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特米爾河翼龍(學名:Altmuehlopterus,意為「阿爾特米爾河之翼」)是翼手龍亞目翼龍的一個屬,生存於晚侏羅世的德國。該屬以前被稱作代廷翼龍("Daitingopterus",意為「代廷之翼」),這是一個於2004年非正式創建的裸名。[1]
阿爾特米爾河翼龍屬 化石時期:
| |
---|---|
正模標本BSP AS.I.745,位於侏羅紀博物館(Jura Museum Eichstätt)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目: | †翼龍目 Pterosauria |
亞目: | †翼手龍亞目 Pterodactyloidea |
下目: | †真翼手龍下目 Eupterodactyloidea |
屬: | †阿爾特米爾河翼龍屬 Altmuehlopterus Vidovic & Martill, 2017 |
模式種 | |
†巨嘴阿爾特米爾河翼龍 Altmuelopterus rhamphastinus (Wagner, 1851)
|
發現與命名
約翰·安德里亞斯·瓦格納(Johann Andreas Wagner)於1851年命名了鳥頭龍(Ornithocephalus,翼手龍曾用名,現已廢棄)新種巨嘴鳥頭龍(Ornithocephalus ramphastinus)。鑑於該翼龍碩大的啄狀吻部,種名取自巨嘴鳥中的鵎鵼屬(Ramphastos)。[2]克里斯汀·埃瑞克·赫爾曼·馮·邁爾(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於1859/1860年將種名糾正為rhamphastinus。[3]儘管按照現代標準此舉並不規範,但根據ICZN 33.3.1條規則,新拼寫已被後期作者接受並使用,從而變為有效。[4]
正模標本BSP AS.I.745可能發現於代廷附近默恩斯海姆提通階時期的馬爾姆澤塔3號地層(Malm Zeta 3)的一層中。它由帶有顱骨的部分脫節骨骼組成,保存於一塊石板及其對應石板上。
1871年,哈利·絲萊(Harry Govier Seeley)將此標本納入雙孔頭翼龍的模式材料,但並未指定為該屬的正模標本。[5]彼得·韋爾恩霍費爾(Peter Wellnhofer)故於1970年輕率地將該標本命名為德國翼龍的第二個種:巨嘴德國翼龍(Germanodactylus rhamphastinus)。[6]2004年,米高·麥什(Michael Maisch)等人得出結論稱此標本代表一個獨立屬,並在分支圖中將其表示為「代廷翼龍」。[1]當時該屬仍是一個裸名。[7]
2017年,史蒂芬·維多韋克(Steven Vidovic)和大衛·馬提爾(David Martill)將其正式命名為獨立屬阿爾特米爾河翼龍(Altmuehlopterus)。屬名組合流經索爾恩霍芬的阿爾特米爾河及拉丁化希臘語單詞pteron(翅膀)。[7]
參見
- 翼龍列表
- 翼龍類研究歷史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