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觀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仁是古代中國人的倫理觀念,因為儒家的發展而成為中國古代重要的道德標準、人格境界及哲學概念。孔子之前已經有關於「仁」的觀念,但是孔子對「仁」的重視和闡述提高了它的重要性。很多學者認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字可能是春秋時代的新名詞。羅振玉《殷墟書契前編》2卷19頁的第1片甲骨文卜辭雖收有一個像「仁」的字[1],不過許多研究古文字的學者不同意這樣的解讀。他們認為這片卜辭的上下文字皆有殘缺,這個字不但有殘缺,而且左右兩邊的漢字構件隔得很開。有人認為這個字右邊的「二」,實際上是一個「兆序」數字,並非該字構形的一部分。所以,甲骨文中應當還未有「仁」字。而金文中迄今所見唯一的一個「仁」字[2],只出現在戰國中晚期的中山王𰯼鼎中,寫作「𡰥」[3]。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仁」字:「親也。从人二。忎,古文仁,从千心作。外「尸」內「二」,古文仁,或从尸。」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這裏的「親」就是親近之意。段玉裁認為「仁」表示兩個人之間的親近,所以「仁」字「从人二」。至於𡰥的構字,其左側的「尸」是「人」的另一種寫法,象箕踞而坐的人形,所以寫作「𡰥」。
另外一種寫法,「」(上「千」下「心」,忎)則是戰國「仁」字「」(上「身」下「心」,𰑢)或「」(上「人」下「心」,𰐼)的訛寫[4]。
傳世文獻中,《書》最早出現仁字。《周書·金縢》有「予仁若考」之語,然此「仁」字何解,歷來頗有爭議[3]。俞樾在《群經平議》提出該字實為「佞」之假借字。清華簡《金縢》的整理者將該字隸定為「年」,讀為同是泥母真部的「佞」[5]。其餘出現仁字的篇章皆為偽古文尚書。《詩》出現兩次仁字,分別在《鄭風·叔于田》和《齊風·盧令》,用以讚美狩獵者的英姿。至《國語》、《左傳》、《公羊傳》、《穀梁傳》,「仁」字已頻繁出現。《左傳》中「仁」字出現了四十餘次,多在孔子之前,其中有一些無論就文句表述或義理而論,已和孔子的「仁」相契合[3]。孔子以前,人們一般把尊親敬長、愛及民眾,忠於君主和儀文美德都稱為仁。
孔子繼承了前人的觀念,並且把「仁」發展成為系統的仁說。《論語》中出現表述其核心思想的「仁」字的地方有58段共105字,孔子把「仁」作為實踐中的指導原理並使之貫穿於諸道德中。他的弟子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問答說:"愛人",主要意義是善待他人。孔子闡述了君子應當是仁者的觀點。孔子的「仁」,涵義甚廣。《顏淵篇》記載顏淵、仲弓、司馬牛三人「問仁」,孔子有三種答案。
最直接的詮釋為: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自《論語·顏淵篇》。
對於孔子來說,仁即禮,禮即周禮。子曰:「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中庸·28》)因此,回歸周禮,這就叫作「仁」。不符合周禮的,就不會心安理得,就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說、不要行動。
孟子認為仁的由來是惻隱之心,即同情心。其一例為見"孺子將入於井"時的"不忍人之心"。
仁學思想可分四因素:血緣基礎,心理原則,人道主義,個體人格。其整體特徵則是實踐理性。[6]
楊澤波
仁是社會生活和智性思維在內心結晶而成的心理的境況和境界,簡稱「倫理心境」。仁就是後來孟子說的良心。[7]
仁的主要內涵就是真誠——由真誠而自覺為行為之主體,行善的力量由內而發。
仁就是心靈的最高的主動性的實現。[9] 仁包四德 - 義、禮、智、信。仁是剛德。
仁作為敬稱的用法,如「仁兄」,是對同輩朋友的敬稱。「仁弟」是對同輩中年輕者的敬稱。佛經中,出現以「仁者」一詞對譯mārisa(先生、閣下 [作為敬稱])[10][11]、āvuso(學友 [對同輩或晚輩使用的敬稱])[12][13]的用法。佛經以外的古代文獻通常不這樣用,仁者是指志士仁人、有仁德的人,而不作敬稱。
在英文中,仁字一般被翻譯為「benevolence」,或被音譯為「ren」、「jen」等。不同的譯法體現了不同作者對「仁」的理解。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