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之67號潛艇(德語:SM U 67[註 1])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運用於德意志帝國海軍的UD級潛艇或稱U艇的第二艘艇。它原本由奧匈帝國海軍向日耳曼尼亞船廠訂購,並以U-8號的名義自1913年11月開始在基爾鋪設龍骨,但隨着1914年8月戰爭爆發後,奧匈帝國海軍確信該艇無法通過直布羅陀交付至亞得里亞海,遂於1914年11月將包括U-8號在內的五艘UD級潛艇整體轉售予德意志帝國海軍。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海軍 | |
艦名 | U-67號 |
下訂日 | 1913年2月2日 |
建造者 |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1] |
船廠編號 | 204[2] |
動工日 | 1913年11月1日,以U-8號之名(奧匈帝國海軍)[2] |
下水日 | 1915年5月15日 |
服役日 | 1915年8月4日 |
結局 | 1918年11月20日移交英國,後拆解報廢 |
技術數據[3] | |
艦級 | UD級潛艇 |
排水量 |
|
全長 |
|
全寬 |
|
高度 | 7.95米 |
吃水 | 3.79米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速度 |
|
續航距離 |
|
潛航深度 | 50米 |
乘員 | 4名軍官、32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服役記錄 | |
所屬 |
|
指揮官 | |
參與行動 | 十三次巡邏 |
戰績 |
|
在德國人手中,U-8號被重編為U-67號,並按照德國的規格進行重新設計和改建。U-67號於1915年5月下水,至同年8月投入使用。竣工後,它的水上排水量為791噸,水下排水量為933噸。艇只全長69.50米,裝備有五具魚雷發射管和一門甲板炮。
戰爭期間,作為第四區艦隊的一分子,U-67號在十三次巡邏中共擊沉了17艘協約國或中立國船舶,容積總噸為39720噸。此外,它還擊損了累計為19048總噸的4艘船舶。至1918年11月20日,即停戰協議簽署九天後,U-67號被引渡至英國正式投降,並最終於1921年在費勒姆拆解報廢。
設計及建造
奧匈帝國海軍在評估了三款競爭性的外國潛艇設計之後,最終選擇了日耳曼尼亞船廠的506d型設計,也被稱為UD級,來裝備其U-7至U-11號潛艇。[7]海軍於1913年2月1日簽署了五艘潛艇的訂購合同。[8]
506d型方案被奧匈帝國海軍視為U-3級潛艇的改進版本,後者同樣是日耳曼尼亞船廠的產品。[3][註 2]根據奧匈帝國海軍的計劃,這些艇只的水上排水量為695噸,水下排水量為885噸。它們均為雙層艇體,全長69.50米,舷寬6.30米,吃水3.79米。奧地利的規範要求這些雙軸潛艇只在水上運行時使用雙柴油發動機(總功率2,300匹公制馬力, 2,269匹制動馬力1,692千瓦特),速度最高可達17節(31公里每小時);在水下運行時使用雙電動發電機(總功率1,240匹公制馬力, 1,223匹軸馬力912千瓦特),最高速度為11節(20公里每小時)。艇只配備有五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其中四具在艇艏、一具在艇艉。甲板炮則是一門66毫米26倍徑炮。[3]
作為同級的前兩艘艇,U-8號與姊妹艇U-7號都是自1913年11月1日開始鋪設龍骨。[10][11]根據建造計劃,它們將在29至33個月內完工,但當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U-7號及其任何一艘姊妹艇都沒有完成。[10][11][12][13][14]由於這些潛艇是在波羅的海沿岸的基爾建造的,奧地利人確信它們將不可能完成交付:艇只需要行經隸屬英國領土的直布羅陀,才能被轉運至地中海,而奧匈帝國與英國當時正處交戰狀態。[3][註 3]結果,U-8號及其四艘姊妹艇於1914年11月28日被轉售予德意志帝國海軍。[1][註 4]
U-8號被德國人重新編為U-67號,而它的船級也被重新指定為UD級。德意志帝國海軍根據德國標準對潛艇進行了重新設計和建造,將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別提高了96噸和48噸。魚雷攜彈量也增加了三分之一,從9枚增加至12枚,甲板炮的尺寸則從最初指定的66毫米升級為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1]
服役歷史
U-67號於1915年5月15日下水。[11]同年8月4日,它在首任艇長、海軍上尉埃里希·馮·羅森貝格-格魯什琴斯基的指揮下正式投入使用。[4]至10月28日,艇只被分配至駐埃姆登及博爾庫姆的第四半區艦隊服役,並在戰爭期間一直隸屬於該部隊。[16][17]
1916年3月,漢斯·尼蘭上尉接替羅森貝格-格魯什琴斯基擔任U-67號艇長。[5]U-67號的所有戰功都是在尼蘭任內取得的,他在戰爭期間曾先後率領UB-12號和U-67號共擊沉了容積總噸為40157噸的26艘船舶,同時也擊損了累計為19048總噸的4艘船舶。至戰後,復員的尼蘭又以自然科學博士兼教授的身份在海德堡大學任教。[18]
在尼蘭之後,海軍上尉赫爾穆特·馮·拉貝瑙(1917年12月15日-1918年9月15日)和沃爾德馬爾·佩特里(1918年10月26日-11月20日)也曾相繼擔任U-67號艇長,但再無取得任何戰功。[6]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U-67號在北大西洋東部共執行了十三次巡邏,累計擊沉了17艘協約國或中立國船舶,容積總噸為39720噸;[19]其中在1917年4月,該艇更是在十二天時間內便擊沉了容積總噸達15223噸的4艘船舶。[2][註 5]被U-67號擊沉的最大型船舶是容積總噸為4953噸的英國貨輪黑德利號(Headley),於1917年2月19日從波特蘭前往倫敦的航行中在夕利群島的主教岩附近沉沒。[20]1917年9月15日在北海海峽被U-67號發射魚雷擊中的英國貨輪伊多墨紐斯號(Idomeneus)明顯更大,接近6700總噸,但在擱淺後得以修復。[21]被U-67號擊沉的最小船舶則是容積總噸僅49噸的漁船總理號(Premier),於1917年11月27日在蘇格蘭附近遭攔截並擊沉,這也是即便小船也會遭到德國U艇獵殺的其中一個典型例子。[22]
U-67號在戰爭中倖存了下來,沒有被擊沉。1918年11月20日,即停戰協議簽署九天後,該艇被引渡至英國正式投降,並最終於1921年在費勒姆拆解報廢。[23]
襲擊歷史摘要
日期 | 船名 | 船籍 | 噸位[註 6] | 結局[2] |
---|---|---|---|---|
1916年4月16日 | 卡多尼亞號 | 英國 | 2169 | 擊沉 |
1916年4月20日 | 懷特基福特號 | 英國 | 4397 | 擊沉 |
1916年4月22日 | 查尼亞拉爾號 | 法國 | 2423 | 擊沉 |
1916年12月8日 | 因塔巴號 | 英國皇家海軍 | 4282 | 擊傷 |
1917年1月28日 | 黛西號 | 丹麥 | 1227 | 擊沉 |
1917年1月29日 | 蓬塔特諾號 | 西班牙 | 1042 | 擊沉 |
1917年2月1日 | 布特龍號 | 西班牙 | 2434 | 擊沉 |
1917年2月2日 | 赫利孔號 | 希臘 | 1166 | 擊沉 |
1917年2月5日 | 洛頓號 | 秘魯 | 1419 | 擊沉 |
1917年2月19日 | 黑德利號 | 英國 | 4953 | 擊沉 |
1917年4月17日 | 基什號 | 英國 | 4928 | 擊沉 |
1917年4月18日 | 賴德溫號 | 英國 | 4799 | 擊沉 |
1917年4月20日 | 波特洛號 | 英國 | 3187 | 擊沉 |
1917年4月28日 | 傑克遜港號 | 英國 | 2309 | 擊沉 |
1917年7月19日 | 哈里德斯堡號 | 丹麥 | 1547 | 擊沉 |
1917年7月24日 | 維京號 | 瑞典 | 873 | 擊沉 |
1917年7月28日 | 里格莫爾號 | 丹麥 | 798 | 擊沉 |
1917年9月15日 | 伊多墨紐斯號 | 英國 | 6692 | 擊傷 |
1917年11月21日 | 布雷恩頓號 | 英國 | 4240 | 擊傷 |
1917年11月22日 | 紅橋號 | 英國 | 3834 | 擊傷 |
1917年11月27日 | 總理號 | 英國 | 49 | 擊沉 |
註釋
腳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