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坑子老街,又稱三坑老街,位於臺灣桃園市龍潭區,範圍大致上是以永福宮為聚落的核心,向外至黑白洗,老街呈現外窄內寬的型態;三坑子為一傳統客家聚落,為龍潭區開發較早的地區,有『龍潭第一街』之稱。
三坑子的起源可推溯在康熙年間陸細番對於龍潭的開發,直到乾隆九年(西元1744年)才有漢民移居在此。該地為一河階地形,其上有三條河流分別注入大漢溪,於台地面上形成三處坑谷,即為三坑子地名之起源。
三坑子因水運便利而成為龍潭、楊梅等地貨物的轉運站,因而興盛。後來因桃園大圳的修築,使得大漢溪水位的下降,加上陸路以及鐵路的開通與石門水庫的興建攔截了大漢溪的水,使得該地的水運的盛況不再,而禁建及水源保護區的限制,也使得三坑多年來一直無法改建,但也因此保留了原有景象。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