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11月4日) |
漢傳佛教淨土宗以念誦「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作為一個念佛修行方法,來達到轉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稱念六字名號,願生西方淨土,乃廬山慧遠等所提倡;當時不是稱名往生,乃藉稱名而觀想,為專注思惟而念佛。後歷曇鸞、道綽至善導即倡「念佛往生」,而主張他力念佛[1]。
「南無阿彌陀佛」是梵文Namo Amitābha的音譯,Amitābha(無量光佛)也可以寫為Amitāyus(無量壽佛)。
「阿彌陀佛」主要來自於《佛說阿彌陀佛經》中「其土有佛,號阿彌陀」,「阿彌陀」是佛的名號,所以也有「阿彌陀如來」的稱呼。鳩摩羅什《佛說阿彌陀經》中,將「無量壽佛」、「無量光佛」二合翻譯為「阿彌陀佛」;但在玄奘譯本和現代學者馬克斯·繆勒收集的梵本的《阿彌陀經》中,並沒有將兩者合為「阿彌陀佛」[2]而是多稱為「無量壽佛」。
南無是梵語「Namas」的音譯[3]。《康熙字典》:「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南無亦有南膜、那摩、那謨等譯法。
「阿彌陀佛」是梵語「Amitābha」的音譯[5],「阿」通常念作「ē」,但亦有人將其發為「ā」(啊)、「ō」(喔)等音。梵語Amitābha的「A」,係否定詞頭अ,a-,所發音約同「ā」(啊)。
由於漢傳佛教界(尤其是漢傳密宗持咒)強調師承,所以有些人認為念佛發音應以「祖師」發音為準,而非字典中的標準發音,所以對「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的發音有不少爭執。但淨土宗法門作為普傳法可以無師承[6],其認為只要心念阿彌陀佛,佛便能知人[7],一切音聲都是贊佛聲[8],所以通常對讀音無甚要求。
因此,也能聽到不同語言的念佛人以各自語言念誦的南無阿彌陀佛,如閩南語[9]、粵語[10]、四川話、日語「
佛菩薩用四種因緣、方便度眾生,分別為「1以相好光明度眾生、2以說法度眾生、3以神通度眾生、4以名號度眾生」。其中以名號度眾生最方便,因佛名即是佛之本體,只要稱念佛菩薩的名號,便得其光明攝護。
《十往生經》:「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遣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普賢菩薩、法自在菩薩、師子吼菩薩、陀羅尼菩薩、虛空藏菩薩、佛藏菩薩、德藏菩薩、金藏菩薩、金剛藏菩薩、山海慧菩薩、光明王菩薩、華嚴王菩薩、眾寶王菩薩、月光王菩薩、日照王菩薩、三昧王菩薩、定自在王菩薩、大自在王菩薩、白象王菩薩、大威德王菩薩、無邊身菩薩,是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
《龍舒淨土文》教人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認為「其功德甚大可知矣。若愚人不能念者,且單念亦可。教人全念,得大福報。」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云:「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無量壽經》:「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即是阿彌陀佛以名號度眾生,一般除稱念佛號外,有將佛菩薩聖號書寫、印刷出文字應用,其中以「南無阿彌陀佛」為最常見,可在街道路旁,或易發生事故地方見到佛號的貼紙、鐵板或招牌。更有甚者將「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建廟奉祀,如嘉義大林的阿彌陀公廟。[13]
一般佛寺會在其入口處之牆上書寫大字的「南無阿彌陀佛」,作為迎賓門面。佛教團體間亦將「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作為與人見面、接聽電話的招呼語、問候語。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