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1086年—1094年四月十一日)是宋哲宗趙煦的第一個年號。北宋使用這個年號共九年。[1] 快速預覽 元祐在北宋及宋哲宗時期的位置。 ... 元祐 1086年-1094年四月十一日 政權 北宋 君主 宋哲宗趙煦 歷時 9年 元祐在北宋及宋哲宗時期的位置。 關閉 年號含義 元豐八年,神宗駕崩,遂改元「元祐」,其中「元」字繼承自「元豐」。當時哲宗年僅十歲,由高太皇太后執政,對宋神宗的改革,也就是熙寧變法(或稱王安石變法)全盤否定,史稱「元祐更化」。哲宗對於此是不滿的。元祐八年,太后病逝,哲宗親政,隨即改元。由於元祐年間是由反對新政的舊黨當政,因此後來的新舊黨爭中,元祐一名又被用來指稱舊黨及其成員。 改元 元豐九年——正月一日,有詔改元元祐。[2][3][4] 元祐九年——四月十二日,有詔改元紹聖。[5][6] 紀年對照表 更多資訊 元祐, 元年 ... 元祐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公元 1086年 1087年 1088年 1089年 1090年 1091年 1092年 1093年 1094年 干支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關閉 大事記 元祐五年——西安碑林開建。 元祐七年——水運儀象台於開封建成。[7] 元祐八年——沈括著《夢溪筆談》。 出生 元祐三年——洪皓,宋朝大臣 元祐五年——秦檜,宋朝大臣 元祐八年5月18日——吳玠,宋朝將軍 逝世 元祐元年——司馬光,宋朝史學家 元祐元年5月21日——王安石,北宋大臣 元祐五年——郭熙,宋朝畫家(約逝世於元祐五年) 元祐八年8月——高太后,神宗母,哲宗祖母,從元祐元年至八年執政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年號 中國 大安(1085年-1094年):遼朝—遼道宗耶律洪基之年號 天安禮定(1086年):西夏—夏惠宗李秉常之年號 天儀治平(1086年-1089年):西夏—夏崇宗李乾順之年號 天祐民安(1090年-1097年):西夏—夏崇宗李乾順之年號 保立(1082年):大理—段正明之年號 建安(1083年-1091年):大理—段正明之年號 天祐(1091年-1094年):大理—段正明之年號 越南 廣祐(1085年-1092年):李朝—李仁宗李乾德之年號 會豐(1092年-1100年):李朝—李乾德之年號 日本 應德(1084年-1087年):白河天皇與堀河天皇之年號 寬治(1087年-1095年):堀河天皇之年號 參見 中國年號索引 元祐黨籍碑 參考文獻 [1]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62頁。 [2]脫脫. 宋史本紀第十七哲宗一. 維基文庫.「〔元豐八年三月〕戊戌,神宗崩,太子即皇帝位。……元祐元年春正月庚寅朔,改元。」 [3]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百六十四. 維基文庫.「元祐元年春正月庚寅朔,改元。」 [4]徐松. 宋會要輯稿禮五十四. 維基文庫.「元豐九年正月一日,詔曰:『朕紹承大統,遹駿燕,於乎皇王,永世克孝。維予小,未堪多難,業業兢兢,夙夜欽止。尚賴親慈擁佑,神保況臨,年縠順成,方內安乂。永惟《春秋》正始之義,深見天人相與之符。即位逾年,改元布政,以俟屬景命,以作新斯民。顧惟守成,敢忘繼序!宜自正月一日改元豐九年為元祐元年。』」 [5]脫脫. 宋史本紀第十八哲宗二. 維基文庫.「〔紹聖元年四月〕癸丑,改元。」 [6]徐松. 宋會要輯稿禮五十四. 維基文庫.「哲宗元祐九年四月十二日,詔曰:『……宜改元祐九年為紹聖元年。』」 [7]張春輝. 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二编).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2016-02-27]. ISBN 978730209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 深入閱讀 李崇智. 中國歷代年號考.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鄧洪波. 東亞歷史年表.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劃. 2005年3月 [2021-11-19]. ISBN 978986000518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8-25). 前一年號:元豐 北宋年號1086年-1094年 下一年號:紹聖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