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分教(navāṅga),又稱九部經,佛教術語,是佛教經藏中其經文體裁、形式的一種分類法,出現在赤銅鍱部的《巴利律藏》,玄奘所譯的《本事經》和大眾部的《摩訶僧祇律》。說一切有部的論藏和大乘佛教通行十二分教(dvādaśāṅga)。
《巴利經藏》的九分教記在中部《蛇喻經》,另《巴利律藏》亦有記載[1]:
- sutta(契經):長行散文的陳述。
- geyya(祇夜,應頌):長行散文所附有的詩偈。
- veyyākaraṇa(記說):解釋、闡明、分別教義。
- gāthā(偈頌):詩偈。
- udāna(自說):佛陀無問自說的詩偈。
- itivuttaka(如是語):由優填王王妃Sāmāvatī的侍女久壽多羅Khujjuttarā從世尊聽來的法語[2]。
- jātaka(本生):佛陀過去生的故事。
- abbhutadhamma(未曾有法,稀有法):陳述令人驚奇、不可思議事跡的文句。
- vedalla(毘陀羅,智解):包括小智解、大智解、正見、帝釋問等經。向佛陀提問得到解答,獲得知識與喜悅。
大眾部《摩訶僧祇律》的九分教[3]:
其中祇夜、伽他、自說都是韻體的偈頌,「偈頌」一詞有時專指伽他。vedalla的梵語形式為vaidalya,是vaipulya的另一名稱,玄奘譯vaipulya為方廣,vaidalya為「廣破」[4]
無畏山派的《解脫道論》記載為:脩多羅、祇夜、闍柯羅界、伽陀、優陀那、伊底跋多伽、闍多伽、阿浮多達摩、鞞佛略[5]。赤銅鍱部各派分類與大眾部相同,但是將未曾有法提到方廣之前。
大寺派(南傳上座部佛教為其現代承繼者)覺音在《一切善見律注序》對九分教解釋為:
契經 |
律藏之兩分別解釋、犍度、附隨;經集之吉祥經、寶經、那羅迦經(Nālaka)、迅速經(Tuvaṭaka),以及其餘附有經名的如來語,當知是契經。
|
祇夜 |
一切附有偈頌之經,當知是祇夜,如相應部有偈品之全部。
|
記說 |
全論藏、無偈之經,以及不為其他八分所攝之佛語,當知是記說。
|
偈頌 |
於法句、長老偈、長老尼偈、經集中無經名的純偈頌,當知是偈頌。
|
自說 |
喜(somanassa)智(ñana)偈頌相應之八十二經,當知是自說。
|
如是語 |
「此是世尊所說」(vuttañhetaṁ bhagavatā)的一百一十二經,當知是如是語。
|
本生 |
無戲論本生(Apannaka jataka)等五百五十本生,當知是本生。
|
稀有法 |
「諸比丘!阿難有此四不可思議之稀有法」[6]等一切不可思議、稀有法相應諸經,當知是稀有法。
|
智解 |
小智解、大智解、正見、帝釋所問、行分別、大滿月等[7],從問難(pucchita)中得智(veda)與法喜(tuṭṭhi)之諸經,當知是智解。
|
現代佛學研究者如印順法師認為,九分教中,最早出現的是契經(修多羅),修多羅原意是結集,所有結集出的經文原來都可被稱為修多羅。之後,僧團將經典長行散文的部份,稱為修多羅,相當於《雜阿含經》中的〈蘊誦〉、〈六處誦〉、〈因誦〉、〈道品誦〉;偈頌部分,稱為祇夜,相當於《雜阿含經》中的〈八眾誦〉。這是九分教中最基礎的部份,包括了最原始的經與律。
隨着經、律的數量增加,僧團將固有修多羅之外,針對經、律進行分別、問題解答的長行散文,稱為記說。另外隨着佛教傳播各地,增加許多通俗而易於傳誦的頌偈。為了與祗夜區分,僧團將一些感嘆、敦促學佛的頌偈,稱為優陀那,相當於後世的法句經。其他宣說法要的頌偈,不屬於祗夜與優陀那,就歸為伽陀,後世巴利藏小部經集中的一些頌偈,如〈義品〉、〈波羅延拏品〉、〈蛇經〉、〈陀尼耶經〉、〈犀角經〉、〈牟尼偈〉等皆屬於此。優陀那與伽陀通常被歸類於雜藏之中。這五支經典,是一切經教的基礎。
在佛教經典繼續增加之後,承續記說風格的經典,進一步被分類。其中,傳聞是佛如是說的經典,被稱為本事。本事進一步區分,傳聞是佛說法義的經典,被稱說如是語;傳聞中,先賢的行事與故事,稱為本事;而本事中,佛與其弟子的前世故事,稱為本生。經典中,講述佛及其弟子的希有功德以及故事的部份,稱為希法或未曾有法;而講述深法廣義的經典,被稱為方廣。這些經典原先都被歸類在記說之中,但因為它的範圍更大,記說原有的定義無法涵蓋,因此被獨立出來,本事、本生、希法與方廣,這四類經典,形成了四阿含中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增壹阿含經的基礎。總結如下:[8][9]
Sutra
契經
|
|
相應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雜阿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蘊
|
III Khanda-vagga 蘊篇
22 蘊
14 界
|
I 五陰誦
陰相應 1, 10, 3, 2, 5
|
處
|
IV Salayatana-vagga 六處篇
35 六處
36 受
|
II 六入處誦
入處相應 8, 9, 43, 11, 13
|
因緣
|
II Nidana-vagga 因緣篇
12 因緣
食
14 界
|
III 雜因誦
因緣、食、諦、界、受
12, 14, 15, 16, 17
|
道品
|
V 大篇 Maha-vagga
45 道相應 Magga-samyutta
46 覺支相應 Bojjhanga-samyutta
47 念住相應 Satipatthana-samyutta
48 根相應 Indriya-samyutta
49 正勤相應 Sammappadhana-samyutta
50 力相應 Bala-samyutta
51 神足相應 Iddhipada-samyutta
54 入出息相應 Anapana-samyutta
55 預流相應
56 諦相應 Sacca-samyutta
|
IV 道品誦
24 念處、正勤、如意足
26 根、力
27 覺支、四無量心
28 聖道分
29 安那般那念
30 學、不壞淨
|
律:波羅提木叉
|
Geya
祇夜
|
《相應》I Sagatha-vagga 有偈品
|
《雜阿含》V 八眾誦 / 眾相應
|
《別譯雜阿含》
|
1-11
|
38 比丘
39 比丘、魔
40 帝釋
46 帝釋、剎利
42 剎利、婆羅門
4 婆羅門
44 婆羅門
45 比丘尼、婆耆沙
36 婆耆沙、諸天
22 諸天
48 諸天
49 諸天、夜叉
50 夜叉、林
|
卷1-12
卷20
|
律:「法隨順法偈」
|
Vyakarana
記說
|
相應部
|
《雜》弟子所說, 如來所說分
|
20 龍相應
30 金翅鳥相應
31 揵闥婆相應
37 女人相應
32 雲相應
34 禪定相應
43 無為相應
13 現觀相應
25 入相應
26 生相應
27 煩惱相應
52 Anuruddhasamyutta
55 Sotopattismyutta
|
卷 6, 7, 18, 19, 20, 21, 31, 41, 32, 33, 34, 35, 47, 37
|
律:「波羅提木叉分別」(經分別)
|
Gatha
伽陀
|
八品
|
Atthakavagga Sn 4
|
義足經 T0198
|
彼岸道品
|
Parayana Sn 5.2-17
|
波羅延那 散落在雜阿含
|
蛇品
|
蛇經 Sn 1.1
陀尼耶經 Sn 1.2
犀角經 Sn 1.3
牟尼偈 Sn 1.12
|
|
小品
|
|
|
大品
|
屍路偈 Sela Sn 3.7
|
|
上座偈 Thera/Theri-gatha
|
Theragatha
Therigatha
|
|
見真諦 Satyadrsa
|
相應部 10.7
|
雜 1322
別 321
|
|
Udana
優陀那
|
26品
|
巴利本
巴特那本
|
33品
|
Udanavarga (藏)
法集要頌經
出曜經
|
多於33品
|
于闐本
|
39品
|
法句經
法句譬喻經
|
|
Itivuttaka
如是語
|
如是語 Itivuttak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本事經 T076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Jataka 本生
|
本生經
|
Vaipulya 方廣
(Vedalla 智解)
|
毘陀羅小經
|
MN44 Cūḷavedalla
|
中阿含 卷58 法樂比丘尼經
|
毘陀羅大經
|
MN43 Mahāvedalla
|
中阿含 卷58 大拘絺羅經
|
正見經
|
MN9 Sammādiṭṭhi
|
《中阿含》卷七 大拘絺羅經
《雜阿含》卷一四 三四四經
|
帝釋所問
|
DN 21 Sakkapañha
|
《長阿含》卷一〇《釋提桓因問經》
《中阿含》卷三三《釋問經》
|
諸行分散
Saṅkhārubhājaniya
|
相應部.質多相應 Kāmabhū
|
《雜阿含》卷二一 五六八經
|
滿月大經
|
《中部》(一〇九)Mahāpuṇṇama
《相應部.蘊相應》 Puṇṇamā
|
《雜阿含》(卷二)五八經
|
六淨經
|
《中部》(一一二) Chabbisobhana-suttaṃ
|
《中阿含》(卷四九)《說智經》
|
|
Adbhutadharma 希法
|
|
《巴利律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Bhagavā ca, sāriputta, kakusandho bhagavā ca koṇāgamano bhagavā ca kassapo akilāsuno ahesuṁ sāvakānaṁ vitthārena dhammaṁ desetuṁ. Bahuñca nesaṁ ahosi suttaṁ geyyaṁ veyyākaraṇaṁ gāthā udānaṁ itivuttakaṁ jātakaṁ abbhutadhammaṁ vedallaṁ, paññattaṁ sāvakānaṁ sikkhāpadaṁ, uddiṭṭhaṁ pātimokkhaṁ.」
(Buddha Kakusandha, Buddha Konāgamana, and Buddha Kassapa were diligent in giving detailed teachings to their disciples. They gave many discourses in prose and in prose and verse, many expositions, verses, inspired exclamations, quotations, birth stories, amazing accounts, and analyses; and they laid down training rules and recited a monastic code.)
《摩訶僧祇律》:「爾時佛告舍利弗。有如來不為弟子廣說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優陀那、如是語、本生、方廣、未曾有經。舍利弗。諸佛如來不為聲聞制戒。不立說波羅提木叉法。是故如來滅度之後法不久住。」「舍利弗。以如來廣為弟子說九部法。為聲聞制戒。立說波羅提木叉法。是故如來滅度之後教法久住。」「雜藏者。所謂辟支佛阿羅漢自說本行因緣。如是等比諸偈誦。是名雜藏。」
Abhidharmasamuccaya:「vaipulyaṃ katamat / bodhisattvapiṭakasaṃprayuktaṃ bhāṣitam / yaducyate vaipulyaṃ tad vaidalyam apyucyate vaitulyam apyucyate」( 奘譯《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作:「何等方廣?謂菩薩藏相應言說。如名方廣,亦名廣破,亦名無比。」)
《解脫道論》卷9;「復次知法者,所謂脩多羅、祇夜、闍柯羅界、伽陀、優陀那、伊底跋多伽、闍多伽、阿浮多達摩、鞞佛略,此謂法辯。」
《大般涅槃經》(元亨寺譯本):「諸比丘!阿難!有此四不可思議之稀有法。四者何耶?……諸比丘!阿難有此四不可思議之稀有法。」
「從問(pucchita)而得到智(veda)及歡喜(tuṭṭhi)的經典,如《Cullavedalla》(MN44)、《Mahāvedalla》(MN43)、《Sammādiṭṭhi》(MN9)、《Sakkapañha》(DN21)、《Saṅkhāra-bhājanīya》(分別解釋行蘊,SN41.6?)、以及《Mahāpuṇṇama》 (MN109)等,這叫vedalla」
釋印順. 雜阿含經會編. [202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