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木管樂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音單簧管(Alto Clarinet)單簧管的變種樂器,介於單簧管及低音單簧管之間的中音樂器。發明初期曾出現不同的調式,現時大都統一為E♭調。
現任職於洛杉機公共圖書館,同時亦是樂器鑑定家艾伯特·賴斯(Albert Rice)指出最早有文獻記載中音單簧管的,可追溯至1740年。[1]其調性為G調,喇叭口呈散開狀。但卻未有留下任何實物。
德國人艾雲·穆勒(Iwan Müller)和葛蘭索(Heinrich Grenser)被認為是首先發明中音單簧管的人物。他們既是首批專注單簧管的製作者,兩人又一同工作,且一生都致力改造及創造樂器。葛蘭索於1793年發明低音單簧管。[2]1809年,穆勒首先研發出有16孔的F調中音單簧管;[3]在美國有資料顯示亦有另一批人獨立研發中音單簧管。現時收藏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內展有一件1820年代製成的樂器,外貌似巴松管但使用單簧管的指法,而調性是E♭調。[4]
由於中音單簧管和一般單簧管相同,所以最初期都以非洲黑木所製成,現代則多改用塑料樹脂作為材料。管身粗而直,上下的直徑相同,而直徑則比普通單簧管為粗,比低音單簧管稍細。中音單簧管秉承了巴塞管和低音單簧管的外形,為方便樂手吹奏,吹管部份改由金屬管銜接,並配合吹嘴位置彎曲。而喇叭口亦改成如薩克管般的向外兜出。演奏時會配帶肩帶並將樂器固定在金屬扣上。吹嘴部份尺寸比低音單簧管小,並和中音薩克管相約。
中音單簧管和中音薩克管擁有相近的外形、相同的調性和相似的按鍵,要不是顏色上的明顯分別,一般人都較難分辨得出。兩者的差異主要有以下三點:
由於顏色相近,中音單簧管和巴塞管的分別更難看出,但亦可從以下幾點分辨:
現時中音單簧管已統一使用貝姆指法,按鍵位置和單簧管基本上是相同。但比單簧管多一個鍵,可以再吹低1個小二度。由於同是屬E♭調,因此中音單簧管的指法和發音都與高音單簧管相同,只是兩者相距1個八度。
一般都能演奏3個八度以上的音域,最低記譜音為E♭3,實際音高為G♭2,最合適的最高記譜音則為G6,相對實際音為B♭5
單簧管家族的最大特色是它的低音部份相對較為豐厚而帶有感情,這點中音單簧管亦能秉承這個特點。由於管身較粗,它的音色相對比單簧管為稍弱,因此要藉助較大傘形的喇叭口將聲音放大和傳送。
中音單簧管是現代日式管樂團中的常規樂器之一,並在較大型編制的管樂團中可有1至2名樂手擔任。然而在管絃樂團中卻鮮有席位,個別的作曲家亦頂多用上薩克管來填補其位置。主要原因在於中音單簧管的全音域幾乎與其他單簧管類樂器重疊。它的中音區和高音區,普通單簧管已能勝任,低音區域已有低音單簧管作支撐。因此,中音單簧管很難有突出的音域可以讓樂器發揮。
要作為管絃樂團的一件樂器,除了能夠和整體融合外,獨奏時亦需要表現出樂器的獨特性。這一點,中音單簧管明顯地被其他樂器比下去了。它既不像英國管,能發出比雙簧管半閉塞的音色;也不像短笛能比長笛更尖銳的聲音,在樂隊中突出;更沒有低音巴松管擁有巴松管無法吹奏的音域,而薩克管有英國管那種半閉塞又略帶散開的音色,基於種種先天性的不足,都令到中音單簧管甚難在管絃樂團中立足。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