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穹希伯來語כִּפַּת בַּרְזֶל‎,羅馬化:kipat barzel)是一套全天候的機動型防空系統,由以色列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公司研發,主要用於攔截5至70公里範圍內的火箭彈

Quick Facts 鐵穹 Iron Dome כיפת ברזל(kipat barzel), 類型 ...
鐵穹
Iron Dome
כיפת ברזל(kipat barzel)
Thumb
"鐵穹"防禦系統在2021年以巴衝突卡桑火箭進行攔截
類型近程防空攔截系統
原產地 以色列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2011-至今
參與戰爭/衝突以巴衝突201120122021
雲柱行動
保護邊緣行動
生產歷史
研發者拉斐爾先進防務系統
以色列航太工業[1]
研發日期2005-至今
生產商拉斐爾先進防務系統
以色列航太工業
單位成本每套系統5,000萬美元[2] USD $20,000 每枝導彈(2014)[3][4]
生產日期2011-至今
製造數量10套系統已部署[5](預計部署15套)
基本規格
重量90公斤(200磅)[1]
長度3米(9.8英尺)[1]
直徑160 mm(6.3英寸)[1]
引爆機制近炸引信[6]

發射平台3/4列發射器,每列攜帶有20枚攔截彈藥。
Close

系統組成

鐵穹防禦系統由發射架、雷達、操控系統和監測裝置等組成,可實現對來襲火箭彈的自動探測並進行攔截。

爭議

攔截率

鐵穹攔截率與眾多反導系統一樣眾說紛紜,《商業內幕》雜誌曾專題報導,以色列軍方自稱鐵穹的攔截率在85%以上,但從未有人給出相關證據,文中還有美國專家指出,攔截率40%已經是人類科技極限,另一位以色列評論員則認為只有10%命中率上下。[7]2006年第二次黎巴嫩戰爭時還沒有這系統,平均每1枚敵方火箭攻擊以色列就有6.7次保險索賠,該數值2012年降至2.9次/一枚火箭彈,2014年降至1.2次/一枚火箭彈,這保險數據被認為是鐵穹有效的證據,然而保險數據與命中率只有間接關係。例如敵方攻擊的地區人口密度、使用彈頭威力等,都會引發保險數據變化,且在2008年的戰爭中沒有鐵穹,每枚火箭彈造成的保險索賠也只有2.4次,[8]例如2014年哈馬斯發射的4500枚火箭彈中,「鐵穹」系統雖然號稱「攔截成功率達90%」,但其實這是指它對其中800多枚「有威脅」的目標實施攔截,一共擊落了735枚。

性能不足

「鐵穹」系統的「選擇性攔截」,一旦對手的火箭彈性能升級,如精準度提升,就會因需要攔截的目標過多而出現嚴重的「火力不足」。另外,每套「鐵穹」系統只有20枚攔截彈,一旦發射完畢就需要相當長時間重新填裝。在2023年的10月7日「阿克薩洪水行動」中,哈馬斯在20分鐘內向以色列發射了5000餘枚火箭彈,「鐵穹」系統不堪重負,在最初的攔截行動中短時間內就耗盡了彈藥,證明哈馬斯已經對以色列的防空能力瞭如指掌,並成功找到了「鐵穹」的漏洞,計算出了己方需要發射的導彈數量,以飽和攻擊/阻塞式攻擊戰術打敗了「鐵穹」。10月10日,戰事剛開始三天,以色列就緊急向美國請求支援「鐵穹」備彈,意味着鐵穹彈藥已經接近告罄,也反映鐵穹彈藥的生產能力沒有宣傳中那麼容易[9][10],而美國方面,在2022年底,陸軍第94航空和導彈防禦司令部才剛買了一個連 - 兩套的「鐵穹」系統,備彈只有300多枚,已於2023年10月全部發往以色列。

戰果

2021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發生衝突,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一周來向以色列發射逾3,000枚火箭,鐵穹成功攔截了大部份火箭。

2011年3月27日,以色列在南部城市貝爾謝巴附近部署了第一套鐵穹防禦系統。2011年4月7日,該系統在南部城市阿什凱隆上空成功擊落1枚發射自加沙地帶的火箭彈。[11]

裝備國家

C型改版

以色列為該國海軍專門設計了改進版的鐵穹防禦系統C-穹頂海軍防空系統並於2022年2月測試。[12]

圖片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