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衛戍區,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衛戍區的一個中國人民解放軍省級軍區,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正軍級單位。2016年8月從北京軍區轉隸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總部[1],接受中央軍事委員會直接指揮。北京衛戍區主要負責於和平時期拱衞首都安全,於戰爭時掩護中央機關轉移或者撤離、防禦外敵、反恐及鎮暴等[2]。北京衛戍區同時承擔北京市國防動員職責。
中國近代最早的衛戍區是1912年1月1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設立南京衛戍總督府,統轄首都南京衛戍勤務。1912年1月18日公佈《南京衛戍區司令官條例》,設總督1人,直隸於大總統,統轄指揮衛戌區內之駐軍、憲兵、要塞等,衛戍區內分設東、西、北司令官。1917年9月孫中山在廣州組織護法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府),設衛戍總司令部。1919年9月3日北洋政府把原京畿警備司令部改為京畿衛戍總司令部,負責首都治安。
1925年國民政府成立後,在其駐先後設立廣州衛戍司令部、武漢衛戍司令部、首都(南京)衛戍司令部。1931年設京滬衛戍司令長官公署。抗戰後,國民政府駐地先後設立南京衛戍總司令部、武漢衛戍總司令部、重慶衛戍總司令部。1946年5月在南京設首都衛戍總司令部、京滬衛戍總司令部。
1927年8月八一南昌起義後,設立南昌衛戍司令部。1932年6月設立瑞金衛戍司令部,總參謀長劉伯承兼任司令員。1936年6月在陝北保安縣中央駐地組建衛戍司令部。抗戰勝利後,東北民主聯軍在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等城市設立衛戍司令部。1949年6月29日華北軍區成立平津衛戍司令部,領導機關由華北軍區機關兼,聶榮臻兼平津衛戍司令部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平津衛戍司令部改稱京津衛戍司令部。1950年春在雲南省設置滇南衛戍區、滇西衛戍區,隸屬雲南軍區建制。1955年4月華北軍區兼京津衛戍區改稱北京軍區兼京津衛戍區,楊成武任司令員。 1959年1月22日,北京軍區免兼京津衛戍區。以總參警備部、北京軍區司令部衛戍勤務處和北京市兵役局為基礎組建北京衛戍區,1959年1月30日正式成立,為軍級單位。1976年2月執行相當兵團級權限。1985年6月改回軍級建制。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前,北京衛戍區總兵力約3萬人。下轄警衛第十七團、警衛第一師、警衛第三師。警衛第一師師部設在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23號院,轄警衛第三團(重裝部隊)、警衛第四團(精銳輕裝快速反應部隊)、警衛第五團(精銳輕裝快速反應部隊)、警衛第六團(中央警衛團)、儀仗大隊。警衛第三師師部位於北京市通州區,原屬重裝師,轄警衛第十一團、警衛第十二團、警衛第十三團(駐通州楊閘,榮譽稱號「老虎團」[3])、高炮團(駐通州北苑)、炮兵團、坦克團(駐南口)。
截至2022年,北京衛戍區設置下列機關(單位)[4]: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