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論壇
国际论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非合作論壇(法語:Forum sur la coopération sino-africaine;英語:Forum on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FOCAC)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非洲國家之間 [1]為進一步加強友好合作、促進共同發展而舉行的定期對話論壇。中非合作論壇每三年舉行一次,首屆部長級會議於2000年10月10日在中國北京舉行。另外每屆會議舉辦地點會由中國北京和非洲國家輪流舉行。

論壇成員為中國及和中國有外交關係的非洲國家及非洲組織。目前沒有參加的非洲國家為和中華民國有邦交的斯威士蘭及因與摩洛哥有領土主權爭議,不被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主權國家所承認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此外也有不被任何聯合國會員國承認的索馬里蘭。
第一屆部長級會議
第一屆部長級會議於2000年10月10日在中國北京舉行,中國方面出席的主要領導人有中共中央總書記兼國家主席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國家副主席胡錦濤等,非洲方面出席的有:多哥總統納辛貝·埃亞德馬、阿爾及利亞總統阿布杜拉齊茲·布特弗利卡、贊比亞總統弗雷德里克·奇盧巴、坦桑尼亞總統本傑明·姆卡帕以及非洲統一組織秘書長薩利姆·艾哈邁德·薩利姆等。共有中國和44個非洲國家的80餘名部長和17個國際和地區組織代表應邀與會[2]。
會議的議題有兩個,分別是「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及「加強中非在經貿領域的合作」。同時會議亦通過了兩個文件:《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宣言》及《中非經濟和社會發展合作綱領》。
會議舉行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非洲國家有45個,除44個非洲國家派出部長級官員與會外,索馬里以駐華大使與會[3]。當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尚未建交的馬拉維和利比里亞也派出了觀察員[4][5]。
第二屆部長級會議
第二屆部長級會議於2003年12月15日在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舉行。中國方面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非洲方面出席的有莫桑比克總統若阿金·阿爾貝托·希薩諾、烏干達總統約韋里·穆塞韋尼、蘇丹共和國總統奧馬爾·哈桑·艾哈邁德·巴希爾、津巴布韋總統羅伯特·穆加貝、剛果共和國總統德尼·薩蘇-恩格索,科摩羅總統阿扎利·阿蘇馬尼、非盟委員會主席阿爾法·烏馬爾·科納雷、埃塞俄比亞總理梅萊斯·澤納維等。中國和非洲44個國家的70名部長及部分國際和非洲地區組織的代表參加會議[6]。另外,中非企業家大會同時舉行,500多企業在會上達成10億餘美元的交易意向。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務實合作、面向行動」。會議通過了《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計劃》,中國承諾在2004年至2006年的三年間繼續增加對非洲的援助,具體措施有:
- 為非洲培訓各類人才1萬人;
- 開放市場,對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商品給予免關稅待遇;
- 拓展旅遊合作,開放埃塞俄比亞、肯雅、坦桑尼亞、贊比亞、毛里裘斯、塞舌爾、津巴布韋和突尼西亞8個非洲國家為「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遊目的地」;
- 舉辦「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和「中國文化非洲行」活動,促進非洲文化在中國傳播;
- 增加民間交流。
會議舉行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非洲國家有46個,其中44個非洲國家與會[7]。
北京峰會暨第三屆部長級會議
第三屆部長級會議於2006年11月3日在中國北京舉行,中國和48個非洲國家的外交部長、負責經濟合作事務的部長和代表出席了會議[8]。11月4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48個非洲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或代表,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科納雷以及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代表出席[9]。本次會議的焦點在於中方邀請了五個與中華民國有外交關係國家的官員出席。53個非洲國家中有48個國家派出代表團參加,其中有42個國家元首親自帶隊。11月5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閉幕,通過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宣言》和《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07至2009年)》。[10]此次會議加入了分別於2003年、2005年和2006年和中國復交的利比里亞、塞內加爾和乍得。
第四屆部長級會議
中非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於2009年11月在埃及沙姆沙伊赫擧行。此次會議主題為「深化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謀求可持續發展」,會議通過了《中非合作論壇沙姆沙伊赫宣言》和《中非合作論壇——沙姆沙伊赫行動計劃(2010—2012)》。中華人民共和國和49個非洲國家的外長和負責經濟合作事務的部長與會,此次會議加入了於2008年和中國建交的馬拉維。
第五屆部長級會議
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於2012年7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此次會議主題為「繼往開來,開創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新局面」,會議通過了《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北京行動計劃(2013年至201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50個非洲國家的外長和負責經濟合作事務的部長以及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與會,其中南蘇丹和非盟委員會作為正式成員首次與會[11]。
約翰內斯堡峰會暨第六屆部長級會議
中非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於2015年12月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峰會主題為「中非攜手並進: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和50個非洲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代表團團長和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與會[12]。
北京峰會暨第七屆部長級會議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於2018年9月3日至4日在北京舉行。多個非洲國家領導人抵達與中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在中國推動「一帶一路」以及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中國積極謀求在非洲有更大的影響。在今年論壇舉行前,中方已經向非洲多國送出大禮,落實一些投資項目。
據新華社報道,這次峰會吸引多國領導人出席,是「中國在非洲影響力日益增強的結果」,峰會有望構建「更加緊密中非命運共同體」,和對接「一帶一路」與非洲發展。
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峰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講話時表示,「中國願以打造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為指引,在推進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基礎上,同非洲國家密切配合,未來3年和今後一段時間重點實施『八大行動』」,全方位規劃了中非合作的優先領域和重點方向。 本次峰會規模空前,這說明中非合作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非洲國家致力於建立共同市場,中國積極維護多邊貿易體制,雙方有着共同點。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當今世界,中國與非洲的合作為南南合作樹立典範,有力地維護了多邊貿易體制,「我們的未來充滿光明」。
中非領導人圍繞「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這一峰會主題,共敘友情,共商合作,共話未來。這是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團圓,也是中國今年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眾多非洲國家領導人和非盟委員會主席率團與會,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作為特邀嘉賓、27個國際和非洲地區組織作為觀察員也出席了峰會有關活動。
此次會議新增了於2013年和中華民國斷交並於2016年和中國復交的岡比亞及在2016、2018年先後與中華民國斷交,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復交的聖多美普林西比、布吉納法索。
第八屆部長級會議
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於2021年11月29日至30日在塞內加爾達喀爾舉行[13]。本屆會議主題是「深化中非夥伴合作,促進可持續發展,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
北京峰會暨第九屆部長級會議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於2024年9月4日至6日在北京舉行。本屆峰會主題是「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築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
成員
目前有中國、與中國建交的53個非洲國家以及非洲聯盟委員會[14]。這53個國家及首次參加時間分別為:
阿爾及利亞,第一屆
安哥拉,第一屆
貝寧,第一屆
博茨瓦納,第一屆
布隆迪,第一屆
喀麥隆,第一屆
維德角,第一屆
中非,第一屆
科摩羅,第一屆
剛果共和國,第一屆
剛果民主共和國,第一屆
科特迪瓦,第一屆
吉布提,第一屆
埃及,第一屆
赤道畿內亞,第一屆
厄立特里亞,第一屆
埃塞俄比亞,第一屆
加蓬,第一屆
加納,第一屆
畿內亞,第一屆
畿內亞比紹,第一屆
肯雅,第一屆
萊索托,第一屆
利比亞,第一屆
馬達加斯加,第一屆
馬里,第一屆
毛里塔尼亞,第一屆
毛里裘斯,第三屆
摩洛哥,第一屆
莫桑比克,第一屆
納米比亞,第一屆
尼日爾,第一屆
尼日利亞,第一屆
盧旺達,第一屆
塞舌爾,第一屆
塞拉利昂,第一屆
索馬里,第一屆
南非,第一屆
蘇丹,第一屆
坦桑尼亞,第一屆
多哥,第一屆
突尼西亞,第一屆
烏干達,第一屆
贊比亞,第一屆
津巴布韋,第一屆
乍得,第三屆
利比里亞,第三屆
塞內加爾,第三屆
馬拉維,第四屆
南蘇丹,第五屆
岡比亞,第七屆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第七屆
布基納法索,第七屆
中方後續行動委員會
2000年11月,中非合作論壇中方後續行動委員會成立,目前共有37家成員單位:外交部、商務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中央對外聯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務院新聞辦、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能源局、國家國防科工局、中國民航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電影局、國家鄉村振興局、共青團中央、中國貿促會、全國工商聯、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銀行、北京市政府。[14]
- 名譽主席:時任外交部部長、商務部部長
- 主席:時任外交部分管非洲事務的副部長或部長助理、商務部分管非洲事務的副部長
由外交部、商務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中聯部和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有關司局組成,外交部非洲司司長任秘書長。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外交部非洲司。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