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阪神間現代主義(阪神間モダニズム/はんしんかんモダニズム hanshinkan modanizumu),指1900年代到1930年代期間(主要是從大正到昭和初期[1][2])在日本所謂「阪神間」(泛指「大阪市與神戶市之間」)[1]這一地域發展孕育的近代藝術、文化、生活樣式等。「阪神間」這一地域概念並無明確的定義,對其範圍有眾多觀點[1]。
1990年代以來,阪急沿線都市研究會主編的《生活樣式與都市文化 阪神間現代主義的光與影》(1994年)、《「阪神間現代主義」展》[3]等成為研究這一概念的契機,構成了日本地方鄉土史和地域文化史的一個重要概念。
這一概念主要包括從日本明治維新後經過大正、昭和初期直到日本戰敗為止的77年時間裏,關西地區近代化過程中的黎明期的文化現象。這與日本的「戰後復興期」及高度經濟成長期、泡沫經濟時期等戰後時代雖有明顯的區分,但對戰後直至現代的日本國民生活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這一歷史概念也對促進關西大型私營鐵道公司及不動產開發企業的旅遊促進及打造地域品牌起到了一定作用。自2017年2月起,阪神電氣鐵道公司與沿線的神戶市、蘆屋市、西宮市共同策劃推出了「阪神K・A・N現代主義」觀光營銷活動(三個字母正好是三個城市的羅馬字首字母)[2][4][5][6]。
19世紀末的大阪在日本是超越東京的全國第一大商業都市(即大大阪時代)[7]。當時的神戶也已發展成為東亞地區最大的港口城市。
當時的近畿地區也模仿美國,紛紛建設城際鐵路。以阪神電氣鐵道本線(1905年開業)為起源,先後有箕面有馬電氣軌道(之後的阪急寶塚本線、1910年開業)、阪神急行電鐵神戶本線(1920年開業)等電車線路陸續開通,從而極大地推動了神戶和北攝近郊的農村地帶的城市化進程。得益於發達的交通,風景秀麗的六甲山南麓的鐵路沿線的阪神間就成為了優質宜居的郊外住宅用地。因此這一地區的城市化及文化發展,也可以歸功於關西私鐵投入的巨額資本。
首先,明治時期阪神一帶的富商都選在原住吉村[注釈 1] 一帶建造宅邸,因此這一帶成為全日本富豪人數最多的地區[8][9]。
此後進入大正年間,新興的實業家與當時新生的大學畢業的知識分子精英階層也都選擇這一帶為居住地,因此帶動了當地的文化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從而更加吸引藝術文化界名人的入住。與此同時,從19世紀末開始,在六甲山上以及周邊環境優美的山麓開發建設了一大批面向布爾喬亞富裕階層的文化、教育、社交場所,包括別墅、酒店、娛樂設施等,更促使這一帶成為西洋式的休閒度假勝地。
在這樣的環境和時代背景下,當地培養出了深受西洋文化影響的近現代生活模式。值得一提的是,直至今日,這一帶仍然是日本國內首屈一指的高級住宅區。
在日本首都圈,也有如田園都市公司(東急的前身)開發的田園調布等東京近郊的高級住宅區,那裏也可以看到阪神間現代主義的影響。
阪神間的居民中除了當地的富裕階層外,還有很多知名的藝術家和實業家。尤其在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東京一帶遷居至此的藝術家更增添了這一帶的人氣。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