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大鼓,是中國曲藝曲種之一,屬板腔體鼓曲,起源於今河北省三河市香河縣天津市寶坻區,因地處北京以東故得名。

Quick Facts 京東大鼓, 申報地區或單位 ...
京東大鼓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天津市寶坻區河北省廊坊市
分類曲藝
序號246
編號項目Ⅴ—10
登錄2006年
Close

歷史

京東大鼓是採用京東方音說唱的鼓曲形式。表演為一人站立擊鼓演唱,別人用三弦揚琴等伴奏。約形成於清朝中葉,在不同時期和地點有不同稱謂,例如京東怯大鼓、樂亭調、平谷調大鼓、平谷調、樂亭調大鼓、四平調大鼓、樂亭大鼓(與形成並流行於河北省樂亭縣的樂亭大鼓名同而實異)、鐵片大鼓、鐵板大鼓、承德地方大鼓等等。京東大鼓起源於京東河北的三河市香河縣及天津的寶坻區,流行於河北廊坊保定承德唐山、北京懷柔、天津寶坻地區。20世紀初傳入天津時,在小型曲藝演出場所上演,主要為說唱長篇大書。1930年代初,天津寶坻劉文斌在天津商業電台演播《劉公案》,京東大鼓的影響由此擴大,後漸傳至北京唐山等地。[1]

1949年以前,京東大鼓的藝人很多,例如鄧殿奎、於七、王憲章、傅士亭、劉俊海、張士誠、王佩臣、石金榮、魏西庚、劉文斌、齊文周等等。曲目、書目有短篇鼓曲《王婆罵雞》、《楊八姐遊春》、《耗子告貓》、《湘子上壽》、《鞭打蘆花》、《小姑賢》,中篇鼓書《響馬傳》、《王定保借當》、《包公出世》、《葛紅霞掃北》、《劉公案》,長篇鼓書《大八義》、《小八義》、《呼家將》、《楊家將》、《雙合記》、《反唐》等等。1933年,河北香河縣藝人於景元在天津仁昌電台演播《石蘭傳》時,稱「京東大鼓」,「京東大鼓」一名由此通行。[1]

1949年後,京東大鼓演員以天津寶坻的業餘演員董湘昆最知名。董湘昆在保存傳統唱腔的基礎上,將京東各地方音改為漢語普通話,並加工唱腔,創作新曲目。經董湘昆等人努力,1960-1970年代京東大鼓走向高峰,影響遍及北方各地。[1]

此後京東大鼓逐漸衰落。在2000年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相聲《舊曲新歌》(郭冬臨馮鞏表演)中引入了京東大鼓《送女上大學》片斷,使京東大鼓的知名度稍有提高。

2006年,京東大鼓被評選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後,寶坻成立京東大鼓藝術研究會,2009年起舉辦全國京東大鼓藝術節。2009年,董湘昆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2]

表演特點

京東大鼓以說唱長篇鼓書見長,藝人自擊鼓板,使用三弦伴奏(後來加入了揚琴)。唱詞基本格式為七字句(二、二、三),但常在段落首句前加三字頭(如「表的是」等),句中也常嵌入字、詞及短語,句尾常加「哪」、「啊」等虛字。京東大鼓原始腔調比較簡單,後經藝人們創造、豐富,發展到約二十餘種腔調。

代表藝人

  • 劉文斌(1890年-1967年),又名李存有,天津寶坻縣人。劉文斌年輕時為了謀生在天津撂地演出,並於1935年將自己所表演的曲藝形式定名為「京東大鼓」。他的嗓音粗獷寬亮,表演純樸,富有特色,是當時影響最大的京東大鼓藝人。除了對京東大鼓的板式、唱腔進行加工、創新,他還將其它曲種的許多曲目移植到京東大鼓中。
  • 董湘昆(1927年-2013年),又名董慶永,天津寶坻縣人,劉文斌的業餘弟子之一。董湘昆在劉文斌唱腔特色的基礎上,將寶坻方音改用京音,創作了一系列表現當代生活的新曲目,並培養了眾多專業和業餘表演者,使京東大鼓的影響擴大到中國各地,也使帶有劉文斌韻味的「十三咳」等唱腔流派成為京東大鼓的最主要流派。

代表曲目

《楊家將》、《包公案》、《武家坡剜菜》、《勸人方》、《送女上大學》等。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