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勒伊岑·埃赫貝特斯·揚·布勞威爾(荷蘭語:Luitzen Egbertus Jan Brouwer,1881年2月27日—1966年12月2日),多寫作L·E·J·布勞威爾(L. E. J. Brouwer),暱稱貝爾特斯(Bertus),是一位荷蘭數學家和哲學家。他是數學直覺主義流派的創始人,也在拓撲學、集合論、測度論和複分析領域有很多貢獻。[1]
勒伊岑·埃赫貝特斯·揚·布勞威爾 L. E. J. Brouwer | |
---|---|
出生 | Luitzen Egbertus Jan Brouwer 1881年2月27日 荷蘭鹿特丹 |
逝世 | 1966年12月2日 荷蘭布拉里克姆 | (85歲)
國籍 | 荷蘭 |
母校 | 阿姆斯特丹大學 |
知名於 | Brouwer–Hilbert controversy Phragmen–Brouwer theorem 布勞威爾不動點定理 證明毛球定理 |
獎項 | 皇家學會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數學 |
機構 | 阿姆斯特丹大學 |
博士導師 | 迪德里克·科特韋赫[1] |
博士生 | Maurits Belinfante Johanna Geldof Bernardus Haalmeijer 阿蘭德·海廷 Frans Loonstra Barend Loor Wilfrid Wilson[1] |
受影響自 | 伊曼努爾·康德[2] 阿圖爾·叔本華 |
施影響於 | 赫爾曼·外爾 米高·達米特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
布勞威爾生於南荷蘭省的Overschie(今鹿特丹郊區),16歲進入阿姆斯特丹大學學習物理學。1904年獲得碩士學位。三年後他從Diederik Johannes Korteweg門下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布勞威爾的早期興趣主要在於拓撲學和數學基礎上。他的工作包括以他名字命名的布勞威爾不動點定理,以及關於拓撲維數不變性的證明。
1912年布勞威爾獲得阿姆斯特丹大學教授職位,並當選為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在此時期,他的研究興趣主要在數學基礎和哲學方面。布勞威爾不同意希爾伯特的形式化主義,對此,他提出的直覺主義可以看作是構造主義的一種變形,堅持數學對象必須可以構造,並不承認排中律。
布勞威爾的思想受到希爾伯特的強烈反對。由於希爾伯特的巨大影響力,20年代末,布勞威爾被排擠出德國《數學年刊》(Mathematische Annalen)的編委位置。這對他是個嚴重打擊。
1951年布勞威爾從大學退休,並在世界各地講學。1966年因車禍逝世。
2007年荷蘭郵政發行了紀念布勞威爾的郵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