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梁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倪梁康 (1956年7月—),江蘇省南京市人,主要從事現象學、佛教哲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19年起,他出任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1]。倪梁康曾於1995年10月至1997年10月獲德國洪堡基金會(Humboldt-Stiftung)研究基金,在德國烏泊塔爾大學哲學系隨K. Held教授以及瑞士伯爾尼大學哲學系耿寧教授進行客座研究[2]。
爭議
2022年12月12日,瑞士廣播電視集團旗下的《瑞士資訊》報導宣稱,倪梁康主持翻譯的《共主觀性的現象學》一書(2018年11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共三卷)以至整套《胡塞爾文集》中譯本(包括《共主觀性的現象學》,已出版的共17冊)並未經過該書的原版主編耿寧以及施普林格出版社的翻譯及出版授權。耿寧聘請的瑞士律師事務所向商務印書館提出要求銷毀所有已出版的侵權書籍,並要求倪梁康公開道歉。
據報道與製作人劉怡所述[3],香港攝影團隊Insight Studios在2021-2022年7月間數次前往瑞士克拉蒂根採訪耿寧本人並拍攝紀錄片,取材期間製作人劉怡詢問耿寧與比利時魯汶的胡塞爾檔案館館長Julia Jansen教授「該套文集是否有中文版譯本或其計劃?」,兩人均否認,劉怡稱在採訪結朿前在網絡上發現該文本中文版《共主觀性的現象學》已於2018年11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主編為倪梁康。耿寧稱,倪梁康於2019年到訪瑞士,住在耿寧家中,期間沒有提起翻譯事宜。
2022年10月商務印書館致信耿寧表示編輯部門誤以為此書已進入公共領域而引致重大失誤,向耿寧真誠致歉,同意撤回《共主觀性的現象學》所有未經授權的副本,支付律師費用,並為非法使用耿寧的知識產權而對他予以賠償。
而倪梁康則反駁了對他的指控。他在答復《瑞士資訊》電話中說明「版權問題是出版社之間的問題,與我無關。所以出版社會出面道歉,我不會向耿寧道歉,我覺得耿寧應該向我道歉。」[4]。而這一說法的原因在他隨後發表的聲明中得到了解釋。
倪梁康的聲明指出,《共主觀性的現象學》三卷中文本的譯者為王炳文,他本人為中譯本《胡塞爾文集》主編,文集之編者耿寧的名字與「編者導言」在書上均有標明,倪梁康也提供了書影為證。聲明也指出,耿寧一開始就知曉該三卷著作的中譯工作與譯者,而原計劃的簡本與全本過程耿寧均知情,還曾經提供過一個縮略版目錄。倪梁康並強調德文版《胡塞爾全集》著作權已進入公有領域,而雙方出版社於《胡塞爾全集》編著版權的問題與協商過程,他並不參與其中。[5]
關於版權問題的爭議,也參豆瓣網相關文章的討論。[6]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