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V.》是托馬斯·品欽的首部長篇小說,出版於1963年。它講述了一名轉業的美國海軍水兵本尼·普羅費恩和一群偽波希米亞主義藝術家、一群以Whole Sick Crew之名為人所知的hangers-on重歸紐約;以及一名名叫赫伯特·斯坦西爾的成年旅行者尋找一個名為「V.」的神秘事物的故事。
西德在談到《V.》的敘事方式時說:「構成小說節奏之一的是交織在一起的兩個主要系列。一個是以本尼·普魯費恩為中心,主要發生在紐約的現實系列;另一個是發生於1898到1943年間的歷史系列。歷史部分由赫伯特·斯坦西爾對一個叫做V.的神秘人物的追蹤。串聯到一起。」普魯費恩和斯坦西爾這兩個人物行為方式迥異,一個隨波漂流,過着溜溜球的流浪生活;另一個則好奇執着,一心要揭開V的秘密。他們的活動軌跡分別構成了字母V的兩條邊。然而殊途同歸,這兩個人物雖然生活方式不同,但是他們都是在和這一漸漸物化的世界進行着抗爭,掙扎着要保持一份生命的活力。這就是兩條線相交,構成了字母V的原因。對物化世界的抗爭使他們走到了一起,這種抗爭使得他們可以在這物化的世界中保持一份精神的自由。[1]
熵這個主題在《V.》中得到了充分的闡釋。《V.》呈現了一個正在熵化、物化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無生命物體在向人類發動進攻,「生氣一步步墮落為死氣」。小說問世的時候,品欽正在波音公司擔任技術性寫作的工作。他整天面對着的是一個技術統治的世界,機器的世界。人與機器、人與無生命物體的關係很自然地成為了品欽思考的主題。小說中,一切生命都在喪失着活力,V.的物化實際代表着整個世界在失去生命和活力的這一過程。隨着物化程度的加重,人和機器已經不能區分。弗格斯把自己的身體和電視機連為一體,從而變成了電視機的延伸。一個用來進行汽車實驗的人體模型施羅德告訴普魯費恩說終將有一天人會完全失去生命力,失去靈魂,變得像這些模型一樣,只剩下一個軀殼。小說中的整個世界都在失去活力,失去生命,走向熵化,走向「熱寂」。[1]
無生命化和戀物癖這兩個詞在《V.》的原文中反覆出現,它們和物化這個概念是一體的。物化導致無生命化.無生命化也是物化的過程和形式。當物化滲人人際關係時便產生了戀物癬,同時戀物癖也促成了進一步的物化和無生命化。儘管《V.》可說是品欽最消極和不抱希望的作品,但品欽還是提出的一些解決辦法。品欽認為有很多方式可以抵制物化的趨勢.既有暫時的也有長遠的。在《V.》以後的作品如《叫賣第49組》、《萬有引力之虹》中尤其可以看出,品欽認為社會最終走向熱寂這個結局不是不能避免的。第一種是熱衷於一件個人認為有重大意義的事情,第二種是親近自然,第三種辦法是關愛——朋友間的友情和男女間的愛情。[2]
該書涉及不少與兩次世界大戰有關的政治、歷史事件。其中包括:19世紀90年代末英法兩國為了搶佔上尼羅河地區的戰略要地而爆發的法紹達事件;20世紀初德國人在西南非洲為征服當地土著居民進行的種族大屠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馬耳他被納粹圍困而遭受的人道主義災難。小說中那些虛構的歷史人物,如風流好色、狡猾的英國外交部間諜西德尼(小斯坦西爾的父親);經常為女人而與西德尼爭風吃醋的邦戈一沙夫茨伯里;善於辱罵別人祖宗十八代的奧地利領事館廚師領班梅克內斯;經常出入於「維蘇」地區的老間諜休·戈多爾芬船長;策劃竊取波堤切利名畫《維納斯的誕生》的曼蒂薩及其同夥切薩雷;有偷窺癖的德國工程師蒙多根;荒淫無度、殘忍嗜血的德國軍官福帕爾以及生活在愧疚、悔恨之中的馬耳他人福斯托·馬伊斯特羅爾等人迥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經歷,包含了作家對人類文明的憂思,表達了他敢於正視歷史現實的良知和勇氣,能讓讀者自覺地反思人類往日的歷史,並從中去尋找某些現實問題產生的根源。[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