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人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雅利安人種或譯為亞利安人種,是在十九世紀晚期至二十世紀中期劃分出的一個人種,屬高加索人種[1],該人種身材較高大,淡色皮膚,面長多毛,鼻骨高窄,虹膜顏色淺,多成淺灰至藍色,髮色多變,採用印歐語系的語言。
此人種細分為北歐人種、阿爾卑斯人種和地中海人種,上述分類在當今已被認為過時。由於希特拉借用「雅利安人」和「北歐人種」是純淨種族的概念,進行種族清洗和屠殺,而被認為帶有種族歧視色彩。
雅利安人(aryan)一詞,源於梵語:आर्य ārya,意為光榮的,可敬的、高尚的。[2][3]印度北部也叫「雅利安·伐爾塔」,巴利文的「雅利安·阿雅塔南」(ariyam ayatanam,意為「雅利安人的國土」)。耆那教經典也經常提到雅利亞人和蔑戾車(指古印度非雅利安種族和外國血統的人)之間的差別;在泰米爾文獻中,北印度的國王是指雅利安人的國王,而波斯人建立的國家稱為伊朗。種姓制度把人分成「雅利安的瓦爾那」與「達薩的瓦爾那」。
在當今的學術界,「雅利安人」一詞在大多數情況下已被取代為「印度-伊朗人」或「印歐人」,即講「印度-伊朗語族」或印歐語系語言的人。
在18世紀及以前,雅利安人還僅僅相當於現在的「印度-雅利安人」和伊朗-雅利安人的概念。在19世紀,馬克斯·穆勒提出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假說,約瑟夫-阿瑟·高比諾、豪斯頓·張伯倫等學者對「雅利安人」的概念進行了擴大,「雅利安人」的概念被從印度-雅利安人擴大到原始印歐人。[4] 在20世紀,納粹分子改變「雅利安」原來的意義,用這個字眼指「高尚的純種」,認為金髮碧眼最常見的北歐人種是最純種的雅利安人,以德意志人為代表的日耳曼人是雅利安人的典範。但從人種學的角度來看,在印度及尼泊爾屬於婆羅門與剎帝利種姓的淺膚色的族群也是雅利安人。 納粹德國追求種族(雅利安人,北歐人)、社會和文化的「純淨」。納粹黨透過迫害其認定為不純的事物來達到目的,特別針對如猶太人、吉普賽人者等。
20世紀初時,德國的部分科學家認為雅利安人祖先起源於北歐,但是該理論現在在學術界已很少受到支持。最早由美國考古學家瑪利亞·金布塔斯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了墳冢假說,該假說認為原始印歐人起源於東歐大草原,然後向四面八方擴散。此外還有一些其他說法,如安納托利亞起源說和印度起源說等等。
1902年德國考古學家古斯塔夫·科辛納指出最初的雅利安人關聯於德國北部的繩紋器文化(約公元前2900年-前2450/2350年),他將印歐人的起源地定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5]
在二十世紀早期歐洲流行的種族理論中,以麥迪遜·格蘭特在1916年出版的《偉大種族的冒充》中所描述的為例,阿爾卑斯人種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800年從亞洲遷入歐洲並在歐洲腹地達到最大領土擴張,北歐人種在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100年向整個歐洲擴張,並入侵了伊朗高原和印度次大陸,在印度征服了當地屬於尼格利陀人種的達羅毗荼人。
此外,進入伊朗高原的部份雅利安人又進入了兩河流域,建立了喀西特王朝(約公元前1531年-約前1155年),其主體民族稱為加喜特人,另一支雅利安人從亞美尼亞進入兩河流域,建立了胡里特王國及米坦尼王國(約公元前1500年-約公元前1300年),其主體民族稱胡里特人。美索不達米亞的種族情況十分複雜,在波斯第一帝國統治這裏之前就有着輝煌的文明,就現代研究而言,這兩個民族或與雅利安人種有關。
據墳塚假說等的說法,公元前3000年代,原始印歐人還是一個部落聯盟,原居於今天俄羅斯西南部烏拉爾山脈附近,其生產力發展已進入紅銅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他們是一個遊牧部落,其社會組織形態尚處於父系氏族部落和軍事民主制時期。原始印歐人的部落不斷向外遷徙,向西進入歐洲大部分地區,向東深入歐亞的腹地、向南則伸入西亞和南亞,在人類歷史上形成了規模巨大的世界性的遊牧部落遷徙浪潮。
公元前3000年代末至公元前2000年代初,居於黑海沿岸的另一支,進入巴爾幹半島的東北部,接着陸續分批進入希臘,被稱為希臘人。同一時期,居住在黑海沿岸的一支,從俄羅斯南部的庫班地區越過高加索山脈進入小亞細亞。這些人和當地原居民雜居、融合,被稱為盧維人、帕來人、赫梯人、呂底亞人。
公元前2000年代初,居於東歐草原西部(大約在今天的多瑙河下游平原)的一批原始印歐人,沿多瑙河向西挺進,他們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今天的意大利一帶,被稱為拉丁人。拉丁人是這些遷移民族中最著名的一支。與此同時,另一些原始印歐人繼續向西和北兩個方向遷移,形成了西歐和中歐的塞爾特人和北歐的日耳曼人。
一支原始印歐人部落於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400年,在西西伯利亞和中亞草原地帶建立的安德羅諾沃文化,此文化區域中有歷史記載的最早族群是斯基泰人和辛梅里安人,其中一部份原始印歐人進入伊朗高原定居在這一地區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分別建立了米底王國和波斯帝國,被稱為米底人和波斯人。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的一部份原始印歐人則繼續向東南方向移動,在公元前1200左右越過阿富汗興都庫什山脈約於公元前1200年來到印度河流域。在印度河流域,印度雅利安人遇到了當地土著達羅毗荼人的頑強抵抗,這使得雅利安人不得不放慢征服的腳步,經過約6個世紀的漫長戰爭,雅利安人最終把大量土著達羅毗荼人趕走,有的則變成了印度雅利安人的奴隸。
在現代遺傳學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中,一般將假定的原始印歐人同Y染色體單倍型類群R1a1相關聯,其分佈跨域了印度次大陸、東歐、中歐、中亞、西亞等地。在歐洲還有與其親緣最近的Y染色體單倍型類群R1b,在新石器時代隨農耕技術而從近東傳入[6][7],與西歐凱爾特人相關。
Y染色體單倍型類群R1a1的分佈。 | Y染色體單倍型類群R1b的分佈。 |
學者一般將Y染色體單倍型類群I,與自末次冰盛期之前就居於本地的歐洲人相關[8] ,其中Y染色體單倍型類群I1與北歐日耳曼人相關[9][10]。
Y染色體單倍型類群在歐洲的分佈。 | Y染色體單倍型類群I的分佈。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