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光明食品旗下的食品生产企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海益民食品一廠(簡稱益民一廠),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上海市的食品生產企業,隸屬於光明食品(集團)公司旗下上海益民食品一廠(集團)有限公司[3][4],前身為1913年由美國商人海寧生創立的海寧洋行,1949年被收為國有後,改名為新華蛋品廠,1950年2月27日改名為「華東工業部益民工業公司第一食品廠」,1953年6月26日改為現名[5]。今天的上海益民食品一廠,是指由上海梅林正廣和股份有限公司收購香港屈臣氏集團在上海屈臣氏益民食品有限公司中持有的全部股權,並將梅林正廣和集團下屬的冷飲企業進行資產重組而組建成的上海益民食品一廠有限公司[6]。
1913年(民國2年),美國商人海寧生(A.P.Henningsen)在上海沙涇港路250號(今虹口區貫中路51號或香煙橋路13號)創立海寧生洋行(Henningsen Produce Co.),不久更名為海寧洋行[7]。海寧洋行從事蛋製品製作,是中國蛋品出口美國的第一家公司[5][8]。1926年(民國15年),海寧洋行從美國購進機器,生產棒冰,形狀為圓柱形,以美女牌(Hazelwood)為註冊商標,日產量2,000-3,000支[9]。1929年改組為有限公司。1932年(民國21年),該廠建起一座四層樓高的鋼筋水泥結構的冷飲生產車間,並開始開始生產各種口味的棒冰、雪糕、冰磚等冷飲產品,同時將該廠生產的棒冰改為扁長梯形形狀。當時,美女牌在上海冷飲市場具有壟斷地位,而海寧洋行也是中國第一家大規模生產冷飲的工廠[9][8][10]。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歐美商人在上海開辦的食品企業均被日軍接管。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美商收回海寧洋行。1947年(民國36年)8月,國民政府聯勤總部買下了海寧洋行,改名為「上海糧服實驗工廠」[7],不久又更名為「第一糧秣廠第五工場」,生產軍用口糧[11]。
1949年5月27日,上海戰役結束,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上海。同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了該廠,接受社會主義改造,並改名為「新華蛋品廠」,成為上海食品行業中首批國營企業。1950年開始恢復糖果、冷飲、巧克力生產。同年2月27日,華東軍政委員會工業部開始籌建益民工業公司,並將該廠更名為「華東工業部益民工業公司食品第一廠」。1953年6月26日,該廠又改名為「國營上海益民食品一廠」,一直使用至今[11][5]。
1950年代初,上海的冷飲市場幾乎被洋貨壟斷。當時任益民食品一廠副廠長的江澤民認為,中國要有自己的冷飲品牌。而益民食品一廠生產冷飲的設備,就是過去用來生產美女牌棒冰,但不能重複別人的牌子再叫美女牌。經過江澤民的提議,這一新品牌的冷飲取名為「光明牌」,寓意「解放了,天亮了,新中國一片光明」,表達了解放後人民對光明的嚮往之情。這一商標是由該廠職工梁銘設計的[1][14],商標中間是熊熊燃燒的火炬,周圍是熠熠生輝的光芒;而56根射線,代表了中國56個民族,如噴薄而出的旭日[8]。在此之後,光明牌商標的使用逐步擴展到罐頭、代乳粉、奶粉、糖果、巧克力、飲料等產品[10]。
1950年5月,光明牌棒冰開始投入生產。為了讓上海市民了解光明牌,當時益民食品一廠採取多種措施,向上海市民大肆宣傳光明牌冷飲,與壟斷市場的美女牌棒冰競爭。除了在電台廣播和報紙上刊登廣告,益民食品一廠的工作人員還把一輛美國生產的舊汽車改裝成宣傳車,車頭裝上「光明問世」四個大字和火炬形的商標,並裝上麥克風。這輛宣傳車從廠里出發,經過其美路(今四平路)、迪斯威路(今溧陽路),過嘉興路橋到吳淞路,一直到外灘、大世界,再到維多亞路(延安東路),然後再回到工廠。在宣傳車上,站着一位漂亮的女工,手捧光明牌宣傳品,向沿途市民宣傳「光明」牌,並不斷廣播出「國營工廠是人民的工廠,請食用自己工廠的產品」及「中國人食用中國貨」的標語。經過了多種形式的宣傳,光明牌在市場上確立了地位,銷售量一舉超過美女牌。此後,益民食品一廠受到了華東工業部時任領導汪道涵的讚揚。當時益民食品一廠共建立了10多條雪糕生產線、5條雪糕生產線,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家以工業化方式大規模生產冷飲的企業。至1959年,美女牌商標正式停用,該廠生產的冷飲,統一使用光明牌商標[9][8][10]。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當時,罐頭食品成為軍需的重要產品。而上海益民食品一廠在6月26日接到了政府的特殊任務,要求生產軍需罐頭。之後益民食品一廠的幹部和工人開始為韓戰參戰的士兵生產豬肉和牛肉罐頭等軍需食品,並生產適應飛行員特殊需求的食品,還向駐紮在江灣地區的蘇聯飛行員提供雪糕等冷飲[8][15]。
1958年,益民食品一廠與益民食品三廠、華懋制罐廠、黃興泰制罐廠、康可達糖果廠等10多家廠合併[5]。1960年開始生產白熊牌中冰磚,是中國第一批出口的冷飲品種[8];並於1961年起試製外銷巧克力,開拓了港澳、東南亞市場;1965年在中國境內首次試製了西瓜醬和蠶豆罐頭,取得成功,並出口到中東地區[5]。文化大革命期間,該廠生產管理遭到嚴重破壞,管理混亂,質量事故頻繁,影響了產品出口與名牌聲譽[11]。但在1970年代,為援助馬耳他政府,該廠成功研製了中國第一台巧克力自動調絞澆注成型的生產線、並研製了消除蘑菇平酸菌的新工藝、蘑菇原料低二氧化硫護色新工藝、冷藏火腿按摩新工藝、雪糕二次均質新工藝;青豆產地脫殼新工藝等[5]。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改革開放)以後,該廠通過企業整頓,加強基礎管理,使得生產秩序得到了恢復[11]。1983年-1985年,益民食品一廠先後引進了丹麥、瑞典、意大利等國的雪糕生產線,生產能力迅速提高,且利潤得到了大增[8][5]。
1990年,該廠年產罐頭16,695噸,冷飲14,709噸,糖果4,641噸,全廠有職工3,814人,佔地面積64,305平方米,建築面積77,001平方米。當年年產值18,026萬元(人民幣,下同),銷售額17,643萬元,出口額8,767萬元,實現利稅1,035萬元,並列入全國500家最大企業之一[5]。同年,益民食品一廠生產新型光明牌棒冰,花色品種以赤豆棒冰為主,重量從原來的40克增加為75克[9]。1993年7月,上海益民食品一廠與香港屈臣氏集團合資成立了「上海屈臣氏益民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曼登琳」和「迪妮」品牌冷飲和巧克力[16]。
但在1990年代初,隨着洋品牌大舉進入、國內新興品牌夾擊,光明牌冷飲銷量不斷下降。為振興民族品牌,1997年12月,以「光明」為企業商號的光明食品有限公司成立[10]。1999年9月,在經過上海梅林正廣和股份有限公司收購香港屈臣氏集團在上海屈臣氏益民食品有限公司中持有的全部股權,並將梅林正廣和集團下屬的冷飲企業進行資產重組後,上海益民食品一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6]。
2004年,因整體「三廢拔點」(即對市區內大量排放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的工廠實施集中停產),上海益民食品一廠廠房正式搬遷至奉賢區[17]。而原有的虹口區廠房則改建為上海益民食品一廠歷史展示館[18]。2009年,益民食品一廠改進了製作綠豆、赤豆棒冰的技術,在連續、封閉式蒸煮、灌裝、速凍等條件下完成生產[19]。2011年,上海益民食品一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20]。
2015年8月17日,上海益民食品一廠歷史展示館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覆同意,列為上海市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築[21][22]。
早期上海益民食品一廠(及其前身海寧洋行)生產的食品品種有很多,有糖果(軟糖、膠基糖)、棒冰、雪糕、雪糕、罐頭(牛肉罐頭、豬肉罐頭)、軍供口糧、脫水餅乾、脫水蔬菜、巧克力和奶粉等[15]。現時,上海益民食品一廠生產的產品以各種花式雪糕、冰霜、雪糕和棒冰為主[6]。較為知名的產品有赤豆棒冰、綠豆棒冰、鹽水棒冰(上海人統稱「棒冰三兄弟」)、血糯米雪糕(最初由上海市郊的一家食品廠生產,2013年起,益民食品一廠開始生產該產品)[19]、冰磚、娃娃雪糕、三色杯、雪寶等[24]。
光明牌系列冷飲可在上海及周邊城市的超市、大賣場、部分便利店、煙雜店購買,但在連鎖便利店卻難覓蹤影,主要原因是光明冷飲一直採取低價策略有關,也意味着利潤單薄,幾乎無利可圖。一些網友更是留言表示要求產品漲價,同時要求在天貓等平台銷售。對此益民一廠表示,該廠沒有提價的計劃,只要消費者有需求公司會堅持生產,同時計劃與連鎖便利店合作。另外,天貓超市也對光明冰磚採取緊急補貨措施[25][26]。
益民一廠被光明乳業收購後,先後利用光明乳業的資源,推出了多款新產品,如「莫斯利安酸奶雪糕」、「鮮奶白雪冰磚」等。2020年,益民一廠發佈「1+5品牌戰略」,將全線產品劃分為光明牌、熊小白、莫斯利安、優倍、大白兔、Bulla六個系列。2020年3月,上海益民食品一廠與大白兔奶糖合作推出大白兔雪糕[27],產品亦出口至美國紐約、洛杉磯、新加坡[28]、香港[29]等地。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