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里奧·阿斯卡蘇比(西班牙語:Hilario Ascasubi,1807年1月14日—1875年11月27日),阿根廷政治人物、外交官、記者、詩人,生於科爾多瓦,早年輟學出遊,後回國反抗羅薩斯的獨裁統治,亦曾因此被迫流亡烏拉圭,流亡期間多次透過報刊抨擊羅薩斯的統治,米特雷上台後,得到當局重用成為外交官。在文學領域,阿斯卡蘇比是高喬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山度士·維加》亦為高喬文學三大史詩之一。

Quick Facts 伊拉里奧·阿斯卡蘇比Hilario Ascasubi, 出生 ...
伊拉里奧·阿斯卡蘇比
Hilario Ascasubi
Thumb
出生1807年1月14日
西班牙帝國拉布拉他總督轄區科爾多瓦
逝世1875年11月17日(1875歲—11—17)(68歲)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職業作家、政治家、外交官、記者
國籍 阿根廷
體裁詩歌
文學運動高喬文學西班牙語Literatura gauchesca
代表作《山度士·維加》(Santos Vega
受影響於巴托洛梅·伊達爾戈西班牙語Bartolomé Hidalgo
施影響於何西·赫南德茲埃斯塔尼斯拉奧·德爾坎波
Close

生平

在1807年的一個雷雨天,伊拉里奧·阿斯卡蘇比出生在一輛由科爾多瓦前往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牛車上[1]:40,當時他的母親正搭乘着這輛馬車前往布市參加一場婚禮,出生後,阿斯卡蘇比曾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科爾多瓦等大城市生活[2]

1821年,年少的阿斯卡蘇比輟學,並前往歐洲旅行,途中,他搭乘的船隻遭到劫持並開到了葡萄牙,但他得以逃走,並前往法國生活了兩年[2]。1824年,他回到阿根廷,並在薩爾塔創辦了當地第一家印刷廠,並開始對外出版《薩爾塔月刊》(Revista de Salta[1]:41[3]。後來,他參加了阿根廷內戰,投身反抗考迪羅胡安·文路爾·德羅薩斯的獨裁統治,因此遭到後者迫害,被迫流亡烏拉圭[1]:41,在流亡期間,阿斯卡蘇比經營着一家麵包坊,繼續從事新聞出版,並與當地自由派人士發行報刊,以對抗邦聯派媒體的政治宣傳,亦開始創作詩歌[4],並於1846年以《保利諾·盧塞羅》(Paulino Lucero)的篇名對外出版[5][6]

羅薩斯於1852年被胡斯托·何西·德·烏爾基薩推翻後,阿斯卡蘇比回到阿根廷,以「好漢阿尼塞托」(Aniceto el Gallo)的名義繼續撰寫時事評論[7]。1862年,巴托洛梅·米特雷取得政權後,阿斯卡蘇比獲得重用,被當局任命為駐法國外交官,他在巴黎任職超過十年,並在此期間發表了詩作《山度士·維加》,返回阿根廷後,他於1875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逝世[6][8]。為了紀念他的貢獻,阿根廷政府將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一座市鎮命名為伊拉里奧阿斯卡蘇比英語Hilario Ascasubi, Buenos Aires[9]

文學

19世紀初期的烏拉圭詩人巴托洛梅·伊達爾戈西班牙語Bartolomé Hidalgo的創作令植根於拉普拉塔平原住民高喬人生活軌跡、以民歌帕亞多爾為基礎的高喬詩歌趨於成熟,受到伊達爾戈的影響,處在羅薩斯獨裁統治陰影下的阿斯卡蘇比等人開始嘗試借高喬人之口批評當局[10]。其詩作有《保利諾·盧塞羅》、《山度士·維加》等。《山度士·維加》又名為《拉弗洛爾的雙生兄弟》,詩歌講述了拉普拉塔河流域一位名叫山度士·維加的民間行吟歌手,為了感謝一對高喬夫婦對他的款待,給他們講述了拉弗洛爾莊園一對雙胞胎兄弟成為江洋大盜的故事[6],而創作《浮士德西班牙語Fausto, Impresiones del gaucho Anastasio el Pollo en la representación de la Ópera》的埃斯塔尼斯拉奧·德爾坎波以及創作《馬丁斐野樂西班牙語Martín Fierro》的何西·赫南德茲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阿斯卡蘇比的影響,其中,赫南德茲亦將高喬敘事詩發展為史詩的規模,令高喬文學達到巔峰[10][11]:67。而阿斯卡蘇比也因此被譽為阿根廷的「高喬民族詩歌之父」[12]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