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區是中國安徽省合肥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位於合肥市東南部,因合肥舊城東南的包河得名。區域總面積為340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積70平方公里),常住總人口約122萬人[2]。區人民政府駐包河大道118號。
地理
建置沿革
1951年1月,析置肥東縣、肥西縣的8個鄉置郊區,包括原肥東縣城東、東外、張窪3鄉,原肥西縣城南、衛崗、德勝、金斗、北外5鄉。1952年8月,分為東郊區、西郊區;1955年1月,兩郊區合併為城郊區。
1956年3月,肥西縣蜀山鄉劃入;1958年2月,肥西縣的優勝、遠景、淮西、風景4個農業社和共耕農業社的謝崗、茶庵兩個生產隊劃入。1960年3月改為蜀山區。1960年6月,蜀山區改為北市區,並設立北市人民公社;1963年5月,北市人民公社撤銷,重設郊區。
1963年7月,大興公社劃歸肥東縣,園林公社全部,優勝、江淮和蜀山公社的13個大隊和9個生產隊,劃歸肥西縣。1964年9月,肥西縣的優勝、園林、井崗3公社和肥光公社的十八崗等7個大隊劃入。1969年5月,肥東縣的大興公社劃入。1973年3月,長豐縣的汪堰、瞿嘴兩大隊河南的幾個生產隊劃入。1978年5月,肥西縣的義城、義興、曉星、大圩4個公社和煙墩公社的官塘、高王兩大隊劃入。
1983年1~6月,郊區各公社相繼改社建鄉。此時,郊區轄15個鄉1鎮,分別為城東鄉(原紅旗公社)、杏花村鄉、林店鄉(原永青公社)、大興鄉、義興鄉、曉星鄉、大圩鄉、蜀山鄉、常青鄉、姚公鄉(原曙光公社)、駱崗鄉、城南鄉(原向陽公社)、三十崗鄉、大楊店鄉(原優勝公社)、張窪鄉(原東方紅公社)和義城鎮。1986年,張窪鄉改為七里塘鎮,大興鄉改為大興鎮。1987年3月,原蜀山鄉改為蜀山鎮。1990年10月1日,蜀山鎮劃出,成為合肥市直轄鎮計劃單列(副縣級)。
1992年2月27日,常青鄉、姚公鎮(原姚公鄉)合併為常青鎮;杏花村鄉、林店鄉合併為杏花村鎮;義興鄉改為義興鎮;城南鄉、駱崗鄉合併為駱崗鎮;大圩鄉、曉星鄉合併為大圩鄉。郊區由原11鄉4鎮,變為7鎮4鄉(杏花村鎮、七里塘鎮、大興鎮、義興鎮、常青鎮、駱崗鎮、義城鎮、城東鄉、大圩鄉、三十崗鄉、大楊店鄉)。
2002年3月,合肥市郊區更名為合肥市包河區,原西市區的巢湖路、蕪湖路、寧國路3個街道劃歸包河區。[3][4]調整後,轄大圩1個鄉,義興、義城、駱崗、常青4個鎮,巢湖路、蕪湖路、寧國路3個街道。2006年,肥西縣煙墩鄉劃歸合肥市包河區。
行政區劃
包河區現轄[5]:駱崗街道、常青街道、蕪湖路街道、包公街道、望湖街道、義城街道、煙墩街道、濱湖世紀社區、方興社區、萬年埠街道、同安街道、淝河鎮、大圩鎮和濱湖新區。
人口
根據(安徽省)合肥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包河區常住人口為1217469人[6],男性佔比51.54%,女性佔比48.46%,年齡結構中0-14歲佔比17.18%,15-59歲佔比70.58%,60歲以上佔比12.24%,65歲以上佔比8.96%。
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合肥市總人口4467384人,其中郊區779511人;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包河區人口817686,佔全市總人口的14.34%。[7]
交通
合肥南站位於包河區境內。合肥港位於包河區東部,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境內的主要內河港口。合肥舊機場駱崗機場位於包河區境內,已停用。
文化教育
包河區境內的高等教育機構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校區、南校區)、合肥工業大學(屯溪路校區)、安徽建築大學(北校區)、安徽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著名中學有合肥一中等。
包河區境內有安徽省廣電中心、安徽省圖書館、安徽省體育館、安徽大劇院等一批文化體育機構。
旅遊
包河區內座落着著名的旅遊景區包公園,現為中國國家4A級旅遊景區。另外還有渡江戰役紀念館、濱湖濕地森林公園、塘西河公園、金斗公園等景點。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