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冠狀病毒病美國疫情相關爭議,介紹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中各界對美國聯邦政府、各州政府及醫院應對疫情與防疫措施等的爭論。

政府應對問題

2020年2月26日,《華盛頓郵報》援引公共安全專家觀點指,「讓專家感到害怕的是,當病毒向中國以外地區蔓延時,沒人知道美國的情況如何,因為他們(美國政府)根本就不查[1]。」該報指,專家們越來越擔心,截至26日美國較少的確診病例數可能反映的是檢測數量有限,而非病毒傳播的實際情況[1]。截至26日,相較於進行了超過35000次核酸檢測的韓國而言,除乘坐疏散航班的美國僑民外,美國對426人進行了核酸檢測[1]

3月2日,美國紐約州舉辦發佈會通報該州COVID-19疫情情況,紐約州長安德魯·科莫表示,紐約州首例確診病例並沒有在醫院治療,「因為80%的COVID-19病例都會自愈,不用去醫院」[2]。此發言遭質疑政府對疫情「輕描淡寫」[2]

由於部分輕症或無徵狀感染者可能並未意識到自身已感染了病毒,專家認為實際感染人數要遠多於官方記錄數據[3]

3月11日,紐約時報披露,政府各級行政人員以倫理問題為由拒絕西雅圖的傳染專家海倫·Y·朱(Helen Y. Chu,音)對其所在實驗室採集的流感樣本進行冠狀病毒檢測,導致了西雅圖地區疫情的蔓延[4]

美國公共衛生專家戈斯登(Lawrence Gostin)認爲3月13日針對歐洲的旅行禁令,對現時美國控疫可能不會有什麽作用[5]

3月13日,時任《科學》主編霍爾頓·索普在雜志摘文批評華府扭曲美國疫情情況,請求特朗普「幫下大家忙」(do us a favor)尊重科學[6]

5月,美國疾控中心發表首席副主任舒哈特等人撰寫的一份報告,分析美國疫情加速蔓延背後的失誤。報告認為,造成美國疫情加速蔓延有四大因素:美國政府未能對中國以外地區及時發佈旅行限制令,致境外輸入病例持續增加;無及時限制大規模聚會;缺少防護措施;檢測不充分[7]

9月,美國國會眾議院COVID-19特別調查委員會披露白宮調查報告稱,美國政府官員刻意掩蓋疫情,自6月以來導致額外超過5.8萬名美國民眾死亡,對數百萬美國人的生命造成威脅。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調查發現,在美國醫護人員中,每20人就有1人曾感染COVID-19,其中69%從未被檢出[8]

診斷標準過高

2020年,美國疾控中心於2月13日更新的診斷標準建議對3類人群進行核酸檢測:過去14天有中國大陸疫情地區居旅史的人,且病情需要住院;過去14天有湖北居旅史,且出現發燒等徵狀的人;過去14天和疾控中心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的,且有發燒等徵狀的人[9]觀察者網認為該診斷標準過於嚴苛,且忽略了無徵狀感染者等情況[9]。2月19日,加利福尼亞州患者(#15)從加州北部一所醫院轉院至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療中心,該患者當時處於插管治療狀態且配有呼吸機。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向美國疾控中心申請批准對患者進行COVID-19核酸檢測,但由於該病例「不滿足美國疾控中心確診標準」,不予獲批。直到2月23日,美國疾控中心才批准核酸檢測。最終2月26日核酸檢測結果顯示陽性[10]。至少在疫情早期,美國衛生官員對無徵狀亞臨床感染在疫情傳播中的作用缺乏足夠重視和防範。[11]

核酸檢測問題

2020年,美國多地公共健康實驗室向美國聯邦政府表示抗議,批評美國疾控中心向各州發放試劑盒的速度過慢,要求開放各地自行生產試劑的權限。紐約時報又指,除美國疾控中心總部外,全美僅5州具備核酸檢測的能力。這五個州合計確診人數即佔美國累計確診人數的三分之二[12]

3月2日,紐約時報發佈報道,指責美國疾控中心(CDC)堅持使用自研的、有缺陷的核酸試劑盒,而不用德國團隊早已研究出的同類產品,這直接導致檢測進展緩慢。報道稱,COVID-19在中國出現後不久,美國CDC就開始研製自己的試劑盒。2月中旬,CDC推出一套核酸檢測試劑盒,並向州和地方衛生實驗室發放了數百套。然而在診斷過程中,檢測的最後一步(第三步)有生產缺陷,出現了「實驗結果不可讀」的情況。之後CDC要求各地將檢測結果寄回阿特蘭大總部,承諾替換試劑盒。這起重大失誤導致美國對病毒檢測的進展停滯,當時州和地方實驗室無法對核驗作出最後診斷。而早在今年1月,德國研究團隊已開發SARS-CoV-2實驗室的檢測方法,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可靠地診斷出病毒,這迅速被世界衛生組織採用,並分發給幾十個國家。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家米高·米娜博士( Michael Mina)表示,若FDA直接批准德國研發的試劑盒,美CDC簡單地進行分發就行,「而不是非要從0開始創造一個新的」。即使是現在,美國政府也可以這麼做。她同時認為CDC此舉或是一種美國化思維作祟,認為「我們可是美國主要的公共衛生實驗室,是不會隨便效仿其他先行者的」。紐約時報除了批評核酸試劑盒的使用外,還批評檢測標準範圍狹窄。報道採訪了住在紐約皇后區的珍妮弗·奈特。上周日她和伴侶,以及一群朋友剛從意大利米蘭回國。他們當中有幾人在回國前後生病了,而珍妮弗頭痛和喉嚨痛,其伴侶一直發燒、咳嗽也很厲害。但珍妮弗表示,「我們好像沒法接受檢測」,醫院急診科工作人員告訴她,它們不做病毒檢測。布魯克林的一家醫院也這麼說。珍妮弗還說,每當他們試圖去問有關檢測的事情時,「就會被趕出門」。她稱她和伴侶現在都在家中自我隔離。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急診科助理教授勞倫·紹爾(Lauren M Sauer)表示,測試標準太嚴格,人們沒有接受檢測。「我從很多同事那聽說,許多檢測申請都被拒絕了」。美國CDC前主任費和平(Tom Frieden)表示,「很明顯,推出這種檢測標準存在一些問題」,「有很多沮喪的醫生、病人和衛生部門」。北卡羅萊納大學教授巴爾里克(Ralph Baric)則說:「為什麼韓國人一天能做一萬次檢測,而我們做不到?」[13]

3月3日,美國疾控中心國家免疫和呼吸系統疾病中心英語National Center for Immunization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主任南希·梅森尼爾表示,目前美國境內有十幾個州級和地方級衛生部門可以進行病毒核酸檢測,但檢測陽性結果需要由CDC總部進行進行第二次核查[1]。梅森尼爾同時希望商業實驗室的測試能力能儘快跟進[1]。同時,美國疾控中心發放的部分核酸檢測試劑盒出現「實驗結果不可讀」的情況[1]。一家國家公共衛生實驗室呼籲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允許他們開發和使用自己的檢測[1]夏威夷政府對檢測能力的缺乏感到非常震驚,夏威夷方面請求疾控中心允許使用日本的檢測方法[1]

3月12日,弗羅里達州眾議員黛比·瓦瑟曼·舒爾茨(Debbie Wasserman Schultz)在一場聽證會上引述美國護士聯合協會英語National Nurses United的指控稱「無數」接觸冠狀病毒的醫護人員被拒絕接受冠狀病毒檢測,並質疑美國疾控中心對誰可以接受病毒檢測的標準很窄。對此,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在議會聽證會上公開承認,美國的病毒檢測能力未能滿足當前的檢測需求,並稱美國的檢測系統是「失敗的」(a failing)[14]NBC同時引用美國疾控中心的報告稱疫情發生至今,美國疾控中心共計對11000多個樣本進行了病毒檢測,遠遠少於其他國家,特別是考慮到每個病人都需要多個樣本,其實際檢測的人數可能更低。而根據BBC的報導,韓國每天檢測的患者人數就已經近2萬[14]

3月19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衛生官員建議醫生放棄對疑似患者進行COVID-19檢測,只有在檢測結果呈陽性能對改變治療方式起到一定作用的情況下才能給他們做檢測。衛生官員表示此舉是由於患者數量過多且檢測能力不足,希望通過這種方法減緩病毒傳播。該部門表示,疫情應對策略正在從控制感染人數轉變為減緩病毒傳播、避免發病率和死亡率過高的情況出現[15]。《洛杉磯時報》批評指,不對所有出現徵狀但情況良好、可進行居家自我隔離的人進行檢測,就意味着這些人永遠不會出現在官方的統計數據當中,人們也很難了解到當地究竟有多少人感染了COVID-19[15]

「群體免疫」爭議

2020年,據美媒報導,川普政府新顧問阿特拉斯(Scott Atlas)想力推「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帶領美國走出疫情,這是一種靠病毒大量散播給多數人口以快速建立免疫的方式。據《華盛頓郵報》引述一些現任、前任官員與專家指出,川普政府已開始依據這類想法實施一些政策,命令修改了一些防疫相關的標準,引起公衛官員們的擔憂[16][17]

官員向媒體透露說,白宮命令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自上而下」更改冠狀病毒測試指南,將標準變更。[18]

鬆動強制口罩令爭議

隨着疫苗接種人數增加,2021年5月13日,美國疾控中心建議完成疫苗接種的民眾參與活動時可不戴口罩,隨後部分州政府和大型企業宣佈跟進,放鬆強制佩戴口罩之規定。支持者認為此舉標誌着抗疫即將迎來曙光,而反對者則認為此舉操之過急。由於缺乏統一之疫苗接種認證,各州在執行口罩令時,會遇到如何辨認疫苗接種者和非疫苗接種者之難題。[19]

疫苗護照爭議

為了幫助重啟旅遊業和商業,一些國家決定推廣疫苗護照,以識別疫苗接種者和非接種者。這一舉動在美國引發巨大爭議。支持者認為其能加快社會恢復速度,而反對者則認為其侵犯公民私隱,且可能存在欺詐,對弱勢群體也不公平[20]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表示聯邦政府不會強制要求民眾攜帶疫苗證明,但疫苗護照已經成為了共和黨的政治武器。德薩斯州佛羅里達州愛達荷州等州長為共和黨的州於2021年4月初相繼簽署行政令禁止疫苗護照,相反一些州長為民主黨的州則支持疫苗護照,如紐約州已在2021年3月底頒佈全美首個疫苗通行證[21]

在社會壓力和對疫苗的懷疑情緒影響下,不少民眾鋌而走險,選擇偽造疫苗接種證明。製作或購買假證涉嫌未經授權濫用政府印章,該罪可能會被判處最高1.5萬美元罰款和5年監禁。2021年5月8日,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了加州一位出售假證的嫌疑人,這是美國破獲的第一起接種證明造假案件。[22]

資訊公開問題

2020年2月27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召集美國衛生部門官員學者開會,明確大家要「口徑一致」[23]。彭斯要求以後美國政府官員和衛生部門的專家對COVID-19疫情的公開聲明,都必須經過美國副總統辦公室英語Office of the Vic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的協調[23]。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安東尼·弗契表示,他已經受到白宮指令,未來任何對外聲明都需要得到白宮批准。《紐約時報》認為彭斯將對衛生部門專家的聲明進行「控制」[23]

截至27日,美國疾控中心網站顯示,美國只對本土445人進行了核酸檢測[10]

3月1日,《紐約時報》報導中指出根據美國華盛頓州兩名COVID-19患者的病毒基因分析,專家研判COVID-19恐已在華盛頓州傳播至少有六周。華盛頓州衛生廳流行病學家林德奎斯特(Scott Lindquist)在3月1日表示,必須對該州更多其他病例進行病毒基因分析,看看它們之間的關聯性 [24][25]

3月2日,美國疾控中心在其網站移除了美國全國核酸測試數和COVID-19致死人數,並建議居民訪問州疾控中心網站查詢本地的最新數據[26]威斯康星州眾議員馬克·波肯表示此舉難以接受,認為美國民眾應當有知情權。波肯已向美國疾控中心負責人致信質詢原因[27][28]

3月3日,美國副總統彭斯主持肺炎疫情白宮簡報記者會,但白宮官員要求在場記者禁止錄像錄音報導,記者僅能以文字做即時報導[29]

加州有護士發表匿名公開信,聲稱包括一批醫護人員照顧COVID-19患者後,出現COVID-19病徵,並須接受14天隔離,但疾控中心卻以他們照顧病人時有穿着防護衣為由拒絕為他們進行病毒檢測,[30]亦有護士表示因缺乏檢測所必需的物資,出現COVID-19病徵的醫護人員亦不能進行檢測。[31]

據美國媒體報導,川普團隊為了經濟與復工等問題,要求美國疾控中心降低其死亡人數,使他們進行修訂,以使死亡人數要比最初報告的少得多。[32]而佛羅里達州一名設計疫情數據庫的女性工作人員因拒絕「手動更改數據以爭取對重新開放復工的支持」,而被政府開除。她因拒絕更改一月疫情病患出現的數據與時間而被免職。[33][34]

撤僑行動吹哨人

2020年2月27日,《華盛頓郵報》爆料了一個吹哨者投訴的消息,舉報人稱十多名負責防疫的工作者被派去接待第一批從武漢撤回的美國人,然而,他們沒有接受適當的感染控制訓練或收到適當的防護服。

之後流出消息指出,該爆料者是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一名資深女性官員,她舉報HHS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上「部署不當」,而這名「吹哨人」在舉報後遭受了不公正的職位調遣,她在之後遭到降職,並被告知,如果15天內不接受降職安排,她將被開除[35][36]

白宮在媒體報導此事後,同日(27日)下令所有政府機構接獲媒體查詢疫情相關問題,都要透過他的辦公室處理。民主黨人警告,這可能讓醫學專家無法自由談論疫情[35]

養老院隱瞞病例

一名曾向政府和媒體舉報自己工作養老院隱滿病例的吹哨女護士,不幸因COVID-19離世。

據《波士頓環球報》2020年4月11日報導,麻省利特爾頓市的納肖巴生命護理中心(Life Care Center of Nashoba Valley)通報稱,一名於該機構工作的護士感染了COVID-19後死亡。援引「WCVB」報導指出,這名護士的名字叫瑪利亞·克裏爾(Maria Krier),現年59歲,兩周前因身體不適進行COVID-19檢測,隨後結果呈陽性。此前,這名護士曾向當地媒體揭露,養老院的有瞞報、防疫工作不足的情況。 [37]

瑪利亞·克裏爾向媒體公開的透露的訊息表示,養老院內當時已有一名老人COVID-19檢測呈陽性,但該機構並未向外公佈這一病例,同時也讓工作人員處於被感染的風險中。「同時,她還披露了養老院中,防疫措施欠缺的問題。首先,養老院缺乏對已展露出癥狀老人的護理。其次,養老院內也缺乏任何保護工作人員和老人的防護方案。

同樣的,4月15日紐約時報報導,民眾舉報在新澤西州的一個小鎮中的養老機構,該設施隱藏了最近有68名入院人士和護士死亡的消息。[38]

2021年2月11日,紐約郵報引述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幕僚德羅薩(Melissa DeRosa)的一段私下對話,指州政府曾擔心養老院的死亡數據「會被用作攻擊自己」,因而未公佈真實數字。紐約州檢察長詹姆斯(Letitia James)於一月份發佈報告,稱養老院居民實際染疫死亡人數比州政府公佈之數據多出約一半。和其他州不同,紐約州僅統計死於養老院內的病例,而未統計從養老院送入醫院後死於醫院的樂齡人士。截至2021年一月,紐約州官方僅報告了8711總養老院居民染疫死亡病例,而完整的數字約有13000宗。州長科莫表示將負全部責任,但其只認為數據發佈有延遲,並未承認掩蓋真實數據。[39][40][41]

情報問題

美國廣播公司於2020年4月8日報道,有四位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19年11月下旬,美國國家醫學情報中心的情報官員就曾多次向國防情報局、五角大樓和白宮警告,一場傳染病正在席捲中國武漢地區。這場「災難性」疫情不僅會對當地民眾造成威脅,還會改變他們的生活和商業模式。這些報告是通過有線網絡和計算機信息攔截以及衛星圖像分析綜合得出的結果,報告還認為武漢的疫情可能會演變成一場災難性事件,一旦疫情失控將會對美軍部署在亞洲的軍事力量構成嚴重威脅。一位消息人士在談到美國國家醫學情報中心的報告時表示「分析人士得出結論,這可能是一場災難性事件。」另有知情人士表示情報官員早在11月底就曾多次向國防情報局、五角大樓聯合參謀部和白宮通報情況,整個12月,包括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在內的政府部門都在就此反覆舉行簡報會,一直到2020年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始每天都會接收到疫情發展簡報,然而白宮方面忽視了如此明確的警告信號,不僅沒有遵循既定的大流行應對方案進行預先防疫,政府效率也非常遲緩。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家情報局局長辦公室對此拒絕置評,五角大樓則於4月8日發表聲明,否認存在該報告。然而,一名情報官員告訴美國廣播公司記者,如果美國情報機構真的沒有得出這份報告的話,「那將是情報收集系統在9·11事件之後的又一次大規模失敗。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們有智慧。」,認為該報告存在,但白宮沒有重視。曾負責監督國土安全部情報行動的美國廣播公司新聞撰稿人約翰·科恩也表示,如果官員不採取行動,即使是最好的信息也毫無用處。國土安全部前代理副部長科恩也認為:「在應對公共衛生危機或任何其他嚴重安全威脅時,我們的領導人必須迅速作出反應,採取措施應對情報報告中確定的威脅。對我來說,情報部門發現疫情並不奇怪;令人驚訝和失望的是,白宮無視明確的預警信號,未能遵循既定的大流行應對方案,並且遲遲沒有在政府範圍內做出應對這場危機的努力。」[42][43]

疫情「吹哨人」被報復

里克·布萊特

美國時間2020年5月5日,美國疫情「吹哨人」之一,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前局長里克·布萊特(Rick Bright)向媒體投訴了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在提交給美國特別檢察官辦公室的投訴文件中,他指責美國政府低估了疫情的威脅,並對早期冠狀病毒警告的科學家進行報復。

據《路透社》報道,1月份時,時任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局長的布萊特就對COVID-19提出了預警,指責美國政府過度低估了疫情的威脅。但遭到了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亞歷克斯·阿紮爾和該機構其他高級官員充滿敵意的對待,如壓下他的警告,並要求他服從政府命令。最後,布萊特被免去BARDA局長一職。[44]

麗貝卡·瓊斯

麗貝卡·瓊斯(Rebekah Jones)曾是佛羅里達州衛生部門的一名數據科學家,負責維護該州疫情公告網頁。有官員曾指示瓊斯隱藏或操控數據以使佛羅里達州達到重啟標準,瓊斯在拒絕後於2020年5月15日遭到解僱,州長羅恩·迪桑提斯回應稱瓊斯被解僱的原因是屢次犯上[45]。被解僱後瓊斯自行建立並維護了一個公告網頁記錄佛羅里達州疫情,瓊斯的網頁記錄了核酸檢測的真實人數而官方版本忽視了一人可以被檢測多次的情況,用次數來代替人數,可以降低陽性率。此外瓊斯的網頁還記錄了不被官方列入統計的在佛羅里達州的非佛羅里達居民的死亡情況與不在佛羅里達州的佛羅里達居民的死亡情況,以及抗體呈陽性的人數,因此其報導的死亡人數和感染人數都高於官方網頁。瓊斯認為這些統計是必要的[46]。12月7日,瓊斯稱佛羅里達州的警察帶着搜查令闖入其家中,帶走了其硬盤和電子設備[47][48]。搜查令指瓊斯在離職後依然使用在職時多人共用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到州健康系統服務[49]

紐約警方拘留海燕事件

2020年2月初,中國留學生海燕Hedy Zhang(藝名)參與一場名為「我是李先生」的藝術活動以紀念李文亮和抨擊中國的防疫問題。由於藝術創作含有自殺,遺書等元素,2月11日數名紐約警察上門詢問,表示收到報案海燕想自殺。紐約警方要求海燕刪除相關內容,海燕不從之後被強制送往精神病院[50]

核酸檢測結果造假

2020年6月19日,美國佐治亞州阿森斯市的4名護士在接受採訪時指控她們所供職的「地標醫院」(Landmark Hospital)對COVID-19核酸檢測結果進行造假。在遞交給當地法院的起訴文件里,發起指控的護士們聲稱,醫院故意操縱檢測結果以掩蓋院內的疫情。一名護士在採訪中稱:「當他們發現有人檢測呈陽性時,他們會重新再做一次檢測,讓結果呈陰性,然後他們就會說之前的是假陽性。」她還表示,醫院採用的手段就是在第二次的檢測過程中,指示工作人員將陽性病人的咽拭子樣本標記成「鼻拭子」,並送到一家只做鼻拭子檢測的實驗室,這樣檢測出來的結果會呈陰性。有一名護士在採訪中告訴媒體,當她按照程序正常操作時,卻遭到了上級的報復。她說:「我做了檢測,結果呈陽性,然後就因為未遵照醫生的指令進行檢測被解僱了。」對此,佐治亞州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名副教授Harry Heiman稱,對病人進行正確的檢測至關重要,這樣該州才能得到準確的COVID-19病例數。他表示「故意把采自氣管的拭子標註成鼻拭子將導致實驗室不能採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檢測,並得不出準確的結果」,「這正是這家醫院被指控的正在發生的事情,那對病人和員工而言都是一種不道德且危險的做法。」[51][52]

疾控中心數據公開問題

據紐約時報2022年2月20日的報導,儘管美國疾控中心收集了大量冠病患者年齡、種族、疫苗接種情況等數據,但大部分數據仍未公開。在這些數據中最重要的是疫苗及加強劑對18至49歲成人的效用。公佈該數據有可能使民眾對疫苗作用產生誤解,但許多醫學專家仍然希望疾控中心公佈數據,否則他們只能通過別國的數據來為美國民眾提供加強劑接種建議。另外,疾控中心自2020年9月就開始搜集廢水中的病毒含量,但直至2022年才開始公開。[53]

醫療系統相關問題

2020年2月29日,美國德薩斯州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誤將一名COVID-19感染患者解除隔離,該名患者為武漢撤僑美國公民,此前與COVID-19患者有接觸,在該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兩次檢測結果呈陰性後被解除隔離,在解除隔離期間其活動軌跡遍佈聖安東尼奧市的酒店、購物中心等多地。3月1日第三次檢測結果呈陽性,隨後又被再次恢復隔離。[54][55]事件發生後,聖安東尼奧市市長於Twitter上表示CDC的失誤是「不可接受的」(Unacceptable)[56][54],同時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該市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57]德州州長則指責CDC的這一行為為「瀆職」(negligence)[58]

全國護士聯盟英語National Nurses United的調查發現,美國大部分的醫院及健康設施並未做好應對COVID-19的措施。截至3月3日的調查顯示,只有63%的受訪醫護人員獲發N95口罩,以及只有30%的受訪者稱僱主有足夠的個人防護裝備存貨。[59]

3月30日,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的官員告訴民主黨領導的委員會成員,國家戰略儲備中還有9500台呼吸機,預計到4月13日還將有3200台,這將遠遠低於僅在紐約州要求的數額,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莫曾表示,急救人員預計在未來兩周內需要3萬至4萬台呼吸機。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第三區的各州——特拉華州賓夕凡尼亞州馬利蘭州維珍尼亞州西維珍尼亞州華盛頓特區——要求提供520萬個N95口罩,但截至3月30日,它們收到的口罩數量為44.5萬個,不到10%。他們還要求1.94億副手套,收到99.1萬副,不到1%。這些地區還要求15000個屍袋,但到3月底還沒有收到。[60]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監察辦公室於4月3日表示,他們在3月23日至3月27日期間訪問了全美323家醫院並得出報告。該報告由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首席副監察長克裏斯蒂·格莉姆牽頭完成。報告稱「檢測用品和防護設備短缺以及等待檢測結果時間過長正在阻礙各醫院追蹤當地疫情和保護一線醫務人員的能力。」報告還提到一些醫院告訴監督機構,他們缺乏「新增床位配套的關鍵物資和後勤支持,影響了醫院照顧病人的能力」,還有一些醫院則表示他們缺乏病房用品,包括醫用煤氣、床單、衛生紙和食物。報告稱,農村和偏遠地區的醫院面臨着「特殊挑戰」,需要維持必要的供應並補充庫存。另外,全國大多數醫院為了解決COVID-19患者激增問題而推遲了其他非緊急手術和醫療服務,這使得許多醫院在危機期間的收入降低,一些醫院擔心資金問題會導致運營能力下降。監察辦公室還記錄說,醫院因接受聯邦政府「相互矛盾的指導」和「錯誤的信息」而感到沮喪,這些信息使他們的工作更加困難。他們正在努力打擊「增加醫院工作量」的「錯誤信息」,一些病人出現,迫使醫院在公共信息上花費時間和資源。特朗普於4月6日被問到美國衛生部監察機構的這份報告時,駁斥了調查結果,稱「這是錯誤的」,並詢問調查此事的監察長姓名。[61]

4月5日晚,美國密芝根州底特律市的西奈-格雷斯醫院部分醫護人員在要求醫院向超負荷運轉的急診室增派更多護士未果後,紛紛表示拒絕繼續工作,而醫院方面則同意了他們的離職。據西奈-格雷絲醫院一名醫生稱,該院的夜班護士表示,除非醫院請更多的護士來幫忙,否則他們不打算進入急診室繼續工作了。而在經過四個小時的慎重考慮後,醫院的管理層作出決定:他們不會再聘請更多人手,這些罷工的護士可以選擇繼續上班,也可以選擇辭職。部分醫護人員隨後選擇離開醫院。在這家醫院急診室工作的護士薩爾·哈德萬也在社交媒體的直播視頻中證實了這名醫生提供的細節。哈德萬稱,他和其他的一些急救室護士被開除出院。而在院方開除一批值夜班的護士後,日班護士則被要求繼續工作——這意味着他們要24小時輪班。而醫院將聘請四名護士來幫助值夜班的醫護人員。哈德萬稱,「我們之所以罷工,是因為我們無法在這裏安全地照顧你們的親人——這裏只有六七個護士和幾台呼吸機,還有很多人在輸液,這遠遠不夠,兩名護士就要照顧26位病人。」他在視頻中還說,醫護人員們需要支援,他們已經連續三周有超過110名病人在急診室需要照顧了。對此,美國密芝根州護士協會主席傑米·布朗表示:「全州的醫護人員都在竭盡全力保護病人和自己的安全。醫護人員不足和醫療設備的短缺情況終於到達了一個臨界點,於是西奈-格雷斯醫院的護士們站出來發聲了。一位護士如果為他的病患、家人和同事們考慮,那麼最應當做的事情就是大聲說出來,而不是保持沉默。在醫院開始認真對待醫護人員的擔憂之前,更多類似的『罷工運動』發生只是時間問題。而更重要的是,醫院應當開始與護士們合作,並不再讓我們保持緘默。」 [62]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4月6日報道稱,疫情當前,全美都面臨醫護人員短缺問題,但多家醫院卻因收入銳減而不得不裁員。COVID-19疫情危機下,不少醫院因為出現收支困難,又不得不裁員,如此陷入無窮迴圈中。調查顯示,一些醫院因為收治了COVID-19患者,不得不停止了其他手術,這也直接導致醫院的收入銳減。為減少運營成本,醫院不得不通過臨時裁員的方式節省開支。在接受CBS採訪時,邁亞密大學積遜紀念醫院的護士安吉拉透露,自己和同事均收到郵件,要求他們請事假離開單位:「我無法理解這事,因為全國都在號召護士去上班抗疫,是他們請求醫護人員投身到抗擊COVID-19疫情的工作中啊。」積遜紀念醫院行政總裁卡洛斯表示:「我們屬於公共醫療系統。我們的營業利潤非常、非常小,賺不了很多錢,不像盈利性醫療系統下醫院那樣有巨大的運營資金。」卡洛斯還表示,醫院自停止做多項其他外科手術以來,已損失了40%的盈利,預測僅4月份就會損失2500千萬美元,現在的運營收入已經觸底了:「當收入停止增長時,我們就觸底了,只是不知道這樣會持續多久。」[63]

4月6日,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大衛·貝格納德在紐約布魯克林一家醫院的ICU進行COVID-19疫情採訪,當天,他穿了非常嚴實的防護服,戴了口罩、面罩和手套。在醫院裏,他採訪了一位匿名護士,護士說:「我想要和你一樣的防護面罩和防護服,我希望我們所有人都有。」大衛詢問:「你穿的是什麼,好像垃圾袋。」她表示,自己穿的就是垃圾袋。大衛稱,該醫院很多醫護人員都沒有足夠的防護裝備,採訪結束後,他把自己的防護面罩消毒後寄給了這名護士。[64]

藥品相關問題

3月24日,美國廣播公司報道一名男子在攝入魚缸清潔劑後死亡,該男子發現清潔劑配方表中含有氯化奎寧,故服用清潔劑。專家表示,清潔劑雖然含有氯化奎寧,但配方與藥用氯化奎寧製劑不同,更不能用來治療疾病。[65]

3月30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美國目前正面臨羥氯喹氯化奎寧藥物短缺的問題,並指出這兩種藥物「需求量大幅增加」。此前,這些藥物受到了廣泛關注,認為它們可能有助於治療COVID-19患者。4月3日,美國廣播公司報導一些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無法購買到羥氯喹來治療疾病。對此,美國狼瘡基金會發表博文表示「不幸的是,全國範圍內許多狼瘡患者無法完全獲得這些急需的治療,或者他們在填寫處方時面臨其他重大障礙。」[66]

美中防疫合作問題

2020年1月28日,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亞歷克斯·阿扎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1月6日、27日和28日美國通過三種渠道向中國提議,派遣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團隊協助中國防疫,敦促中國應更加合作[67]。1月30日,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接受霍士新聞頻道訪問時表示,對冠狀病毒受害者深表哀悼,同時認為疫情有助於工作機會回流美國[68]。同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到訪英國,與英國外交大臣晤傳媒時稱中國共產黨是當今時代的主要威脅[69][70]。同日,美國國務院宣佈,因應世界衛生組織宣告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旅遊警示提升至最高的第4級,由呼籲重新考慮旅行調整至呼籲國民勿前往[7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1月31日回應稱,中國發放資訊及數據及時且公開透明,美國言行不符事實及不合時宜,又認為美國舉措與世衛呼籲避免旅行限制是反其道而行之,「帶了一個很不好的頭,實在太不厚道」。[72]

2月2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C·奧布萊恩CBS面對國家》節目表示,讚賞中國對疫情的處理較以往更加透明,同時指美國醫療衛生人員經驗豐富,惟中國仍未同意美國派遣CDC人員協助抗疫[73][74]。翌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回應指美國政府迄未向中方提供任何實質性幫助,已歡迎美國專家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得知美國已向世衛提交專家名單,中國將繼續與各國加強合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並批評美國製造和散播恐慌情緒[7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2020年2月3日表示:「自1月3日起,中方共30次向美方通報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76][77][78][79][80]

2月3日,法新社報道,國家免疫和呼吸系統疾病中心英語National Center for Immunization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NCIRD)主任梅森尼爾(Nancy Messonnier)對被中國指為「散播恐慌」的禁止入境措施表示贊同,指措施是基於最佳科學判斷,同時預告還將有更多撤僑行動[81][82]。同日,白宮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接受美國提議,同意美國派遣專家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前往中國了解情況[83]。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則在2月4日表示注意到美國多次表示願意提供援助,希望有關援助早日到位,並在回答另一問題時再次提及世衛與一些美國傳媒及專家反對旅行禁令等「過度限制措施」[84],2月5日表示美國當季流感已導致1900萬人感染、1萬人死亡,比例高於中國疫情,呼籲「有關國家能尊重世衛組織的專業權威建議」,「不要過度反應」。[85]

4月1日,據美國媒體BuzzFeed報道[86],FDA拒絕給中國的KN95口罩頒發授權許可,導致N95口罩的替代品無法進入美國使用。[87]但FDA的做法又與此前CDC發佈的公告[88]相違背,公告指出:KN95口罩是N95口罩的替代品。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抗疫物資供應的確涉及不同國家和地區對產品的認證標準差異等具體問題,但這些問題不應該成為抗疫物資合作的障礙。[89]

議員在疫情期間的可疑股票交易

2020年3月19日,《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報道,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理查·波爾在2月27日一場私人聚會中透露「當前疫情可能類似1918年流感大流行[90],據ProPublica的調查顯示理查·伯爾在二月中已經拋售大量的股票[91]。美國媒體調查後發現,部分參與聚會的議員在美國疫情爆發前亦有拋售大量股票[92][93]

工業生產爭議

特斯拉復工

2020年5月,特斯拉工廠所在的阿拉米達縣政府禁止特斯拉工廠復工,對此特斯拉總裁馬斯克批評阿拉米達縣政府是法西斯,並違背縣政府的指令要求特斯拉工廠復工,同時威脅將特斯拉工廠遷出加利福尼亞州,並表示會做好被捕準備。對此加州州長加文·紐森表示,有可能一周後就允許特斯拉工廠復工。弗里蒙特衛生局也表態希望各方能就復工程序和時間表達成一致[94]。美國財長史蒂芬·梅努欽表示,加州應當採取任何必要措施,幫助特斯拉復工[95]

食品加工行業

肉類加工廠的工作環境通常位於低溫潮濕的室內,易於COVID-19傳播。且工人在工作時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工作時為了蓋過機器聲的講話交流使得飛沫更容易傳播。飛沫落在肉類表面,使得加工廠不但出現了人與人的傳播,還出現了人傳肉、肉傳人的傳播。但在加工廠的疫情被爆出前,工廠通常禁止工人佩戴口罩,沒有採取措施保持社交距離,不批准工人帶薪休假,也不公開工人的感染情況。2020年4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佈了一項行政命令,宣佈依據國防生產法,肉類加工廠屬於「關鍵基礎設施」,從而禁止被各州衛生當局關閉。並且這項行政命令在工人試圖對工廠COVID-19爆發提出索賠時可以為工廠提供有效的辯護。除此之外,印第安納州的泰森食品公司的一名工廠經理甚至為工廠的主管和經理組織了賭博,押注有多少員工感染COVID-19。[96][97]

亞馬遜倉儲工人

2020年4月21日,亞馬遜公司的倉儲工人計劃在接下來的一週發起全美罷工,呼籲公司提高COVID-19防護標準,包括關閉倉儲設施,公佈陽性病例,提供病毒檢測和帶薪假期等,而貝佐斯承諾的預防性健康措施只是體溫檢查和無薪休假。亞馬遜曾多次拒絕披露員工中的確診和死亡病例[98],並稱公司已採取一系列防護措施,罷工的只是一小部分倉儲員工[99]。自COVID-19流行以來,已有近四十名亞馬遜工人向美國國家勞工關係委員會英語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Board提起訴訟,稱其因為在此期間組織活動而被懲罰或解僱。其中幾個案件已做出有利於工人的判決[100]

特朗普個人爭議

2020年

2月14日,CNN發佈專題報道,列舉了特朗普在上周和前一周分別發表的31份和55份虛假聲明,其中包括1月底在艾奧瓦州德梅因舉行的競選集會上發表的22份聲明和2月初在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一所社區學院發表的官方演講中發表的13份聲明。CNN稱自2019年7月8日起他們持續調查了31周,得出特朗普現在平均每周有59次虛假聲明,表示特朗普仍然是極不誠實的。[101]

2月28日,在南卡羅萊納州的一次競選集會上將COVID-19稱為民主黨的騙局(hoax)[102]

3月6日,在阿特蘭大美國疾控中心總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稱自己從來沒聽說有誰是死於流感的。之後,各媒體紛紛發文指出其爺爺弗雷德里克·特朗普即死於1918年流感大流行[103]

3月12日,在全國電視講話中,誤將對歐洲旅行禁令的範圍擴大到貨物上,之後白宮官方推特賬號立即澄清沒有任何針對貨物的限制[104]。同時,在演講中稱這次旅行禁令針對所有從歐洲出發的遊客,引發身處歐洲的美國人恐慌。之後,美國國土安全部才發聲明澄清這一旅行禁令並不包括美國公民、合法永久居民以及他們的直系親屬[105]

3月12日,巴西政府發言人確診患有COVID-19。其於3月7日陪同巴西總統海湖莊園會見過特朗普與麥克·彭斯,並留下合影。但是白宮新聞發言人回應特朗普與彭斯並未與該人親密接觸且並未表現出徵狀,因此二人將不會接受COVID-19檢測[106]

3月13日,在白宮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稱谷歌的1700名員工正在協助開發一套系統,將會顯著提升COVID-19的檢測能力。事發後不久,谷歌公司即聲明自己與該項目無關,實際上由其下屬公司Verily負責開發。Verily則發表聲明該項目尚處在初期,並且目前只準備在三藩市灣區進行應用,對於全國範圍內的推廣尚無明確時間表[107]

3月1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上稱2019冠狀病毒為「中國病毒」,引發爭議。有人留言批評特朗普是「美國病毒」,是種族歧視者[108];有在美華人擔憂特朗普的言論將推動美國國內的種族仇視情緒[109]。但特朗普指「中國病毒」的說法,是要強調病毒是源自中國,他本人不滿中國散播病毒是由美軍傳到中國的陰謀論,認為這說法是污名化美軍。[110]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就此公開回應,表示「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並停止對中國的無端指責」[111]。18日,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表示特朗普「正在滑向種族主義言論,想轉移人們注意力,(掩蓋)他未能及早認真對待COVID-19、廣泛提供檢測、為美國應對危機做好充分準備」[112]。3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米高·瑞安表示,「一直以來我們傳遞的信息就很清晰,病毒沒有國界,不區分種族膚色和財富。我們在語言使用上要小心,應避免把病毒同個人聯繫在一起。我相信任何人都會後悔把病毒同種族聯繫在一起,這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的,我們需要團結合作。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是始於北美,我們也沒把它稱作北美流感。所以當遇到其他病毒時,我們採用同樣的(命名)方式,避免同地域聯繫。我們要求每個人在這一刻都抱有團結的想法,這是需要事實並一起抗擊病毒的時刻,而不是責怪誰。我們現在要確認所需要做的事情,從而確定地快速前進,同時避免將病毒同種族或其他領域相聯繫的表達[113]。」直到3月24日,特朗普決定不再用「中國病毒」這一稱呼[114]

3月19日,特朗普在白宮出席疫情記者會時,被《華盛頓郵報》攝影記者博茨福德(Jabin Botsford)拍到其講稿上「新型冠狀病毒」一詞被墨水刪走,並改寫成「中國病毒」[115]

2020年3月19日,特朗普表示抗瘧疾藥物氯化奎寧已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COVID-19,但隨即遭到FDA否認。[116]

3月20日,在白宮疫情記者會上,特朗普稱一種用於治療COVID-19的藥物可以「馬上交付(immediate delivery)」,對此NBC記者彼得·亞歷山大在提問時表示特朗普的說法與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安東尼·福奇的表述不同,因為後者曾明確表示目前還沒有治療COVID-19的靈丹妙藥,特朗普則對此含糊回應。亞歷山大追問「那你要對感到害怕的美國人說什麼呢?近200人死亡,14000人感染,數以百萬計的人,如你所見,他們很害怕。你要對那些正看着你、感到害怕的美國人說什麼?」特朗普則怒斥亞歷山大,稱其為「令人討厭的記者」,同時表示「NBC和康卡斯特也一樣。康卡斯特我管它叫『Con-Cast』(特朗普諷刺假新聞的說法)」、「真是糟糕的報道,你應該回到報道本身,而不是譁眾取寵」。對此CNN指出,最近特朗普加大了攻擊媒體的頻率,僅僅在19日的簡報會上,他就攻擊了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稱他們「非常不誠實」。[117]

3月21日,特朗普在白宮COVID-19簡報會上向醫務工作者提出建議,稱口罩可以「清潔和重複使用」,而不是「一次性使用」,「我們有很好的液體來做到這一點,給口罩消毒。」CNN報導稱,尚不清楚特朗普指的是哪一類型的口罩,但FDA針對普通N95口罩的規定指出此類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夠共享和重複使用」。此外,FDA和美國疾控中心均未證實,口罩進行消毒後可以安全使用的可能性。[118]

4月7日,特朗普批評世衛組織「以中國為中心」,並揚言將會「重手」限制美國對世衛的資助,又指世衛似乎經常站在中國一邊及犯錯,美方會考慮停止資助世衛[119]。不過,世衛組織多名官員表示,否認該組織「以中國為中心」,並稱當下正處COVID-19疫情大流行的嚴重時刻,不是應削減經費的時候[120]。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美方表示將暫停向世界衛生組織繳納會費,將對國際抗疫合作產生消極影響,並強調各國「同舟同濟,守望相助,共同為全球抗擊疫情做出貢獻」[121]

4月14日,特朗普宣佈美國將停止資助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世衛組織在處理COVID-19疫情時表現欠佳,沒有及時公佈疫情信息,沒有出台有效的防疫措施[122]。對此,美國醫學會發表文章反對美國停止向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提供資金,並指出「削減對世衛組織的資助,而不專注於解決問題,是一個危險的舉動」。美國醫學會同時強烈敦促特朗普重新考慮該政策。[123]

4月20日,特朗普周一晚間在推特上表示,他將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暫時暫停外國向美國移民。對此,維珍尼亞州眾議員拜爾(Don Bayer)周一回應特朗普的推特,稱其舉動為「為仇外者尋找替罪羊」。拜爾在推特上寫道:「從一開始,特朗普就一直在為自己的失敗找人負責而大發雷霆。「移民幾乎已經停止,但美國的病例數量遠遠超過任何其他國家。」加州眾議員埃里克·斯瓦爾威爾(Eric Swalwell)說,特朗普的命令是試圖指責冠狀病毒通過移民傳播。「我們不需要保護美國不受移民的影響。我們需要保護美國不受特朗普傷害,」他在回應特朗普的推特時說。斯瓦爾威爾在隨後的推特上寫道:「特朗普希望我們認為,我們的流行病是移民和其他國家的錯。但我們正處於這場危機中——4.2萬多人死亡,與其他國家一樣,美國經濟步履蹣跚,原因是他缺乏遠見和領導能力,以及他一直未能承擔責任和接受現實。」加州參議員卡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也對特朗普的推特作出回應,稱此舉是「無恥地將這一流行病政治化,使其反移民議程加倍」。她寫道:「特朗普從第一天起就沒有認真對待這場危機。他放棄總統的角色已經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現在,他無恥地將這一流行病政治化,把他的反移民議程加倍。夠了,總統先生。美國人民受夠了。」[124]

4月23日,特朗普在每日疫情簡報會上危險地暗示,注射消毒劑或接受紫外光照射可以用來治療感染病毒的人。美國國土安全部科技部代理副部長比爾·布萊恩在簡報會上解釋說,新的實驗表明冠狀病毒在陽光或高溫下不會很好地傳播,特朗普對此則表示「假設讓光通過皮膚或其他方式進入體內,光可以在一分鐘內殺死病毒,非常強大。科學家們可以試着使用紫外線或強光照射身體」。布萊恩隨後又談到了漂白劑和異丙醇等消毒劑可以迅速殺死病毒的實驗後,特朗普問「我們是否有辦法做到這一點,在體內注射消毒劑。」「消毒劑一分鐘就把病毒消滅了。有沒有可以注射消毒劑的辦法?因為可以看到病毒進入肺部後,對肺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如果能確認一下這個辦法會很有意思。」對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斯蒂芬·哈恩英語Stephen Hahn (oncologist)在晚些時候對記者表示「我當然不建議在體內攝入消毒劑。」發佈會結束後,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的心臟病專家喬納森·雷納博士對記者表示:「總統所說的與消毒或光療有關的話幾乎沒有任何意義。」布朗大學羅德島醫院的急診醫生梅根·蘭尼博士也駁斥了特朗普的建議,並警告說,嘗試這一建議可能會導致曬傷、皮膚癌或其他危險後果。早些時候,世衛組織曾在其網站上表示:「暴露在太陽下或高於25攝氏度的溫度下,並不能預防冠狀病毒病。」生產清潔劑的利潔時也在其網站上表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給人體注射消毒劑」。[125]據《紐約每日新聞》報導,紐約市衛生局毒物控制中心表示,自從川普「喝消毒劑」說後的18小時內,紐約市民打電話詢問紐約市衛生機構誤食了漂白水或家用清潔劑的次數達到異常新高,從23日晚上9點至24日下午3點內,約有30起誤食消毒劑的案例,與去年同一時段相比僅有13起案例,此一數量將近增加了兩倍之多[126][127]。在美國其他地區,多地衛生局接到多個來自民眾的諮詢電話,詢問食用消毒劑可否治療COVID-19,諮詢人數大幅上升[128]美國疾控中心更發文提醒公眾應正確使用消毒劑。24日,白宮新聞秘書麥肯納尼發表聲明說,特朗普總統多次表示,公眾應該向醫生諮詢有關COVID-19感染的治療手段。而特朗普本人當天則在白宮回應稱,自己前一天提及注射消毒劑問題時,是帶着「諷刺」的口吻在提問,白宮也指媒體錯誤表示了特朗普的建議[129][130]。26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發言人胡兆明在Twitter上就此發表評論諷刺:「(特朗普)總統是對的。消毒劑是一種有效的殺死病毒的方法,而且比戴口罩爭議更小。順便說一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消毒劑出口國。如果美國消毒劑出現短缺,放輕鬆,你可以從中國進口一些。」他還於另一條推文中稱:「有些人確實需要注射消毒劑,或至少用它漱口。這樣他們在交談時就不會傳播病毒、謊言和仇恨。」[131]

4月23日,特朗普在每日疫情簡報會上被問及為何停止推廣羥氯喹時,否認自己曾推廣該藥。然而,特朗普在3月和4月初幾乎每天都會在白宮的簡報會上多次提到羥氯喹並錯誤地暗示其治療Covid-19是安全的,鼓勵美國人「嘗試」,並說這可能是現代醫學的最大突破。4月中旬,來自巴西、法國和美國退伍軍人醫院的最新研究表明,這種藥物可能對冠狀病毒患者沒有幫助,甚至可能產生致命的副作用,在此之後特朗普再也沒有提到這種藥物的名字,也沒有吹噓它的有效性。[125]

4月25日,白宮宣佈取消舉辦疫情簡報會[132]。不過在同年7月20日,特朗普宣佈將恢復出席白宮疫情簡報會[133]

在疫情初期,特朗普和副總統彭斯基本不戴口罩[134][135]。直至5月21日特朗普參觀密芝根州的福特汽車工廠才佩戴口罩(福特汽車規定所有訪客進入工廠參觀必須佩戴口罩)。然而在媒體鏡頭前則是直接摘下口罩,表示「不想媒體因看到他戴口罩而開心」[136]。而特朗普直到7月2日才表示支持佩戴口罩[137]。7月11日首次在媒體面前配戴口罩[138]。此後特朗普又多次表示口罩對控制疫情有正面作用[139]

5月13日,特朗普將COVID-19稱作是「來自中國的瘟疫」,隨後引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的抗議,稱「流行性疾病不分國界、種族,是人類的共同挑戰,是不可抗力」[140]

5月25日,特朗普前往位於維珍尼亞州的高爾夫俱樂部度假,卻招致群眾抗議[141]。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前副總統拜登推特指責特朗普在美國近10萬人喪生,數千萬人失業下卻忙着打高爾夫[142]

5月29日,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上宣佈美國將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理由是「世衛組織未能完成美國要求的改革」[143]。隨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德國衛生部長延斯·施潘、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愛爾蘭衛生部長西蒙·哈里斯、孟加拉達卡大學發展研究系教授提圖米爾、英國利茲大學醫學院副教授斯蒂芬·格里芬、牛津大學傳染病顧問蓋爾·卡森、德國聯邦衛生部長延斯·施潘、德國外長馬斯、意大利衛生部長斯佩蘭薩均表示反對美國的行為[144][145][146]

6月24日,特朗普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演講時認為很多人不明白COVID-19中19所代表的含義,並將其稱為「功夫流感」(Kung Flu)[147]

7月4日,川普在白宮的美國國慶演說上,又語出驚人說「美國99%的確診病例,是完全無害的」,此突如奇來的言論引發民眾熱議,不但引起公衛學者不滿,白宮防疫官員也不願意為此言論背書。[148]

7月7日,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指責特朗普在疫情期間宣佈退出世界衛生組織「不負責任」[149]

8月31日,總統川普在推特上轉發了一條「COVID-19死亡人數實際上僅9000人」的帖文,聲稱「Covid-19是唯一死因的病例,佔全部死亡病例的6%」,並認爲剩下94%的病患會死是因為本身都有其他疾病」,該文引發民眾熱議。傳染病專家福奇(Anthony Fauci)隨後在電視節目中糾正了這一說法,「不是9000人,是超過18萬人」他認為是總統誤讀疾管中心(CDC)的報告。[150][151]

9月,美國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在他的新書披露特朗普在明知疾病兇險情況下刻意淡化疫情。特朗普在接受伍德沃德採訪時表示這樣做可以避免公眾恐慌[152]

10月2日,特朗普在推特確認自己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特朗普COVID-19檢測呈陽性[153][154]。並於當地時間10月2日下午乘海軍一號前往沃爾特·里德國家軍事醫學中心就醫,並在推特上表示他與夫人「情況良好」。[155]

10月6日,特朗普在Facebook、Twitter撰文指冠狀病毒病的致命性遠低於流感病毒。此帖文其後被Facebook刪除,而Twitter則禁止用戶轉發該帖文,稱此帖「傳播具誤導性及潛在有害信息」,故將該帖文從主頁隱藏,需點擊警告提示才能看到[156]

民眾反應爭議

「冠狀病毒挑戰」爭議

2020年3月15日,美國一女子在tiktok上發佈一段視頻,視頻的標題是「冠狀病毒挑戰」,視頻中女子對着鏡頭,在飛機廁所里俯身舔馬桶圈,隨後該女子給視頻配文:「請轉發這個視頻,這樣人們就能知道如何在飛機上保持衛生。」這段舔馬桶圈的視頻自發佈以來,已經被觀看了300多萬次,並且引發多人模仿。該女子同時在推特上表示「冠狀病毒只是為了窮人而準備的」、「我不會感染冠狀病毒,因為有錢的金髮碧眼女孩是免疫的」、「我很高興冠狀病毒可以把所有的老年人都給搞走,希望下個傳染的就是我,這樣我永遠都不會變醜」、「我就是想要得到比冠狀病毒這個『Bitch』更多的關注,因為冠狀病毒足夠有熱度,所以我就利用了它。現在我就火遍全球啦,我媽媽因我而驕傲」[157][需要較佳來源]。據最新報道,該女子已經感染冠狀病毒,目前在家中隔離。

3月17日,一名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比弗利山莊21歲男子跟風發起「冠狀病毒挑戰」,發佈自己舔公共廁所馬桶的視頻,放言不怕冠狀病毒。3月22日,該男子承認已經感染了COVID-19,如今身在醫院。在該男子最新發佈的視頻裏,他已經臥倒在病床,痛苦掙扎於病中。他在最新的視頻標題中呼籲人們「轉發該視頻來傳播對冠狀病毒的認知警惕」[158]。對此,英國主持人皮爾斯·摩根批評,模仿跟風「冠狀病毒挑戰」的網紅都是對自己和他人健康安全不負責任的「渣滓」,並稱他的結局是一種「報應」(Karma)。「如果你用這種魯莽、白痴、自私的方式繼續行事,報應遲早會來的。」 皮爾斯·摩根說,「我並不幸災樂禍,我也不希望人們生病,但這樣愚蠢的行為必須停止。那個舔了馬桶的人,他有沒有感染其他人?」[159][160]

3月26日,一名女子在賓夕凡尼亞州的一家連鎖超市中故意對着價值3.5萬美元的食物咳嗽,導致這些食物最終都被扔掉了。超市負責人認為這種行為是一種「變態的惡作劇」,同時表示在疫情導致食物短缺的時候浪費糧食「令人羞恥」,警方表示將對這名婦女提出指控。[161]

疫情相關的社會衝突

2020年3月26日,美國密蘇里州一男子因不滿政府應對COVID-19大流行的防疫舉措,密謀炸毀醫院,隨後被FBI擊斃。據密蘇里州衛生部統計,截至周三(3月25日)下午2點30分,密蘇里州共確診356例COVID-19感染病例,其中8人死亡。針對疫情的蔓延,密蘇里州堪薩斯城政府卻只有呼籲人們「待在家裏,減少出行」這一項抗疫措施。36歲的蒂莫西·威爾遜(Timothy Wilson)是密蘇里州的一名居民,他因此對聯邦政府的防疫舉措感到失望,認為他們做的遠遠不夠,他計劃用車載簡易爆炸裝置炸毀堪薩斯城附近一家收治COVID-19患者的醫院,以此造成大規模傷亡,並引起政府的注意。FBI則稱威爾遜是一個潛在的暴力極端分子,受到種族敵意、宗教驅使,並且對政府極不信任,近幾個月以來他們一直在追蹤他。當FBI試圖逮捕威爾遜時,他攜帶了武器。當時,FBI以為威爾遜攜帶了一枚炸彈,在抓捕過程中朝他射擊。隨後威爾遜被緊急送往附近的醫院,但最終不治身亡。後經證實,他當時並沒有攜帶炸彈。[162]

3月31日,一個名為莫雷諾(Moreno)的男子駕駛一輛火車試圖襲擊整停泊在港口接納非COVID-19感染患者的仁慈號醫療艦,最終火車只是在離船800英尺處出軌,醫療船沒有損壞,沒人受傷,但火車泄漏了大量燃油需要消防員處理。莫雷諾認為政府的真正目的是試圖隔離他們(正常人)或者接管當地,需要引起人們關注和醒覺,所以突然起意策劃這次行動。事後其被立即制服併入獄,美國洛杉磯檢察官辦公室對其作出導致火車失事的指控。[163][164]

5月4日,密芝根州弗林特一家商店的一名保安人員,要求顧客按照州規定戴口罩,但顧客不予配合並和保安產生糾紛,最終保安遭到槍殺。案發後有3名相關嫌疑人被起訴[165][166]

「病毒派對」爭議

據2020年3月24日美媒報導,美國出現有人故意舉辦「病毒派對」,讓確診者刻意散播病毒的情況。根據消息有人是想挑戰病毒,也有人以為大家都有了抗體就不怕病毒。[167]

5月美國華盛頓州有官員表示,位於西雅圖東南方約420公里的瓦拉瓦拉郡(Walla Walla County)最近出現近百起病例,其中一人死亡。瓦拉瓦拉郡衛生官員狄波特(Meghan DeBolt)說:「我們詢問其接觸史,發現竟然有25人,他 們說:『因為我們當時參加病毒派對』」 ,有人表示這樣可以得抗體。[168]此外,美國當地學生開始流行舉辦刻意互相傳染病毒的派對,並有利用這種進行賭博謀利的現象。 [169]

7月13日,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德州一位醫師向媒體透露,一名30歲年輕男子在參加確診者舉辦的「疾病派對」後染疫身亡,並以此例子強調年輕人也有感染風險,呼籲大家別再心存僥倖。[170]據《紐約時報》的專題報導,這名30歲男子曾參加這種派對。該名醫生所提供的消息來源並未明確指出派對舉行地點、有多少人參加,或這名年輕男子是在派對後多久因染疫住院。

對居家令的抗議活動

Thumb
2020年4月18日,在俄亥俄州哥倫布的反封鎖抗議。

2020年4月17日,100多名示威者聚集在洛杉磯亨廷頓海灘,抗議加州政府頒佈的「居家令」及隔離封鎖措施;在明尼蘇達州,一個自稱「解放明尼蘇達」的組織不顧「居家令」的規定,在州長蒂姆·瓦爾茨的住所前示威。4月18日,加利福尼亞州德薩斯州印第安納州猶他州馬利蘭州科羅拉多州威斯康星州密芝根州均出現了要求解除「居家令」及隔離封鎖措施的抗議集會。抗議者大規模聚集,很多人甚至沒有戴口罩。在位於柯士甸的美國德薩斯州議會大廈前,有很多居民拒絕遵守「社交距離」規定,並為特朗普希望能夠解僱安東尼·弗契而歡呼。對此,特朗普4月17日連發三條推文,用大寫字母寫道「解放密芝根州。解放明尼蘇達州。解放維珍尼亞州,保有偉大的憲法第二修正案賦予你們的權利(即公民有持槍權)。它正在受到封鎖。」,鼓勵這些抗議者。4月19日,科羅拉多州有醫護人員佩戴口罩,隻身站在抗議「居家令」的宣傳車輛面前,阻擋車輛前進[171]。該名醫護被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稱為美國的坦克人[172]。4月20日,雅虎發表了一項民意調查,顯示60%的公眾反對抗議,只有22%的公眾支持抗議者。而在共和黨內部,47%的共和黨人反對抗議活動。雅虎的民調還顯示71%的美國人和56%的共和黨人更關心的是取消冠狀病毒居家限制措施太快,認為在必要情況下應延長「居家令」及隔離封鎖措施。安東尼·弗契表示,除非病毒得到控制,否則美國經濟不會復甦。他說,他向抗議者傳達的信息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封鎖是一種傷害,但過早重新開放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傷害。」華盛頓郵報則評論,認為美國的個人權利思想已經阻礙了抗擊流行病的鬥爭,「我們可能已經在個人自由方面走得太遠,沒有對病人進行更多的接觸追蹤和隔離;在聯邦制方面走得太遠,沒有協調國家的反應;在自由市場方面走得太遠,沒有保障就業。」並將抗議者類比為傷寒瑪麗[173][174][175]

因有傳言生態健康聯盟英語EcoHealth Alliance武漢科研人員提供了數百萬美元資金,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中斷了對該機構的資助。5月,77名美國諾貝爾獎得主聯名致信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表達抗議[176],要求他們應繼續資助生態健康聯盟英語EcoHealth Alliance[177]

故意感染以便出售抗體血漿

COVID-19康復者的血漿可被用於治療COVID-19,該療法已在2020年8月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2020年10月,位於愛達荷州楊百翰大學分校調查稱有部分學生故意感染COVID-19,以便在康復後捐獻含有抗體的血漿。捐獻一次血漿可獲得100至200美元,康復者可多次捐獻。校方表示學生如有經濟困難應向校方求助,不應該犧牲身體健康換取金錢。校方並計劃將故意感染COVID-19的學生開除。[178]

物資調配問題

2020年3月19日,特朗普和彭斯與美國各州州長舉行電話會議,要求各州州長自己尋求購買呼吸機及防護裝備。特朗普堅持認為,超過70億美元的國家醫療用品儲備不僅是為了部署到各州,也是為了聯邦政府使用,並補充說各州應該有自己的儲備。特朗普的女婿兼高級顧問賈里德·庫什納上周表示這應該是「我們的儲備,而不應該是各州隨後使用的儲備」。此舉導致各州紛紛自行採購所需的物資和設備,同時在競價期間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推高了價格,導致部分州預訂的物資被聯邦政府以更高的價格截走。麻省州長在視頻會議上告訴特朗普,該州在關鍵物資採購上三次輸給了聯邦政府,「我的感覺就是如果有人有機會將物資賣給你和我,我肯定會輸給你。」。面對抱怨價高者得的做法,總統川普表示:我又不是送貨員。 [179]。對此,美國疾控中心前主任托馬斯·弗里登表示,國家戰略儲備的目的就是保證政府能在緊急情況下將物資能部署至各州,「沒有『我們的』或『他們的』,它應該被視為一個單一的、集中管理的聯邦資源,可以快速部署到任何需要的地方」。他還指出在H1N1大流行期間,該儲備釋放了四分之一的抗病毒藥物、個人防護設備和呼吸防護設備,以幫助每個州作出反應。[180]

據6日新澤西州當地媒體報道,該州桑莫塞郡為醫務人員訂購的35000隻N95和醫用手術口罩被聯邦政府徵用,且並沒有被告知沒收該物資的原因與去向。在這批物資即將送達的當天,桑莫塞郡緊急管理辦公室突然接到供應商的電話,並被告知這筆訂單已經被拿走。[181]

而據《洛杉磯時報》4月7日報道,過去一周,美國7個州的醫院與診所在采訪中透露了,其物資或訂單被聯邦政府截走徵用的遭遇。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未將這些「收購」公開,也並未詳細說明沒收物資的原因、範圍及物資去向[182]

據《芝加哥太陽時報》在4月23日報導,伊利諾州州長普里茨克為避開聯邦政府可能查扣物資的情況,於是籌組包機秘密從境外運回數以百萬計的口罩與手套。普里茨克的新聞秘書艾伯岱在採訪中表示:「供應鏈已變得宛若西部拓荒時代,就算買到物資,還要確保我們州真正拿到手,那又是另一番艱鉅功夫。」。普里茨克還描述,為從海外籌獲個人防護裝備與其他品項,須與聯邦政府和各州之間打起激烈競標戰[183]

媒體報道相關爭議

2020年4月9日,CNN報道副總統彭斯辦公室在過去一周中,禁止白宮COVID-19工作組衛生專家接受CNN採訪,並以此要求CNN完整轉播白宮記者會。CNN稱,副總統辦公室的態度是:「等你們轉播發佈會時包括這些專家之後,再期待他們上節目吧。」CNBC則評論稱,這體現白宮和CNN之間的緊張關係升溫,也反映出美國媒體在轉播白宮記者會時的普遍糾結——發佈會時間過長,傳遞的疫情信息遠比外界柔和,而且特朗普常利用記者會的曝光批評自己的政治對手等。CNN還報道特朗普拒絕CNN多次提出的採訪要求,而是在國家緊急情況下多次出現在福克斯新聞台接受採訪。[184]

4月10日,白宮官方網站發表評論,表示聯邦政府每年花費大約2億美元讓美國之音來完成「『講述美國的故事』和『清晰有效地向全球人民介紹美國的政策』的使命」,而在COVID-19疫情期間卻「經常為美國的對手說話,而不是為美國公民說話。」,認為美國之音「放大了北京的宣傳」。白宮方面同時評論「記者應該報道事實,而不是宣傳」,並表示「美國之音稱中國的武漢封鎖是一個成功的『模式』,被世界許多國家效仿,然後在推特上發佈了共產黨政府慶祝隔離結束(即武漢解封)的燈光秀視頻,這放大了北京的宣傳。」[185]在白宮發表此篇評論之前,白宮社交媒體主管丹·斯卡維諾(Dan Scavino)4月9日又對美國之音進行了抨擊,他在推特上稱美國之音為「恥辱」。對於這些批評,美國之音總編輯阿曼達·貝內特表示「像美國之音這樣的公費獨立媒體和國家控制的媒體之間的一個重大區別是,我們可以自由地展示問題的所有方面,而且實際上我們是按照美國之音憲章中的法律授權這樣做的」。阿曼達·貝內特在一份長篇聲明還表示「美國之音在許多報道中也強調了中國在應對病毒方面的不足。美國之音和其他幾家美國新聞機構實際上被禁止在中國工作,但美國之音繼續從中國國內報道和廣播新聞。」[186]

4月13日,特朗普在白宮的例行簡報會上播放了一則宣傳短片,短片內容從正面的角度總結了特朗普政府的抗疫表現。短片宣傳,特朗普採取了「決定性舉措」,領導美國抗擊COVID-19疫情。視頻以時間軸的形式,以關鍵事件為時間節點,列舉了特朗普從1月7日至今的「抗疫成就」。短片中後段還截取了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的一段發言,強調各州州長都「十分感謝」聯邦政府在抗疫中的表現。對此,CNN就在直播到特朗普播放宣傳短片時,突然切掉了信號。CNN主播約翰·金同時表示:「用納稅人的錢在白宮簡報會上播放一段吹噓視頻真是一大『創舉』。」而CNN直播畫面下方的新聞橫標題,也立刻改成了:「憤怒的特朗普將簡報會改成宣傳會」、「特朗普拒絕承認任何錯誤」、「特朗普發表『特別工作簡報』,試圖篡改自己應對疫情的黑歷史」、「特朗普就其忽視病毒警告的報道憤怒回應」。與此同時,MSNBC也同樣切掉了播放宣傳片時的直播信號,而立場比較傾向特朗普的福克斯新聞從頭到尾對簡報會進行了直播。宣傳短片播放結束後,特朗普還批評一些媒體:「我並不介意別人批評我,但如果他們確實錯了,我不會接受批評。」「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簡報會進行到記者提問環節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記者保拉·里德問特朗普:「旅行禁令發佈後你是如何爭取時間的?整個二月你在做什麼?二月到三月你做了什麼?」特朗普則避而不談二月份,回答一月份美國還沒有病例,還回嗆里德:「你當時就是這麼報道的,『零病例,零死亡』!」里德認為,之前的時間全都被特朗普浪費了:「你當時沒有準備醫院資源,你也沒有加速病毒檢測,而現在將近2000萬人面臨失業。」特朗普立刻插話:「你這麼說實在是太可恥了(You're so disgraceful)」。他表示,自己的政府當時做了很多事,這些都有記錄,完全可以列出詳細的列表給大家看。就這樣,記者一直追問特朗普2月做了什麼,但特朗普則緊緊抓住1月不放……終於被問得不耐煩了,特朗普吼到「(做了)超多」,並怒斥「你們都是假新聞!」。[187][188][189]

4月8日,攝影師George Steinmetz使用無人機拍攝了一組照片,記錄了紐約市將大量屍體埋在哈特島的現象。他因此被紐約警方起訴;警方以「作爲出庭證據」爲由,當場沒收了他的無人機。[190]之前美聯社攝影師John Minchillo也使用拍攝了類似圖片;有媒體認爲John的無人機也被沒收。[191]

校園重開及學生簽證相關爭議

2020年7月6日,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發佈通告說,2020年秋季學期的留學生如果僅上網課,將無法取得赴美簽證或維持當前簽證。媒體認為,此新政發出的目的是強制學校複課。為此,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提起聯邦訴訟。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巴科在一封公開信中說,針對留學生的簽證新規是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下達的,「既殘酷又魯莽」。亦認為新規意在迫使大學重啟校園,而無視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健康和安全。而總統特朗普8日表示,學校如果不重啟,可能被切斷聯邦經費[192]。迫於輿論壓力,7月11日,美國入境與海關執法局對該新政進行了部分修改。修改後的新規為:身在美國境內的國際留學生,不能全部選擇上網課;身在美國境外的國際留學生,可以在當地選擇上網課;沒有回美國返校,但仍上網課的學生,學生身份仍然有效,只需要在SEVIS中保持激活狀態[193]。之後在14日,美國聯邦政府宣佈撤回新規,美媒更引述消息人士指,白宮內部部分人士認為新規定的構思及執行不力[194]。而傳染病專家福奇表示,在一些疫情嚴峻的校區,校園是否重開,應由校方自行決定[195]

7月24日,特朗普政府發出有關留學生的新指引,明確對2020年秋季入學,且全部上網課的大學一年級的留學生新生,將不准入境美國;但如果大學證實留學生打算在該學期報讀至少一個面授課程,則可以入境。新規定不適用於已於3月9日之前入學的留學生[196]。26日,美國聯邦衛生福利部長阿查爾表示,對於即將到來的新學期,民眾應該要有心理準備,假設是所有學生都將回到校園上課[197]

8月,美國已有大學開學一周,隨即出現過百宗確診,被迫轉為線上授課;有大學則考慮將課堂搬到室外[198]

疫苗相關爭議

2020年3月31日,美國羅格斯大學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等機構的研究者在《傳染病學期刊》上發表了論文預印本,稱設計了「人類挑戰」試驗計劃,將招募志願者接種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並產生免疫反應後讓其接觸病毒以觀察疫苗效果。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官方科學家也有類似計劃。[199]此舉引發了倫理爭議。支持者認為此方法有望縮短疫苗研發時間,且可招募年輕志願者並使用減活毒株來降低風險。反對者認為要尊重科學研究規律,疫苗研發必須包括從動物實驗到三期人體臨床試驗的每一個環節。也有反對者認為疫苗的研發速度並不慢,採取「人類挑戰」並無必要,且未必會加速疫苗研發。[200]

2020年11月,美國總統川普在玫瑰園開記者會表示,表示要從輝瑞訂購2000萬劑疫苗,12月就可以供民眾施打,但是疫苗不會給紐約州,相關言論在美國民眾之間引發嘩然。對此川普在臉書發文,再度就這件事開嗆紐約州長,強調是州長自己說要延後使用的。[201]

2021年1月,美國爆發疫苗嚴重不足的情況。美國明尼蘇達州州長 沃爾茲 (Tim Walz) 表示:「無庸置疑,美國在疫苗分發上是全球最差的!政府在說謊,根本就沒這麼多劑疫苗。」,美國俄勒岡州州長 布朗 (Kate Brown) :「我就明講了,這是全國性的欺騙事件。」,她15日推特上直接表示,「美聯邦政府根本就沒有足夠的疫苗儲備,我們已經無法從聯邦那裏拿到更多的疫苗了」,並說明聯邦官員告訴她,沒有儲備足夠的第二劑疫苗用量,引起輿論譁然。[202][203]

2021年8月,以色列、德國等部分國家宣佈實施加強針疫苗接種計劃。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稱低收入國家的疫苗接種率仍然不足,呼籲暫緩接種加強針以將疫苗供應給仍然需要給老人及醫護人員接種第一針的國家。美國白宮發言人珍·普薩基拒絕世衛組織建議,稱其是「虛假的選擇」,認為援助低收入國家和為本國人士提供加強針兩者可以兼顧[204][205]

2021年8月23日,紐約市要求所有公立學校教職員必須在9月27日之前至少接種1劑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206]。此舉引發紐約數百名教職員工抗議[207]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