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國際足協世界盃產生了各種爭議,包括多次遊行示威(有些遊行甚至在開賽前)。大多數爭議和批評與比賽判罰有關。最顯著的違規個案是烏拉圭前鋒蘇亞雷斯在比賽中咬傷意大利球員基亞連尼遭到紀律處分。此外,還有各種安全問題,包括場館施工過程中發生的造成八名工人死亡的火災、違規進入運動場、馬拉卡納運動場內一個不穩定的臨時搭建樓梯、單軌鐵路垮塌、貝洛奧里藏特一處未完工的立交橋倒塌。

賽前

抗議活動

Thumb
開幕日的反世界盃遊行

早在2013年洲際國家盃開賽前,就有示威活動在比賽場館巴西利亞國家運動場外發生。組織者不滿大量資金使用在世界盃的舉辦中[1]。將在開幕式上講話的巴西總統迪爾瑪·羅塞夫和國際足協主席布拉特,都遭到民眾的噓聲[2]。故國際足協宣佈世界盃的開幕式將不會有任何講話[3]。抗議活動還蔓延至洲際國家盃其他比賽的場外,部分巴西城市爆發對政府財務管理表示失望的暴亂[1][4]

世界盃前一周及首日,全國各地進一步爆發抗議財政支出的動亂[5][6][7]。但與洲際國家盃相反,安全部隊成功防止抗議抵達場館[8]

6月12日,CNN記者沙斯塔·達林頓和製片人芭芭拉·奧凡尼提迪斯報道抗議時受傷。兩人報道防暴武器被濫用時,催淚瓦斯彈直接打在芭芭拉的手腕上[9][10][11]。同日揭幕戰開賽前,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等數個城市的警方與示威者爆發衝突。聖保羅警方動用了催淚瓦斯[12][13][14]

布拉特表示,示威者「不應使用足球表達訴求」,而舉辦賽事的公共開支「不僅關於世界盃項目,更事關未來」。布拉特表示,示威者「不該使用足球來表達自身訴求」,並表示在舉辦比賽的公眾開支上,考慮到的,不僅是世界盃,還有日後的項目[15]。隨後總統羅塞夫在公共廣播回應公眾,她表示:「聯邦政府用在運動場館的錢是融資得來的,開發這些場館的公司和政府要適時償還這些款項[16]。」

前巴西足球員、現政壇人物羅馬里奧稱錦標賽是「歷史上最大的盜竊案」,他相信真正的成本超過1000億里拉(450億美元)。他呼籲深入調查被普遍濫用的公共基金,確定這時抗議活動持續的原因[17][18][19][20][21]。不過,他批評執政的勞工黨因兩個宣傳世界盃電視廣告收益100萬里拉[22]

比賽前,總統巴塞夫直接重申他在去年的諾言,稱所有推行的公共工程符合巴西民眾的長遠利益[16][23]

百威法案

鑑於發生過眾多在體育館內致人死亡案件,巴西2003年通過一項禁止在運動場館內銷售酒精。由於百威自1986年是世界盃的「官方指定啤酒」,國際足協要求巴西允許在世界盃期間銷售酒精。為此,巴西通過一項鋪平世界盃期間酒類銷售道路的法案,綽號「百威法案[24][25]」。

抽籤爭議

抽籤時,國際足協決定第二檔的歐洲球隊隨機抽籤,引發爭議。此前綵排時,排名最後的歐洲球隊被抽至該檔[26]。這樣,法國逃避抽籤的艱難,落到了意大利頭上

許多官員、球迷和記者抱怨,指出身為法國人的國際足協秘書長瓦爾克提議修改規則,還懷疑另一名影響的法國人——歐洲足協主席米高·柏天尼協助批准。

翌日,意大利體育報刊《羅馬體育報》刊登頭條:《2014年世界盃抽籤:何為醜聞?》[27]

分組賽

巴西 v. 克羅地亞

日本球證西村雄一,因在巴西對陣克羅地亞A組揭幕戰中,作出若干偏向東道主的判罰,而面臨嚴厲批評。

第71分鐘,克羅地亞後衛迪贊·洛夫雲禁區盯防時,將手伸向費特手臂下方致使其倒地。西村判罰巴西十二碼尼馬打入第二個入球,比數定局3-1,巴西獲勝。這一判罰遭到各方面的譴責,包括前國際足協頂級球證[28]、報紙專欄作家[29][30][31]和其他隊球員[32],甚至有西村祖國的球迷稱洛夫雲的接觸很微,費特是自己倒地[33]。12分鐘後,巴西門將祖利奧·施薩接高空墜落的球時,克羅地亞前鋒伊維卡·奧歷被吹犯規,同樣存在爭議而遭到多方譴責[34][35][36]

比賽早些時候的第26分鐘,尼馬肘擊克羅地亞中場盧卡·莫迪歷而吃黃牌,克羅地亞1-0獲勝[37]。許多評論家認為,對尼馬的處罰過於寬鬆,完全有理由紅牌罰出場[33][38][39][40][41]。而奧歷的犯規,應該罰在施薩身上[42]

前國際足協頂級球證馬庫斯·默克質疑國際足協任命西村雄一為揭幕戰球證,這樣的球證「令人尷尬[43]」。國際足協球證發展部主管馬西莫·布沙卡,則捍衛西村的十二碼決定,堅稱洛夫雲的接觸不夠明顯[44][45] 。國際足協市場總監蒂埃利·韋爾,拒絕就西村青睞巴西作答[44]

墨西哥 v. 喀麥隆:基奧雲尼的兩粒入球無效

墨西哥對陣喀麥隆A組比賽中,墨西哥基奧雲尼·杜斯山度士兩粒入球,被錯誤判罰為越位。慢鏡頭顯示,他與後衛並行在先,喀麥隆球員傳球在後[46]。最終墨西哥1-0獲勝。《衛報》的艾米·勞倫斯稱「盃賽球證不稱職」,呼籲國際足協主席塞普·白禮達,讓領隊拿回放錄像駁斥每場比賽的兩個決議,該可能性被布拉特在賽前討論[47][48]。2014年6月20日,國際足協宣佈,取消事件負責人,哥倫比亞邊裁翁貝托·克拉維霍進一步執法賽事的資格[49]

西班牙 v. 荷蘭:迪亞高·哥斯達的行為

西班牙的巴西籍前鋒迪亞高·哥斯達,無疑是比賽備受矚目的焦點。哥斯達回到家鄉首次參加世界盃,但他的新球隊卻以5-1在B組比賽中輸給荷蘭,全場比賽遭到當地球迷的嘲笑和侮辱。哥斯達在比賽中,明顯地用頭頂撞對手馬田斯·恩迪,隨後被主帥維辛迪·迪保斯基用前鋒費蘭度·托利斯換下[50][51]

德國 v. 葡萄牙

Thumb
米洛拉德·馬哲G組首場F組第三場比賽球證

德國對陣葡萄牙G組比賽中,塞爾維亞球證米洛拉德·馬哲數個判罰存在爭議[52]

第12分鐘,葡萄牙後衛祖奧·彭利拿禁區阻擋德國中場馬里奧·葛斯,馬哲判處彭利拿黃牌,德國隊十二碼。葡萄牙球員將馬哲包圍以示抗議,其中就有激動異常的比比[53][54]湯馬士·梅拿在上半場打進的十二碼,使得德國1-0領先[55]。十二碼判罰遭質疑,葡萄牙主帥保羅·賓圖稱「被迫接受決定[55][56]」。《每日電訊報》的馬克·奧戈登將其標籤為「本屆世界盃可疑判罰的又一例子,輕微接觸不足以阻擋最被人質疑的葛斯[57]。」

第37分鐘,葡萄牙中衛比比用頭頂撞湯馬士·梅拿,梅拿涉嫌假裝受傷[58],直接紅牌[59][60]。包括前世界盃球證布萊恩·霍爾在內的一些評論家,紛紛譴責梅拿用戲劇動作從被「欺騙的球證處或得不公開的優勢[61][62]」。相比三天前西班牙對陣荷蘭的比賽,西班牙前鋒迪亞高·哥斯達用頭頂撞荷蘭中衛馬田斯·恩迪,但球證沒看到,沒將哥斯達罰出場[63][64][65]。這種情況結果成了比賽的談論焦點[66][67],觀察者的回應一般是譴責比比的動作[53][68][69][70],也有小部分人討論梅拿是否過分強調最初的接觸[71][72][73]

隨後的第75分鐘,馬哲未判罰葡萄牙十二碼,讓球員再受刺激[74]。最終梅拿攻入三球,德國4-0獲勝[75][76][77][78]。賽後採訪時,賓圖表示兩次判罰表明有「偏見」,並稱:「我不能把罪責扔給球證,我們也有過錯,但是上半場發生的情況,讓我們接下來陷入僵局……球員被迫罰出場。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比比的聲譽帶來。這取決你們賦予比比的名聲[79]。」

意大利 v. 哥斯達黎加:基亞連尼踢翻甘保

意大利哥斯達黎加間的D組比賽中,哥斯達黎加前鋒祖爾·甘保禁區盯防時,被意大利後衛喬治奧·基亞連尼踢翻,但智利籍球證安歷基·奧施斯並未判罰十二碼。這激怒了哥斯達黎加主帥豪爾赫·路爾斯·賓度。賓度不久前曾帶領哥斯達黎加隊一眾球員,控告旁證。前世界盃球證格拉漢姆·波爾隨後發佈推特:「這場比賽的最大亮點,竟是哥斯達黎加沒有得到判罰?祖爾·甘保那時跟在意大利後衛身後搶球,就被基亞連尼笨拙地放倒了。」不過,之後不到一分鐘,哥斯達黎加中場拜仁·雷斯就拿下一球,將比數定格在1-0[80]

阿根廷 v. 伊朗

阿根廷對陣伊朗F組比賽中,塞爾維亞籍球證米洛拉德·馬哲未判罰伊朗隊自由球,伊朗隊員怒火中燒[81]而推搡球證[82]。第55分鐘,伊朗中場阿殊汗·迪查加禁區內被阿根廷後衛柏保路·薩巴列達侵犯,球證未判罰自由球,賽後引發就該行為是否屬於犯規的討論。Jam-e-jam、Quds和Iran等伊朗平面媒體,將沒有判罰十二碼的馬哲罵了個狗血淋頭,稱他幫助阿根廷贏得比賽[83]。Pravda.ru的蒂莫西·班克羅夫特稱馬哲「帶偏見且不稱職」,他在第55分鐘的判罰,決定了「球證選擇的質量,主宰了國際足協世界盃比賽的噁心評論[84]」。《新城報》寫道,儘管薩巴列達搶球時絆倒了迪查加,「回放顯示,伊朗隊應該獲得十二碼[81]」。《每日郵報》的馬特·勞頓[85]體壇博客聯盟的凱文·麥考利[86]認為迪查加「強力要求十二碼」。然而,《衛報》的巴尼·羅納和美聯社的卡爾·里特爾[87],卻在報道中寫道電視回放顯示,薩巴列達先碰到球,迪查加然後倒下,阿根廷不算犯規。《每日電訊報》亦認同判罰:「迪查加嚷着要十二碼,幾乎粗暴對待無奈的球證,我不知道這是為何,但回放顯示薩巴列達贏得球,儘管有些笨拙[88]。」

伊朗隊主帥卡路士·昆洛斯在賽後質疑第55分鐘的錯誤判罰:「這應該是十二碼加紅牌,沒有藉口可言。有理由能解釋塞爾維亞球證沒有給出十二碼嗎?這傢伙今晚,乃至餘生怎能安睡?總而言之,我想一對一地跟他交談。他憑什麼這樣對待我們[87]?」阿根廷主帥亞歷杭德羅·薩貝拉支持馬哲的判罰,覺得薩巴列達先拿到球[89][87]

賽後第二天,伊朗足球總會正式就馬哲的判罰,向國際足協提出申訴,協會書記邁赫迪·穆罕默德·納比簽名確認,其他事項有一項寫着:「不幸的是球證的錯誤,改變了比賽結果,幫助阿方超越我們[90]。」

尼日利亞 v. 波斯尼亞:迪斯高入球被吹

尼日利亞對陣波斯尼亞F組比賽中,新西蘭球證彼得·奧萊利由於旁證錯誤判罰越位,吹掉波斯尼亞的入球[91][92]。該判罰因彼得·奧丹維治缺少犯規而存在爭議[93]。尼日利亞1-0贏得比賽,這就意味着,波斯尼亞無緣淘汰賽。球證賽後與尼日利亞門將雲遜·安耶馬共同慶祝,波黑前鋒艾甸·迪斯高入球被吹,被稱為「恥辱事件[94]」。

希臘 v. 科特迪瓦

希臘對陣科特迪瓦C組比賽中,回放顯示科特迪瓦前鋒基奧雲尼·施奧絆倒希臘中場佐治奧斯·森馬拉斯的犯規動作,厄瓜多爾球證卡路士·韋拉在91分鐘作出判罰希臘十二碼的爭議性球證。森馬拉斯的主罰十二碼給予希臘2-1的勝利,從而提前出線。如果沒有十二碼,科特迪瓦將有可能提前1-1戰平[95][96][97][98][99][100]

克羅地亞 v. 墨西哥:明顯的手球沒有判罰十二碼

克羅地亞對陣墨西哥A組比賽期間,烏茲別克球證拉夫山·伊爾馬托夫拒絕就克羅地亞後衛達里奧·施拿的明顯手球判罰十二碼,而哥路卡似乎幾秒前在禁區內侵犯了墨西哥前鋒查維亞·靴南迪斯[101][102]

烏拉圭 v. 意大利:蘇亞雷斯咬人事件

Thumb
烏拉圭D組比賽前的合影,上排最左為蘇亞雷斯

烏拉圭D組決賽中對陣意大利。烏拉圭前鋒蘇亞雷斯準備搶斷時與意大利後衛基亞連尼發生衝突。回放顯示,蘇亞雷斯撲向基亞連尼,咬了他的肩膀(基亞連尼展示出咬痕),捂着臉摔倒。由於意大利球員抗議球證馬爾科·洛迪古斯不判罰蘇亞雷斯,反讓烏拉圭獲得了讓後衛迪亞高·高甸入球的角球。最終烏拉圭1-0戰勝意大利,以D組第二名出線[103][104][105]。同一晚上,國際足協向蘇亞雷斯開出罰單[106][107][108][104]

這只不過是球場上的事情。我們兩個人在禁區內,他用肩膀撞了我的眼睛。有些發生在球場上的事情,你不應該等到事情搞大了才出來解決。
—蘇亞雷斯賽後接受採訪,2014年6月24日[107]
我失去了平衡,落在了對手上面。(基亞連尼)撞了我的臉,我的臉頰留下了一個瘀傷,牙齒鑽心的疼。
— 蘇亞雷斯給國際足協紀律委員會的辯護,2014年6月25日[109]
……事實是,我的同事基亞連尼被我咬了後,要用身體承受後果……我向基亞連尼和整個足球大家庭道歉。我向大家道歉,再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 2014年6月30日表態[110]

蘇亞雷斯此前曾兩次咬對手:2010年咬了奧特曼·巴卡爾而禁賽七場[111][112][113],2013年咬了布拉尼斯拉夫·伊雲奴域而禁賽十場[114][115][116],因被批沒有意識到「嚴重性」。

2014年6月26日,國際足協紀律委員會禁止蘇亞雷斯參加九場國際比賽,判決立即生效,這意味着蘇亞雷斯無法繼續參加世界盃,也是世界盃歷史上最嚴重的禁令,超越了因在1994年世界盃咬了路爾斯·安歷基而被禁賽八場的毛羅·泰索迪[117][118][119]。他還被禁止參與足球活動四個月,並處以10萬瑞士法郎(約合65700英鎊/82000歐元/119000美元)[120][117][118]。判罰的嚴重基於蘇亞雷斯第三次在進攻中咬人,缺乏反省[109]。蘇亞雷斯被禁賽,也導致烏拉圭在下一場比賽中以0-2輸給哥倫比亞而離開世界盃[121]

烏拉圭足球總會在禁令被宣佈的同一天提出上訴[122]。蘇亞雷斯的律師表示:「我們沒有懷疑」任何的歐洲比賽抵抗蘇亞雷斯[123]。烏拉圭人對蘇亞雷斯各種辯護,質疑他是否真的咬了基亞連尼,批評禁令過於嚴重。烏拉圭總統荷西·穆希卡將禁令視為「法西斯主義」,稱國際足協官員是一班「婊子的臭王八蛋[124][125]」。烏足協主席威爾馬·華迪斯[122] 、烏拉圭隊長迪亞高·盧根奴[126]、烏拉圭主帥奧斯卡·泰巴尼斯以辭去國際足協職位的方式,對禁令表示抗議[127]。烏拉圭媒體亦產生挑釁和牴觸情緒[128]。被咬的基亞連尼也認為禁令過分,而國際職業足球員協會為呼籲「他所需的支持」,認為「重點應放在蘇亞雷斯的康復和認真治療」上[127]

事件發生六天後的6月30日,蘇亞雷斯透過Twitter向基亞連尼道歉,稱咬人是與基亞連尼發生碰撞的結果,發誓不再有同類事件發生[110][129]。基亞連尼則回復自己已忘掉了事件,希望國際足協減少對蘇亞雷斯的禁賽[130][129]

7月3日,烏足協正式就蘇亞雷斯的禁令提出上訴[131][132],但7月10日被國際足協駁回[133][134][135]。但禁令沒能阻止蘇亞雷斯轉會到另一家足球會[136],蘇亞雷斯7月11日宣佈轉會到巴塞隆拿[137]轉會前一天,蘇亞雷斯的道歉受到巴塞人的讚賞:巴塞隆拿主席荷西普·瑪麗亞·巴托梅稱道歉是種「光榮」;體育總監安東尼·蘇比沙列特對蘇亞雷斯以「足夠的謙卑承認錯誤」表示歡迎;新加盟的艾雲·拿傑迪錫讚賞蘇亞雷斯的「性格與力量[138][139]」。

2018年,國際足球聯合理事會在近日修改足球規則明確表示,賽場咬人將和其他不當行為一樣,要被罰自由球,且咬人的球員要被紅牌罰下。[140]

俄羅斯 v. 阿爾及利亞:球迷激光筆助破俄羅斯大門

俄羅斯在6月26日對陣阿爾及利亞H組決賽中1比1戰平,阿爾及利亞最終淘汰俄羅斯,進軍淘汰賽。然而俄羅斯隊的出線是可預見的,開賽僅六分鐘,前鋒亞歷山大·高哥連就將比數改寫成1比0。奇怪的事在第60分鐘發生。由激光筆發出的運動綠光,照在了俄羅斯門將艾堅菲夫的臉上。當時他正防守阿爾及利亞前鋒施利文尼的自由球。俄羅斯主帥法比奧·卡比路指責激光筆引發致命性的失球,他表示:「龍門沒法專下心來,激光就照在他臉上。這不是藉口,你可以在鏡頭上看到。」[141][142]

賽後,因阿爾及利亞球迷違反了使用激光筆等球場規則,國際足協處以阿爾及利亞足球總會5萬瑞士法郎罰款,折合美金56200元[143]。按照國際足協的《運動場及安保條例》,激光筆在運動場屬違禁物品[144]

淘汰賽

巴西 v. 智利

智利巴西之間展開的首圈淘汰賽,存在混亂和爭議[145]

本場比賽的首個入球,被認為是智利後衛干沙路·查拉烏龍球,但國際足協證實此球是巴西的大衛·雷斯射入的[146]

英國球證霍華德·韋伯的判罰被批過於苛刻,尤其是針對巴西。BBC體育評論員,前英格蘭前鋒加利·連尼加在視頻中表示,韋伯做出一些「玄乎的判罰」,如第13分鐘拒絕授予巴西前鋒侯克十二碼機會,並在第55分鐘有點苛刻地判罰同一球員手球[147]。侯克已將球射進智利的大門,但球證裁定該枚入球由手臂控制而被判無效,對侯克出示黃牌。包括前英格蘭足球員奧雲(通過Twitter[148])在內的其他評論家,亦質疑對侯克手球的判罰可能過於苛刻[149]

荷蘭 v. 墨西哥

Thumb
洛賓

墨西哥對陣荷蘭十六強賽經過90分鐘,比數1-1。6分鐘補時期間,荷蘭翼鋒阿揚·洛賓被墨西哥後衛拉菲爾·馬基斯踢倒而被判犯規,隨後荷蘭十二碼射手卡拿斯-恩·亨特拉爾一記絕殺入球,將比數定格在2-1,從而淘汰墨西哥。洛賓因使用插水來賺取十二碼機會[150][151][152][153]遭到記者廣泛譴責而出名[154][155]。賽後,墨西哥主帥米基爾·靴里拉與葡萄牙球證柏度·普羅恩卡發生口角,他隨後在採訪時表示:「這是一屆所有人針對墨西哥的世界盃[156]。」隨後他又在新聞發佈會上詳細闡述:「四場比賽里,我們有三個災難性的判罰,這是最糟糕的。洛賓三次為搏十二碼插水,這不得不要警醒他。如果你對這種作弊的傢伙予以處罰,那他就不敢再耍花招了[157]。」洛賓賽後承認比賽期間倒地太明顯,並為此道歉:「有一次(最終變成)十二碼,對方進入禁區,我就輕易地摔倒,我不應該那樣。」洛賓也表示,上半場有兩個禁區內犯規針對他[158][157],應當得到罰球。但照馬爾克斯所述,洛賓在賽後供認「補時的那個不是十二碼,但之前的是」,這違背了他在發佈會上的發言[159]。荷蘭足球總會(KNVB)認為洛賓說的話被錯誤翻譯。

法國 v. 尼日利亞

法國尼日利亞的十六強比賽後,尼日利亞中場知名球員奧根耶·奧拿斯約翰·米基爾、前鋒彼得·奧丹維治、教練斯蒂芬·德克士等人,指控美國球證馬克·基格偏向法國。蓋格在比賽中的多個判罰亦被批評,包括:因越位取消尼日利亞前鋒艾曼紐·艾文歷基的入球(儘管回放錄像顯示該裁決可能正確);沒有就法國前鋒奧利華·基奧特明顯肘擊尼日利亞中場米基爾罰出紅牌;法國左閘在角球期間抓住奧丹維治,因球證持續的粗心沒有判罰。最值得注意的是,法國中場布萊瑟·馬度迪蹬踏奧拿斯,導致其左腿肌腱撕裂(需要手術)並奧拿斯被迫由中場魯賓·加比爾換下,卻只吃了一張黃牌[160][161]。有評論家指出,該判罰嚴重影響比賽,尤其是奧拿斯被強制換下,改變了比賽的局面,令尼日利亞喪失最具影響力的中場球員[162][163]

巴西 v. 哥倫比亞

「我認為他們對球證已作出很大的抉擇,尤其是在哥倫比亞有贏得比賽的機會的關鍵時刻。大衛·雷斯意圖用六次犯規傷害占士·洛迪古斯,但球證從未投出一張卡。這是過去十年裏我所見過的最差球證······當我看到國際足協因這樣一場偉大的比賽,祝賀主球證,我問自己,『搞什麼鬼?他們看的是哪場比賽?』,他們可能誤認為這是場棒球或鬥牛比賽,根本沒看吧[164]。」
——馬勒當拿對巴西-哥倫比亞的比賽的評價

巴西哥倫比亞的半準決賽,刷新了世界盃賽的單場犯規記錄(巴西31次,哥倫比亞23次,共54次,只有4張黃牌),包括哥倫比亞後衛胡安·卡米洛·蘇尼加第88分鐘時膝撞巴西前鋒尼馬背部,導致尼馬在比賽中被抬走,卻連普通犯規都沒有吹。隨後醫療評估顯示尼馬椎骨骨折,無緣剩餘比賽[165]。哥倫比亞最終以2-1輸掉比賽。比賽後,蘇尼加堅稱他並非故意傷害尼馬[166][167]。尼馬的隊友泰亞高·施華為蘇尼加辯護,稱他不是那種故意造成人身傷害類型的球員[168]。7月5日,據透露,蘇尼加曾向尼馬致信道歉,對無意造成的傷害「深感惋惜和難過」[169]

眾多媒體及足壇人物(馬勒當拿等),批評國際足協和西班牙球證卡路士·韋拉斯科·卡巴洛偏袒巴西,吹掉哥倫比亞後衛馬里奧·耶比斯的入球[170],不判罰巴西的大量犯規,使得哥倫比亞也變得帶有進攻性[171][172][164][173][174]。有人更認為,如果卡巴洛當時能妥善控制比賽,這些過多的犯規(尤其是尼馬的受傷)就不會發生[175]。而FIFA之後亦離奇地沒有再追究蘇尼加弄傷尼馬的事故。

巴西 v. 荷蘭

季軍戰第二分鐘,泰亞高·施華祖利奧·施薩開球時衝進禁區搶球,並拉倒阿揚·洛賓。由於洛賓正進行單刀,按照國際足協規定,施華應被直接出示紅牌驅逐離場,但阿爾及利亞球證賈邁勒·夏伊摩迪僅出示黃牌,與此同時卻對這項於禁區外發生的犯規作出十二碼判罰,最終雲佩斯破門。荷蘭在第16分鐘的第二個入球實為越位,但被球證忽略。第67分鐘,巴西中場奧斯卡因本場比賽唯一一次插水而吃黃牌;但回放顯示,他是被對手戴利·白蘭特在禁區內推倒的。戴利因傷離場,進一步證實了兩名球員間有大的肢體接觸[176]

安全問題

場館內

建設

場館建設受到意外事故、預算超支、工期延誤的困擾。建設12個世界盃賽場的事故,犧牲了8名工人。2013年10月下旬,馬托格羅素州州長警告潘特納爾運動場不能100%按照工期完成24小時後,施工時就發生火災。影片顯示,波黑對陣阿根廷開賽前。有球迷攀爬用腳手架做成的不穩定樓梯通往場內[177][178]

無票智利球迷衝擊體育館

6月18日智利對陣西班牙B組比賽中,100名聚集在馬拉卡納運動場外智利球迷強行進入運動場。他們首先突破安檢,讓一位球迷裝病引開保安,隨後進入媒體中心把玻璃窗砸碎、擋板推翻,從而進入運動場。據憲兵報道,共有85名球迷被捕,其他人已抵達看台。早前的6月15日阿根廷對陣波黑比賽中,亦有20名阿根廷球迷做出類似行為[179][178]

英格蘭球迷全武行

據英國警方報道,6月19日英國聖保羅對陣烏拉圭的比賽中,兩名英國球迷互毆,其中一名的耳朵被咬。遭攻擊的球迷提出投訴後,巴西警方着手調查,但無法確認攻擊者。英格蘭前鋒斯坦·科利莫爾在推特上證實了該事件。首席警察協會發表聲明,根據科利莫爾的推文,南約克郡總警司雷切爾·巴特表示:「我們一直努力確認犯罪嫌疑人,力求將他在英國繩之於法,如果可能的話,可將他送回犯下罪行的巴西[180]。」

場館外

單軌鐵路垮塌

6月9日,世界盃開賽前三天,聖保羅地鐵17號線施工過程中,一條水泥支撐梁倒塌,1名工人死亡,另有兩人受傷[181]。該線建成後,將連接單軌鐵路網另外三條前往聖保羅國際機場的線路,預計在比賽開始前完成,但施工因未得到環保部門批准而被推遲,預計於2015年下半年完成[182][183]

橋樑垮塌

7月3日,貝洛奧里藏特一處屬於世界盃基建項目的立交橋,施工時坍塌,瓦礫掉落到下方繁忙的車道,2人死亡,22人受傷。一名目擊者指責趕工期的當局和企業處理這場災難的表現「無能[184][185]」。

頭部受傷救護

比賽中處理頭部受傷球員的方式讓國際足協飽受批評。兩起事故尤其讓人關注,一是分組賽階段比賽中,烏拉圭後衛艾華路·彭利拿頭部受傷後昏倒在地上[186]。烏拉圭隊醫生暗示將球員替換下場,但他回到了比賽中。這一事件遭到球員工會職業球員協會和國際足協執行委員會成員及醫務委員會主席米歇爾·德·霍格的批評[187]。二是決賽中德國中場克里斯托夫·克拉默在第14分鐘的衝撞中頭部受創,回到比賽後在第31分鐘透支。期間,克拉默迷失方向並糊塗起來,曾一度詢問球證尼古拉·里佐利自己打的是不是世界盃的決賽[188]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