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黃河中下游地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原是漢族傳統地域概念,是指以中國河南省為核心延及黃河中下游的廣大地區[1],這一地區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又名河洛、中土、中州,後被視為天下中心。在中國古代的地緣思想中,起源於中原的華夏文明是世界的中心,而華夏文化之外的人群被稱為「化外之民」或者「四夷」。[2]古人常將「中國」、「中土」、「中州」用作中原的同義語。[3][4]
古代文化比較先進的華夏部落居於黃河中游及下游流域地區,自稱「中國」,以別於四夷部落。古代中原地區以洛陽為中心,包括豫州全境及冀州南部。
現代一般使用中原地區稱謂,狹義上即是指河南省,以中原官話為母語的地區 ;廣義上則包括「黃河中下游流域地區」,以河南省為中心,包括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陝西省、北京市、天津市等四省兩市全部以及安徽省北部、江蘇省西北部等周圍地區[5]。
除了上述狹義「中原」,東至黃海、北至燕山–戈壁沙漠、南至長江、西至流沙的地域,都屬於廣義上的「中原」[6][7][8]。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中國、華夏,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流域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在不同的語境和時代下,中原的概念經常延伸,用來泛指不同的區域。如黃河下游屬於海岱地區的山東也經常被中原概念囊括。春秋戰國時楚國和蜀國並不屬於中原地區,但相對於更為遙遠的越國燕國等,亦被視作中原和中國。中原可以作為地理概念,也可以作為歷史概念及文化概念。中原可以涵蓋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如關中平原,也可以包括長江、淮河流域,有時甚至可以包括整個華北地區,乃至整個漢地九州。中原與中國一樣都是泛化的概念,但最早都僅指河南西北部,陝西東部和山西晉中晉南一帶。
狹義上的中原地域,北有太行、霍山、呂梁山、太原盆地、臨汾盆地、上黨高地;南有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別諸山環抱;中部有嵩山及河洛盆地;東部沃野千里,是一望無際的黃淮平原,直達泰沂山脈西麓;西有華山,直達渭河平原。被譽為中華民族搖籃之一的黃河自西向東,穿境而過。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長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經中原。中原自古為咽喉要地,被視為「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來源請求]
中原地區廣袤的平原是古代黃河河水沖積的泥沙堆積而成。這裏冬季雖受蒙古高壓的影響,常刮西北季風,天氣乾燥少雨。但到夏季又受太平洋高氣壓影響,從太平洋刮來的東南季風,帶來了溫熱濕潤的空氣,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赤道西北風逐漸南移形成的不良影響。[來源請求]
中原可以指中國統治政權及中國統治政權的國疆,不再挶限傳統中原範圍和傳統漢地範圍,例如中國東北地區也可以歸類為中原,成語逐鹿中原和問鼎中原的中原,即指中國統治政權及中國統治政權的國疆。
文化意義上的中原,表示中華文化的象徵,是正統中華文化的代名詞。作為中華文明及漢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中原也是漢族文化的象徵源頭。[來源請求]
歷史上,從文化意義的角度,東晉時衣冠南渡,京師自洛陽遷都金陵因而南北朝時被視為文化中心的江南被稱爲「文化中原」。這與華夏部落起源於中原有關,古代華夏部落通過與周邊部落融合形成後世中國 主體民族漢族。事實上,由秦朝至北宋定都於漢族地區境內的各個政權(即中原王朝),除蒙古族蒙古帝國(後更名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及滿族清朝外,其他曾經入主漢族地區的民族如匈奴、鮮卑等族均完全同化於漢文化之中。[來源請求]
自女真族佔據漢地北部迫使宋室南渡,宋高宗定都杭州後,女真族金國於1153年將首都從上京遷至位於漢地的金中都、蒙古薛禪汗忽必烈於1267年將蒙古帝國的首都從哈剌和林遷至位於漢地的元大都。1421年,漢族明成祖正式將首都從漢地南部的南京遷都至漢地北部北京城,以北京周邊作為核心,中國政治中心從此移至華北。[來源請求]
中原一詞從現存文獻最早可見於《詩經》,如《小雅·南有嘉魚之什·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小雅·節南山之什·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西漢司馬相如 《喻巴蜀檄》:「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但這些中原並非是指中原地區,而是「平原、原野」的意思。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