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国安徽省滁州市下辖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商代鍾離子國,位於現鳳陽縣臨淮關東板橋鎮古城村,典故吳楚之爭「鍾離之畔」來源於此。西漢高祖四年(203年)設鍾離縣;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改九江郡為淮南國,鍾離縣為淮南國的領地。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為中立縣,屬於中書省南京,同時在濠州西南鳳凰山南麓建中都;洪武三年(1370年)因縣城北臨淮河,改為臨淮縣,這是臨淮地名之始;洪武六年(1373年)臨濠府改為中立府,洪武七年(1374年)中立府改名鳳陽府,同時割臨淮縣的太平、清洛、廣德、永豐4鄉設鳳陽縣;因縣城位於鳳凰山之陽,所以得名。
明崇禎八年(1635年),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擬議打擊明朝的氣勢,率農民軍分路合擊,直取中都鳳陽,以不到十日的時間,便攻陷了鳳陽。農民軍入城後,斬殺了六十名宦官、四千名官兵,並擒獲鳳陽知府顏容暄,並以杖殺之,留守朱國相力抗農民軍,最後仍不敵而自殺。農民軍搜刮城內戰利品,釋放囚犯,火燒明皇陵,並焚燬明太祖朱元璋出家的皇覺寺。
1978年末,因長期吃不飽飯,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私自定下了實行「大包幹」的「生死狀」,秘密將村內土地分開承包,搞私有化生產。此舉在當地取得成效後,應順應時局變化,得到國家認可和推廣,並被稱作「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小崗村也被作為典型示範村大力宣傳。實行「大包幹」後,大部分人實現了快速脫貧,但因為缺乏進一步發展的有利條件,當地經濟一度發展緩慢,至今未能成為富裕之鄉,與沿海地帶的發展差距明顯。[3][4][5]中央現已很少宣傳小崗村的發展現狀。
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基本情況公佈如下:全縣常住人口為631934人[6],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減少12961人,下降2.01%,年平均下降0.2%。
鳳陽縣位於北緯32°37′-33°03′、東經117°19′-117°57′之間,地處淮河中游南岸。地形北低南高,北部是沿淮沖積平原,中部是傾降平緩的崗丘,南部是山區;平均海拔15-17米,最高山峰為狼窩山,海拔340.3米。境內石英岩和石灰岩資源豐富,特別是石英岩礦已初步探明儲量約100億噸,儲量和品位均位居華東之首、全國前列。[2]
鳳陽縣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9℃,年降雨量904.4毫米,年蒸發量1609.7毫米。
鳳陽地處江淮分水嶺地區,旱、澇災害十分頻繁,歷史上就有「十年九災」之說。自1919年有水文記載以來的89年中,該縣共發生較為嚴重的洪災36次,旱災42次,有的年份旱澇災害交替或同時發生。[3]
鳳陽在歷史上一直以貧窮知名,20世紀六七十年代更是幾乎家家有過乞討經歷。[4]鳳陽經濟目前仍以農業為主。[3][4][5]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頭幾年,鳳陽仍主要依靠農業支撐經濟,經濟發展較慢,但開始了當地工業的初步發展。[3]2005年至2010年期間,從農業向工業和服務業的產業轉型加快,而且重工業發展明顯快於輕工業,經濟有了明顯提升,工人年平均工資從2005年的11531元上升至2010年的27017元(需考慮物價上浮的因素)。連農民年收入也從很低的2658元上升至5760元。[3]2015年,當地約有近萬貧困戶。[7]
當地發展經濟仍有一定盲目性。自當年摁手印的大包幹帶頭人現在辦起「農家樂」後,當地許多農民也紛紛跟風辦起了農家樂。結果因市場需求快速飽和,未達到最佳預期效果。[3][4]
府城鎮、臨淮關鎮、武店鎮、西泉鎮、官塘鎮、劉府鎮、大廟鎮、殷澗鎮、總鋪鎮、紅心鎮、板橋鎮、大溪河鎮、小溪河鎮、棗巷鎮、黃灣鄉、鳳陽縣工業園區和安徽鳳陽矽工業園區。
古鳳陽八景:濠梁觀魚,九華屏障,譙樓歸市,龍興晚鐘,浮橋煙鎖,釣台春漲,明陵風雨,韭山仙境。
鳳陽是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旅遊業發展迅速。目前已有國家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3個。其中大包幹紀念館被列為國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鳳陽韭山地質公園申報為國家級地質公園。[2]
此章節需要擴充。 (2015年12月14日)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