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蜜梨,又稱莊行蜜梨[1],是上海市南匯地區(今屬浦東新區)的特產梨種[2],同市的奉賢區莊行鎮[1]、青浦區、閔行區和松江區[3]也有出產。上海蜜梨皮薄肉嫩、汁多無渣、味甜如蜜,因而得名[4];梨花雪白[1]。2015年獲得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後,上海先後從中國北方、南方和國外引種了許多梨種,其中許多北方品種因不適應上海地區的氣候而遭淘汰。1951年,上海引入生長情況良好、產量高的優質日本梨品種「廿世紀」和「博多青」試種,並在1957年開始成片栽培梨樹。1960至1970年代,上海又先後從日本、江浙等地引進「八雲」、「菊水」[5]、「太白」、「明月」、「江島」、「今村秋」、「晚三吉」、「新世紀」、「鐵頭」、「二宮白」(用鴨梨作為親本育成[6])、「早酥」等梨品種,而其中「今村秋」、「明月」、「江島」、「晚三吉」等品種由於不受上海當地市民歡迎而在1970年代末期遭淘汰。[4]
1968年,梨樹在上海果樹栽培中已佔有相當的比重,年產生梨6165噸,佔水果總產量的30%,並在當年被命名為「上海蜜梨」,成為上海果品市場中極受歡迎的品種之一,部分梨產品更銷往港澳等地。1970年代,由於外貿出口和市內需求上升,上海蜜梨得到了迅速發展,當時南匯、川沙(今屬浦東新區)、青浦、上海(今屬閔行區)、松江等縣皆廣為種植此梨。1979年,蜜梨的總產量高達20895噸,占郊區果品生產總量的60%左右,躍居果品生產的首位。[4]
1982年,上海蜜梨的種植面積達1666公頃,總產量達23655噸,達到歷史高位。不過,「廿世紀」和「博多青」梨雖屬優質梨品種,但易感染梨黑斑病降低產量,經濟效益不高。此後,上海蜜梨遭受梨黑斑病(由真菌鏈格孢引起[7])危害,自1980年代中期起栽種面積急劇下降。1990年,梨樹栽培面積僅餘下1067公頃,總產量降至11481噸,而「廿世紀」和「博多青」梨最終也因而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則是在1980年代開始由日本引入的「長壽」等梨品種。[4]
1995年開始,上海栽培的梨大都屬於砂梨[4],最主要栽種的梨品種是「新世紀」,而其他主栽的梨品種則有「菊水」、「二宮白」、「八雲」、「鐵頭」、「早酥」等。當年的上海蜜梨產量為15932噸,比1990年的產量稍有回升。[3]
2015年3月31日,「莊行蜜梨」通過農業部地理標誌專家組評審。同年5月10日完成公示,獲得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8][9]。
參考資料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