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台南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鳳台南路是南京市主城區西部的一條重要南北向主幹道,北起賽虹橋立交,南至寧蕪公路,全長約5.3公里,是連接南京主城區與寧蕪公路的重要快速通道。鳳台南路不僅是南京城市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因其獨特的「月季大道」景觀和歷史文化背景,成為南京的一張靚麗名片[1][2]。
歷史沿革
鳳台南路最初作為連接南京主城區與繞城公路的快速路,於20世紀90年代建成通車,是南京西南部的重要交通幹線。
2010年,鳳台南路南延工程完工,新增高架和隧道,使其成為一條無紅綠燈的快速路,極大提升了通行效率[3]。
2017年,鳳台南路啟動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包括道路拓寬、架空杆線下地、綠化升級等,目標是將鳳台南路打造為「四季有花、夜景美觀」的生態通道[4]。
2018年,鳳台南路通過種植近10萬株月季,成為南京首條「月季大道」,吸引了大量市民和遊客[1]。
地理位置與功能
鳳台南路位於南京市雨花台區,北接賽虹橋立交,南至繞城公路,是連接南京主城區與江寧區、馬鞍山的重要通道。
該道路不僅是南京西南部的交通動脈,還承擔着蘇皖之間的交通往來,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交通與基礎設施
鳳台南路按雙向六車道設計,部分路段拓寬至單向七車道,極大提升了通行能力。
高架橋和隧道的建設使鳳台南路成為一條無紅綠燈的快速路,從賽虹橋立交至繞城公路僅需3分鐘左右[3]。
鳳台南路以「月季大道」聞名,沿線種植了880株高稈月季、1.5萬盆月季花掛籃,形成了獨特的景觀效果。[1]
整治工程中還新增了綠地7.5萬平方米,提升了道路的生態品質。[2]
經濟與社會價值
鳳台南路沿線分佈着多個建材市場、商業大廈和住宅區,整治工程提升了區域形象,促進了經濟發展。[2]
道路的升級改造對周邊房價產生了積極影響,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5]。
鳳台南路得名於李白《登金陵鳳凰台》中的「鳳凰台」,與南京的歷史文化緊密相連。[6]
整治工程中充分聽取了沿線居民的意見,體現了「民主整治」的理念[2]。
未來發展
未來,鳳台南路將進一步結合智慧交通技術,提升道路管理和通行效率。
沿線生態保護和景觀建設也將成為重點,打造綠色交通走廊。
隨着南京都市圈的擴展,鳳台南路將繼續發揮其連接主城區與江寧區、馬鞍山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