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英語: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縮寫:CRI),一般簡稱國廣和國際台[註 1],成立於1941年12月3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從事對外廣播的國家級廣播電台,隸屬於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與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同為全國性廣播電台網絡。
歷史
- 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華廣播電台的日語廣播開播,首位播音員為日本國籍八路軍女兵原清志(後加入中國國籍)。這一天後來也被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認定為其開播日[2]。
- 1950年4月10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對外廣播開始使用北京廣播電台(Radio Peking)呼號,廣播開始曲是歌曲《東方紅》的鐘聲(開頭兩小節)。在那時,它在阿爾巴尼亞有唯一的中繼站。同時,北京廣播電台開始對東南亞廣播。
- 1958年9月,位於北京復興門外的廣播大廈建成,北京廣播電台遷入該樓辦公直至1997年,該大樓目前隸屬於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 1962年4月,北京廣播電台在日語廣播中開設「漢語講座」,這是中國在對外廣播中開設漢語教學節目的開始。
- 1966年,北京廣播電台開始曲《東方紅》的鐘聲改為開頭四小節,並播放《東方紅》的完整管弦樂版。
- 1978年5月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對外廣播分拆並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廣播電台」,簡稱中國國際廣播電台。
- 1983年,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英文名稱改為「Radio Beijing」,同年4月25日起,對華僑廣播的所有節目都改用「北京廣播電台」呼號。同時,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開始曲《東方紅》只保留其管弦樂版本的前四小節部分(1989年以前縮為前兩小節)並繼續播出,停止播放《東方紅》1965年的大型音樂史詩交響樂版。
- 1984年,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開始對首都北京地區正式進行英語廣播,呼號為「Radio Beijing's Capital Service」,是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輕鬆調頻的前身。
- 1993年1月1日,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英文名稱改為「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英文簡稱為「CRI」。英語廣播自同日起,開始曲在原有《東方紅》管弦樂版的基礎上增加《紅旗頌》的一部分片段。而俄語廣播自同日起,開始曲在原有《東方紅》管弦樂版的基礎上增加《茉莉花》的一部分片段。
- 1997年5月22日,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遷入在石景山路甲16號的新辦公樓至今。同日起,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各對外語言廣播啟用基於《義勇軍進行曲》旋律自行製作的開始曲,部分語言廣播的開始曲不再使用《東方紅》管弦樂版(如漢語、英語等),但部分語言廣播仍同時使用《東方紅》管弦樂版和國際電台基於《義勇軍進行曲》旋律自行製作的開始曲兩首樂曲作為開始曲。(例如日語、印度尼西亞語等,但目前僅剩印度尼西亞語)
- 2018年3月21日,根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原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合併,組建新的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歸口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原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建制撤銷,但對內保留原呼號,對外統一呼號為「中國之聲」[3]。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在石景山路甲16號的辦公區更名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魯谷辦公區。[4]
- 2020年12月,環球資訊廣播改版,部分節目名稱更改。
- 2021年12月,英語環球廣播(CHINA PLUS)改版並改名為CGTN RADIO,劃入中國環球電視網的管轄範圍。截至目前,除中文版的「國際在線」外,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各外語廣播官網全部改以CGTN與CRI Online兩個品牌同時存在的名義繼續運作。
發展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在世界各重要國家和地區建有32個駐外記者站,並在中國各省、市、自治區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建有記者站,擁有龐大的信息網。
它每天以全世界43種語言廣播1100多小時的節目,包括新聞、時事和有關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技術的專題節目。對周邊國家和地區播出。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採取短波、中波和調頻幾種辦法對外廣播;對於遠距離廣播,採用大功率發射機和將節目送上衛星的辦法,實施全球覆蓋。
1995年,國際台將24套節目送上亞洲二號衛星;
1998年,開始租用泛美公司的泛美二號、三號、四號、五號衛星來傳送節目。
CRI是全亞洲最完備的國際廣播服務,目前大約使用超過50台短波發射機。
2011年,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華語台之方言廣播在原CRI海峽飛虹網絡電台的基礎上建立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世界華聲以及同名的網絡電台,每天通過網絡向全球播音。現擁有:閩南語(廈門話、潮州話、台灣話)、粵語(廣府話)、客家話等四種語言的短波、落地調頻廣播節目和相應的網絡廣播,另外還開辦有一小時的溫州話廣播節目。
對內廣播
頻道名稱 | 語言 | 頻道頻率 | 啟播時間 | 頻道口號 | 頻道前稱 | 備註 |
輕鬆調頻 (CRI EZFM) |
英語 普通話 |
北京:FM 91.5MHz | 1984年1月1日 |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對首都地區英語廣播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音樂廣播 |
全國唯一中央級中英雙語電台,每天24小時播出國內外新聞資訊、歐美及華語音樂精品、跨文化交流和學知欄目等。 | |
---|---|---|---|---|---|---|
勁曲調頻 (CRI HIT FM) |
英語 普通話 |
北京:FM 88.7MHz 上海:FM 87.9MHz 廣州:FM 88.5MHz |
1999年3月28日 |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第二套對內廣播 | 全國唯一全天候播出的國際流行音樂頻率。採用類型化音樂電台(Pure Format Radio)操作模式播放。 | |
環球資訊廣播 (CRI News Radio) |
普通話 | 北京:FM 90.5MHz | 2005年6月28日 | 世界在你指尖 | 以報道國際資訊為主的廣播平台。 | |
英語資訊廣播 (CGTN Radio) |
英語 | 北京:AM 846KHz | 2010年8月1日 | 面向全球廣播的24小時英語新聞資訊廣播。曾使用「China Plus Radio」呼號。2021年12月14日起更名為「CGTN Radio」。 | ||
南海之聲 (CRI Voic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
普通話(國內版) | 三沙:FM 101MHz | 2013年4月9日 | 中國首個為南海海域及周邊國家和地區服務的多語種廣播。在海南落地版本為普通話播音。 |
對外廣播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目前使用英語、日語、朝鮮語、蒙古語、印地語、尼泊爾語、烏爾都語、泰米爾語、僧伽羅語、孟加拉語、越南語、老撾語、高棉語、印尼語、菲律賓語、緬甸語、馬來語、泰語、土耳其語、普什圖語、哈薩克語、柯爾克孜語、阿拉伯語、波斯語、豪薩語、斯瓦希里語、俄語、捷克語、塞爾維亞語、羅馬尼亞語、阿爾巴尼亞語、保加利亞語、匈牙利語、波蘭語、烏克蘭語、克羅地亞語、德語、西班牙語、法語、世界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芬蘭語、瑞典語、丹麥語和漢語普通話及廣州話、客家話、閩南語、潮州話、溫州話5種方言,以及蒙古語、維吾爾語、藏語拉薩方言、藏語康巴方言、韓語等少數民族語言等54種語言向全世界傳播。是世界上播出語種最多的國際廣播電台。截至2008年底,每天累計播出1520多個小時的廣播節目、廣播內容包括新聞、時事以及關於政治、文化、科學和技術的專題節目。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對外廣播使用調頻、中波、短波三個波段。其中,調頻廣播主要是通過與海外廣電部門合作的形式,開辦落地廣播,每天播出固定時間和頻率的節目。中波廣播有一部分是境內的無線電台發射,主要是針對周邊國家進行廣播,如日語、朝鮮語、俄語等,也有在海外落地的中波電台,如阿爾巴尼亞周邊等。短波廣播是最主要的形式,其短波發射台分佈在陝西寶雞、北京房山、內蒙古呼和浩特、浙江金華、新疆喀什、雲南昆明、廣西南寧、河北石家莊、新疆烏魯木齊、陝西咸陽,以及海外的古巴、馬里、阿爾巴尼亞三國。
播出語種 | 開播時間 |
---|---|
日語廣播 | 1941年12月3日 |
英語廣播 | 1947年9月11日 |
華語廣播 | 1949年6月20日 |
越南語廣播 | 1950年4月10日 |
緬甸語廣播 | 1950年4月10日 |
泰語廣播 | 1950年4月10日 |
印尼語廣播 | 1950年4月10日 |
韓語廣播 | 1950年7月2日 |
俄語廣播 | 1954年12月24日 |
西班牙語廣播 | 1956年9月3日 |
高棉語廣播 | 1956年12月15日 |
老撾語廣播 | 1956年12月15日 |
波斯語廣播 | 1957年10月15日 |
土耳其語廣播 | 1957年10月21日 |
阿拉伯語廣播 | 1957年11月3日 |
法語廣播 | 1958年6月5日 |
馬來語廣播 | 1959年3月1日 |
印地語廣播 | 1959年3月15日 |
德語廣播 | 1960年4月15日 |
葡萄牙語廣播 | 1960年4月15日 |
塞爾維亞語廣播 | 1961年6月2日 |
克羅地亞語廣播 | 1961年6月2日 |
斯瓦希里語廣播 | 1961年9月1日 |
豪薩語廣播 | 1963年6月1日 |
泰米爾語廣播 | 1963年8月1日 |
蒙古語廣播 | 1964年12月1日 |
世界語廣播 | 1964年12月19日[5] |
菲律賓語廣播 | 1965年10月30日 |
烏爾都語廣播 | 1966年8月1日 |
捷克語廣播 | 1968年8月26日 |
波蘭語廣播 | 1968年8月28日 |
羅馬尼亞語廣播 | 1968年8月30日 |
孟加拉語廣播 | 1969年6月6日 |
阿爾巴尼亞語廣播 | 1969年1月1日 |
普什圖語廣播 | 1973年7月15日 |
保加利亞語廣播 | 1974年8月1日 |
僧伽羅語廣播 | 1975年1月1日 |
尼泊爾語廣播 | 1975年6月25日 |
匈牙利語廣播 | 1976年7月26日 |
烏克蘭語廣播 | 2008年7月30日 |
白俄羅斯語廣播 | 2009年9月23日 |
希臘語廣播 | 2009年9月23日 |
希伯來語廣播 | 2009年9月23日 |
環球調頻廣播
截至2009年5月,其在境外共有21個整頻率調頻或中波台,153家調頻/中波合作電台(其中119家調頻合作台,32家中波合作電台,2家窄帶播出電台)以及14家網絡電台。落地節目每天累計播出總時數達724.5小時,除國際台北京本部製作的英語、法語、西語、俄語、德語等40多種外語、漢語普通話和5種漢語方言節目外,在北歐還合作製作芬蘭語、挪威語、瑞典語、丹麥語節目。
衛星收聽
衛星列表 | 接收參數 | 播出地區 |
---|---|---|
166.0°E 國際19號 | 3955 V 3555 | 太平洋、中國東部、朝鮮半島、日本、俄羅斯東南部、東南亞、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西海岸等衛星信號覆蓋區域[6] |
134.0°E 亞太6C | 12269 V 18000 | 中國和中國周邊部分地區[7] |
115.5°E 中星6B | 3575 H 18000 | 亞洲、大洋洲、非洲東北部,包括中國、朝鮮半島、日本、蒙古、俄羅斯、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等衛星信號覆蓋區域[8] |
68.5°E 國際20號 | 4085 V 3555 | 亞洲(不包括俄羅斯東北部)、歐洲、非洲、澳大利亞[9] |
45.0°W
國際14號 |
11605
H 990 |
美國西部、歐洲東部、非洲北部[10] |
新媒體業務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國際在線」網站是中國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之一。目前,已發展成為61種語言的世界語種最多的網站。「國際在線」的訪問者來自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網上節目時長達到每天221.5小時,日均收聽人次70萬。「國際在線」於2005年7月13日正式開播了多語種網絡電台 Inet Radio(www.inetradio.cn),使用漢語普通話、英語、德語和日語播出。節目內容由資訊、談話、音樂和外語教學四大類節目組成。2006年7月13日,「國際在線」推出了漢語、英語、日語和韓語國內首家多語種播客。2007年9月14日,由9種語言組成的11個境外網絡電台(CRI WebCast)正式開播。
國際在線網絡電台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旗下的多語種網絡電台,於2005年7月13日正式開播。2007年,國際在線網絡電台轉型為全天直播的類型化音樂台,建立CRI都市流行、CRI鄉村民謠(後改為CRI寫意民謠)、CRI懷舊金曲三個網絡台。[11]2013年,三個頻道合併且改版為旅遊音樂台,定名「CRI環球旅遊廣播」。[12]2017年9月30日下午5時,CRI環球旅遊廣播停播。[13]
2007年4月6日,中國國際廣播電台(CRI)宣佈獲得手機廣播電視牌照(IPTV),這是中國第三張全國性的手機牌照,前兩張分別由上海文廣傳媒集團(現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SMG)和中央電視台持有。
2007年4月和6月,CRI手機廣播電視分別在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平台順利上線。CRI手機廣播電視除集成國際台自有的廣播、電視、互聯網以及多語種信息等資源外,還整合了地方電台、電視台的節目內容。其廣播電視業務由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下屬的國視通訊(北京)有限公司(GTV)運營。
截止2023年5月,下列廣播語言在Youtube開設頻道,以增強媒體傳播之影響力。
而中央廣播電視台亦有開設相似頻道: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東分站[23]
電視節目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從1999年10月開始製作並向全國傳送國際新聞電視節目。目前,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電視中心每天製作和傳送上星的電視節目已達5個多小時,用戶遍及全國300多個頻道。另外,其旗下國廣東方CIBN亦開設多套面向IPTV或OTT播送的輪播頻道。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數碼電視頻道有:
- 環球奇觀
- 環球購物(現更名「聚鯊環球精選」)
- 中國交通頻道
- 與中廣電傳媒CBN TV、北京中廣雲視傳媒合辦頻道
- 冰雪體育頻道
- 馬拉松頻道
- 每日健身頻道
- 體育賽事頻道SIZE
出版業務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創辦於1985年,是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管、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主辦的中央級綜合社科類出版社,以出版介紹中國各方面情況的多種外文圖書為主,兼顧翻譯出版各國經濟、文化類圖書,以及教外國人學漢語、教中國人學外語的教科書、工具書和音像製品等。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於90年代初開始主辦《世界新聞報》,此報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管,每周一、周四出版。除了在北京印刷外,《世界新聞報》在上海、廣州、成都、瀋陽、西安、杭州、長春、武漢等多個城市設有分印點。
台呼
除對內廣播及英文國際廣播外,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廣播節目開始前的ID音樂均為根據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改編的音樂。中文廣播呼號與外語廣播ID有所不同,前者為華語廣播的宣傳語「中國不遠,就在耳邊」+電台名稱,後者為中文電台名稱(一次或兩次)+播出語言的電台名稱。這一台標音樂已被註冊為商標。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