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勰 (473年—508年10月27日),字彥和,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魏獻文帝拓跋弘第六子,生母貴人潘氏,北魏宗室、官員。
生平
元勰是北魏孝文帝的異母弟,並得到孝文帝信任。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駕崩後,元勰輔佐侄子宣武帝,得到好評,但因此受到宣武帝及宣武帝舅舅高肇的猜忌。
正始四年(507年),宣武順皇后暴死,宣武帝欲立高英為皇后,元勰再三勸諫不可,宣武帝不聽,且因此導致高英、高肇俱怨恨元勰。
正始五年(508年),京兆王元愉反叛稱帝,脅迫元勰的舅舅潘僧固共同起事,高肇派左衛將軍元珍誣告元勰與元愉勾結謀反。永平元年九月戊戌(508年10月27日)宣武帝強召元勰入宮,讓元珍帶毒酒賜令元勰自殺,元勰抗辯自己無罪,堅決不肯自殺,被元珍部下殺死,虛歲三十六,朝廷追贈使持節、侍中、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師、領司徒公,諡號武宣[1][2][3]。
其子元子攸即帝位,追尊元勰為文穆皇帝,廟號肅祖。魏節閔帝時,元勰的神主牌被移出太廟,文穆帝的諡號和肅祖的廟號被廢除[4][5][6]。
作品
《魏書》本傳:「敦尚文史,物務之暇,披覽不輟」。撰自古帝王賢達至於魏世子孫三十卷,名曰《要略》。其書《隋書·經籍志》已不見著錄,《蠅賦》亦已佚。
〈問松林〉
問松林,松林經幾冬?山川何如昔,風雲與古同。
(此詩奉兄長孝文帝之命,十步作成。據考作於太和二十一年。)
評價
史臣曰:武宣王(元勰諡號武宣)孝以為質,忠而樹行,文謀武略,自得懷抱,綢繆太和之世,豈徒然哉!至夫在安處危之操,送往事居之節,週旦匪他之義,霍光異姓之誠,事兼之矣。功高震主,德隆動俗,間言一入,卒不全志.烏呼!周成王、漢昭帝亦未易遇也。
家庭
延伸閱讀
[編]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