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何曾(199年—279年1月12日),字穎考,陳國陽夏縣人。三國時曹魏及西晉官員,曹魏太僕何夔之子,東漢車騎將軍何熙的玄孫。為人好學博聞,與袁侃齊名。在晉歷任太保、太傅、太宰。
何曾年輕時父親就逝世,何曾繼承父親陽武亭侯的爵位。曹叡仍是平原侯時,何曾就曾任平原侯文學;曹叡即位後歷任散騎侍郎、汲郡典農中郎將、給事黃門侍郎和散騎常侍。後又出任河內太守,得到有威嚴的稱譽,後又任侍中。
齊王曹芳繼位後,輔政的大將軍曹爽專權,架空同為輔政大臣的司馬懿。正始八年(247年),司馬懿稱病迴避曹爽,何曾亦稱病離職;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奪得雒邑的控制權,曹爽只好交出權力,隨即遭司馬懿族滅,何曾才再上任任職。嘉平年間,任司隸校尉。當時撫軍校事尹模恃著得寵而濫權,並且積累不少不法而得的財富;朝中人人都不敢告發他,但何曾卻勇於彈劾他,告發他的不法行為,因而得到朝廷稱許。何曾又曾參與嘉平五年(253年)司馬師廢黜曹芳之事。
何曾任司隸校尉多年後遷任尚書。正元年間改任鎮北將軍、假節都督河北諸軍事。臨行時大將軍司馬昭更命兒子司馬炎和司馬攸送別數十里。後遷任征北將軍,進封潁昌鄉侯。咸熙元年(264年)三月轉任司徒[1],封朗陵侯。咸熙二年(265年),司馬炎繼位晉王,任命何曾為晉國丞相[2],加任侍中。
不久何曾與裴秀和王沈等人勸司馬炎進位皇帝。同年,司馬炎受魏元帝曹奐禪讓,後任命何曾為太尉,進爵朗陵縣公,食邑一千八百戶。泰始三年(267年)任命何曾為太保,仍任侍中。泰始九年(273年)又加領司徒。咸寧二年(276年)任太傅。咸寧四年(278年),因何曾多次以年老而請求退休,司馬炎任命他為太宰,朝會可劍屐乘輿上殿,又賜錢帛。每次召見時都可以帶平時的食物和衣飾隨行,並帶二子跟隨。當年十二月丁未日(279年1月12日)[3]何曾逝世,享年八十歲[4];司馬炎在朝堂以素服舉哀,又賜錢帛、棺材和陪葬衣飾。後來議論諡號時,博士秦秀根據諡法中「名與實爽曰繆,怙亂肆行曰醜」,建議何曾諡為繆醜公,司馬炎不聽從,自行賜何曾諡孝公。太康末年,兒子何劭又自己上表請改諡為元。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