再受到制約,語言因角色的需要而異,但因政府的國語政策,多以國語為主,台語、客語都以鄉土語言的方式呈現。且新電影以降臺灣電影的製作方式亦有別於早年幾近土法煉鋼的方式,因此不在「臺語長片」定義範圍內,新世紀多元電影重燃臺灣話熱潮,但多與日語華語並用如《浮世光影》(2005)。
台灣電影業發展相當早,在日治時期的20世紀初就已經開始。1900年6月12日,日法自動幻畫協會於台北北門街「十字館」開始放映黑白紀錄片,映期為一週,並且登報招攬觀眾。此為台灣第一回的電影公開放映與電影廣告,十字館亦成為台灣第一家電影院。同年6月16日,來自日本的松浦章三於淡水館放映法國盧米埃兄弟拍攝的《火車進站》、《海水浴》、《工人下班》等十餘部短片。松浦章三並於放映電影時兼日文解說,是台灣最早的電影辯士,1921年,同樣以日語解說電影的台灣人王雲峰成為第一個台籍辯士。
1930年代,使用台語語言台籍辯士與配上台語流行曲(如《桃花泣血記》)的無聲電影雖盛行台灣,但理論上仍不可稱為台語電影。
1932年5月1日,台灣自製第一部電影,是無聲片《義人吳鳳》,該片演員多為日本人。1937年台灣出現第一部有聲片,為台灣總督府政令宣導影片,描述六氏先生遇難的「嗚呼芝山岩」。之後台灣少量自製生產的有聲片仍全以日語配音,因此也不能算是台語片。
1955年6月23日,自日返台的邵羅輝組建的都馬劇團所拍攝的第一部16㎜廈語片《六才子西廂記》(邵羅輝執導),在台北大觀戲院公映。由於因為16mm電影規格不適合影院演出,上映三天後即因觀眾稀少下檔。雖然賣座不佳,卻因此引起普遍迴響。
1956年1月1日,由麥寮拱樂社主演、何基明執導、標榜「正宗台語」的台語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首部35㎜台語片)在台北中央戲院放映,大獲成功,引發台語片風潮。幾天後,台北美都麗戲院、台北明星戲院等戲院加入聯映,每天每家戲院都放映五至六場,盛況空前。光這階段的映期,《薛平貴與王寶釧》一片的純收入就高達120萬新台幣,超過成本三倍。之後該片於台灣中、南部戲院上映,更是轟動一時。該片票房的告捷,激勵了民間電影業者相繼投入台語電影的拍攝。
1956年,台語電影總共出品21部,是1950年代以來台灣自製影片總數的數倍,其中邵羅輝導演執導的《雨夜花》是第一部台語時裝電影。很多是以民俗(《廖添丁》、《瘋女十八年》、《望春風》)為題材。吸收歌仔戲、新劇、話劇人材。台語片成本較低,觀眾以中年人、中下階層為主,郊區大於都市。
1957年,台語片進入黃金時代,台語電影更開拍62部作品。其中一片公司甚多,也產生臺灣第一位女導演陳文敏。台語片工人員多由戲劇界轉行,亦有影評人(江榴照)轉業。日本電影圈亦派人來臺合作拍攝台語片《紅塵三女郎》,導演岩澤康德、田中哲、及攝影宮西四郎。
1957年9月底,位於鶯歌的民營玉峰影業公司湖山製片廠第一階段完工。
1957年11月1號,《徵信新聞報》(今《中國時報》)舉辦了第一屆台語片金馬獎,頒獎典禮在位於國立藝術館舉行,張英以《小情人逃亡》獲最佳導演獎。
1958年8月19號,《徵信新聞報》(今《中國時報》)主辦「台語片影展」,歐威、洪明麗獲得最佳男女配角。此時台語片之戲曲主流走下坡,取而代之是偵探恐怖片(《基隆七號房慘案》、《金山奇案》等),乞丐藝旦的電影素材也流行。另外還有悲劇通俗劇,都是台語片重要支派。
總計下來,1955年至1959年間,台語電影共有178部影片,是同時間國語片的三倍多,其中以《王哥柳哥遊台灣》及其續集最受矚目。
由於1957年開始的3年台語電影生產高峰,因為快速的生產,使台語電影普遍呈現粗製濫造的現象,票房也就迅速衰落。
1959年,台語片遭逢第一次低潮,當年僅出品35部影片,華興製片廠停業。當年度為了增加票房,明星下鄉登台蔚為風氣,同時與香港合作,提高技術層面。
1960年,台語電影跌至21部,維持數年的第一波台語電影高峰遂匆匆結束。
1962年,已建立一定規模的台語電影市場與製作經驗,這使得台語電影又迅速重新站起來,當時台語片的製作預算高達新台幣二十至三十萬元[1]。當年度,台灣共生產120部臺語電影作品,而當時的國語片全年卻只有7部影片。還有一些電影以國語發音拍攝台灣社會寫實片與愛情片,不合社會實情。
這時期的台語片主要的拍攝場景,主要集中在台北的北投,因為北投的溫泉館林立,室內的拍攝場景,既可有房間也有辦公室可以選擇,附近的河邊又可當作海景拍攝,當紅的影星最多一次輒軋拍8部戲。因為拍攝預算門檻低,吸引許多人投入台語片市場,包括沒有電影製作背景的人,以摸索的方式參與,造成劣幣逐良幣的現象,加上電視機逐漸普及,視覺的聲光刺激慢慢被電視機取代。後期的台語電影為了吸引觀眾,開始在電影情形中以置入性行銷的方式幫商品打廣告,甚至在《海女》系列的電影中,有情色的鏡頭出現。在鄉間的電影院,甚至有看電影免費加映情色電影(俗稱小電影),或是在片中穿插現場的脫衣舞表演。
台語片會又迅速的衰退,原因大約有:
導致1963年以後,台語電影的數量又呈現迅速下滑的趨勢。
而從1955年到1981年,這一時期的台語電影共只存在26年。
在層層限制與政府任其衰退的政策下,台語電影終於在1981年畫上暫時休止的符號。這一年,台語片的攝製工作至此劃下句點[2]。
1981年1月1日,台灣上映最後一部純以台語配音的「陳三五娘」(楊麗花主演的歌仔戲電影)上映,叫好不叫座。
1970年代中期之後已鮮有台語片,華語電影是主流,進入1980年代後引入港片,又逐漸取代台灣自行拍攝的華語片。1990年以後,華語片、港片也不敵荷里活競爭,一段時間戲院幾乎都是西洋片的天下。
1991年,國家電影資料館舉辦之「正宗台語片影展」在臺北市迪化街大稻埕霞海城隍廟放映。
2006年11月9日至2007年3月30日,國家電影資料館舉辦「戲夢五十」台語電影巡迴展。
2007年6月16日至7月1日,國家電影資料館回到「台語片的荷里活」北投,舉辦台語電影文物展。
2008年8月,包括臺語在內多語使用的《海角七號》上映,票房獲得熱烈回響,使得本土電影再次獲得重視。
隨片登台是台語電影盛行時所產生的文化。隨片登台的意思是,電影片中的男女主角或演出人員,在電影上映的同時,現身在電影院和觀眾見面。在電視機還不普及的時代,大明星下鄉和觀眾接觸,是當地的大事。電影演員會在電影的開場或是演出中間和觀眾交流。
台語電影流行的時代,一般民眾普遍接觸的媒體是廣播電台,也因此有些台語電影,是先以某一首流行歌曲作為電影主題曲,然後才拍攝電影。電影《舊情綿綿》即是一例,由歌曲《舊情綿綿》的主唱人洪一峰擔任男主角,這也是洪一峰的第一部電影。
台語電影演員的來源相當多元,有新劇、歌仔戲、話劇、歌唱藝人、幕後工作人員等等。演員雖沒受過正統學院的電影教育,但很多都有戲劇的底子。
類型多元:歌仔戲、民間故事、武俠、愛情文藝、搞笑、神怪等等,或是把荷里活電影本土化,做創意發揮。 (*荷里活電影本土化:《王哥柳哥遊台灣》,片中王哥柳哥的組合就是模仿荷里活喜劇巨星勞萊與哈台。)
約略可分為以歌曲為主的電影、歌仔戲電影與現實社會電影
台語電影的歌曲為主電影,一者是將利用舊有30年代以來的台語歌謠或流行歌曲的意境,將其重拍成電影,例如《雨夜花》《望春風》(楊麗花主演),一者是利用當時正紅的流行歌加以拍攝,例如洪一峰的《舊情綿綿》。這些歌曲因為電影的推波助瀾及影像化,四十年後的2000年代仍為台灣民眾所熟悉。
現實社會電影則包含所有「時裝劇」,這些時裝劇有所謂喜劇片、愛情片、黑社會片等。最大特徵是劇情單薄,甚至有些全盤抄襲歐美國家影片(例如喜劇普遍抄襲卓別林電影)的橋段,1965年的《地獄新娘》即是改編自米蘭夫人,電影中出現鬼魂的鏡頭,是台語片拍攝的一大進步。更大的特色是拍攝地點通常是在台北市近郊附近。這裏面,又以台北北投區最多產量。
在1962年推出007小說的第一部電影《第七號情報員》,受惠於冷戰氛圍,加上電影在情節,男女主角與配樂上都令觀眾印象深刻,在港台上映後大受歡迎,也引領了一陣短暫的台語諜報片的風潮。故事多以抗戰時期對日情報戰為故事背景,着重在爾虞我詐的間諜行動而非國族情懷;另外,台語間諜片還有一個反映當時電影公司高度創意的現象,就是將原版的007電影中重要的「性」元素(如龐德女郎)轉化為台版中的「女間諜」。這成為台語間諜片類型中一個十分特別的角色典型。
台語電影另外還有一種很特殊的類型,且深受觀眾喜愛,那就是「歌仔戲電影」。
當時風靡之因是這是台灣早期盛行的庶民娛樂、拍攝過程簡單(故事、演員、服裝、歌曲等都是現成的),只要把劇本加以改寫拍攝,且歌仔戲戲迷變成影迷,對票房有巨大幫助,當時出身歌仔戲演員的楊麗花出演的影片基本都深受觀眾喜愛,當時在台語片低潮時,導演都想找她拍片。
這種將全部歌仔戲劇本表演方式及身段搬上大螢幕的這類型電影不但創造是在台灣相當獨特,也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僅有表演歌劇方式。
1956年,導演白克將本來由國語(北京話)發音的政令宣導片《黃帝子孫》計劃改以台語配音。因受到政治排擠鬥爭,離開「台灣電影攝製廠」。不過《黃帝子孫》尚未製作完成,何基明導演、以歌仔戲劇團「麥寮拱樂社」為班底的第一部35mm台語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提前首映。
1958年1-2月,「台語片影展」得獎作品《萬華白骨事件》、《三美爭郎》、《小情人逃亡》陸續上映。
1958年6/1,台北市雙連戲院、華宮戲院、大觀戲院、大光明戲院、永樂戲院等首創台語片(《白蛇傳》)聯映記錄。由華興製片廠攝製發行的第一部大銀幕台語片《無膽英雄》。台語片到達高潮,年產76部影片。
1958年8/13,第一部16㎜彩色台語片《金壺玉鯉》(陳澄三導演)上映。
1958年10/16,第一部35㎜彩色台語片《下午三點半》殺青,但無上映記錄。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只列出專書,期刊論文及書籍篇章不收入)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