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上海浦东新区的数字轨道电车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臨港新片區中運量系統,簡稱臨港中運量,是主要服務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浦東新區臨港新片區的數字軌道電車系統(且有常規公交參與混跑),目前有運營線路3條,設站20座,運營里程47.95公里。
臨港中運量的雛形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代。2012年07月19日,時任上海市交港局局長孫建平透露,上海將在徐匯濱江、松江、臨港新城、虹橋商務區等地建設一批快速公交、有軌電車等中運量公共交通方式[1]。2013年,曾提出在臨港和世博區域建設有軌電車[2],後無下文。至2016年,確定了臨港大道-環湖西三路-橄欖路-同順大道-江山路一條中運量公交通道,並提出預留未來改為大運量的條件[3]。2018年,公開了5條共約82公里的中運量公交線,所有線路均可換乘地鐵16號線[4]。2020年4月發佈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交通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中,線路數量增加到6條,里程115公里;7月首次提出「數字軌道電車」(Digital-rail Rapid Transit, DRT)概念[5]。2020年8月18日上午,首條線路T1線開工,計劃初期採用純電力運行,未來試行氫動力車輛[6]。按照臨港新片區「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臨港中運量系統運營里程將達到50公里以上[7]。
臨港中運量使用的導向技術被稱為「數字軌道電車」,有時也稱為「數字軌道磁釘技術」。該技術總體上與智軌相似,即由某種程序導向方式控制膠輪鉸接公交車沿虛擬軌道前進,區別在於臨港中運量主要使用地面設置磁釘而非圖像識別進行導向[8]。臨港中運量車輛同樣由中國中車旗下企業總裝,具體單位略有不同。智軌由株洲廠研發,臨港中運量車輛由中車南京浦鎮製造[9];導向組件由上海電氣旗下企業提供[10]。
目前運營的臨港中運量T1線採用超級電容的純電動力驅動,而正在測試中的T2線以及未來的其他線路為氫燃料電池動力,未來T1線也將更換為氫動力[11]。2023年7月1日起,兩線均開始採用普通雙開門公交車,除少部分T2線列車轉至3號線運營及新購的數列3號線列車外,其餘列車均閒置。
2023年7月1日起,臨港中運量1號線,2號線調整走向,以下信息為調整後的信息。7月5日,3號線開通運營,臨港中運量首次進入奉賢區境內。
目前除滴水湖和鴻音廣場兩座樞紐站以外,臨港中運量其餘所有車站均為道路中央的島式車站,乘客需走人行橫道進入站點。所有線路均採用2元單一票價,享受公交、地鐵換乘優惠。2023年7月1日起,兩線(以及稍後開通的3號線)暫時票價免費。2023年11月1日起,所有線路恢復2元單一票價。
臨港中運量運營中車輛顛簸、行車速度較慢,沿線不少區域尚未開發,導致乘客稀少,被部分私家車司機批評浪費且佔用道路。對此南匯新城政府從城市規劃角度給出的解釋是「適度超前」,未回應顛簸問題[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