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鄧氏魚(Dunkleosteus),又稱胴殼魚、恐魚,是一種晚泥盆紀(距今約3.82億至3.59億年前)的盾皮魚,其中最大種類D. terrelli體長可達8.79米(28.8英尺)重量則可達4噸,被視為當時最大的海洋掠食者,是已知體型最大的盾皮魚,主食有硬殼保護的魚類及無脊椎動物。鄧氏魚的存在比陸上第一隻恐龍的誕生還要早1.35億年,其化石被廣泛發現於波蘭、比利時、摩洛哥以及北美洲等。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3年4月12日) |
鄧氏魚屬 化石時期:弗拉斯階-法門階,
| |
---|---|
藏於昆士蘭博物館的鄧氏魚頭顱骨。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盾皮魚綱 Placodermi |
目: | †節甲魚目 Arthrodira |
科: | †鄧氏魚科 Dunkleosteidae |
屬: | †鄧氏魚屬 Dunkleosteus Lehman, 1956 |
模式種 | |
Dinichthys terrelli Newberry, 1873
| |
種 | |
列表
|
鄧氏魚目前確定的至少有十個種,其中模式種為泰雷爾鄧氏魚。[1]
體型最大的種類D. terrelli,其體長估計可達8.79米(28.8英尺)而體重則可達4 t(4.4 short ton),為目前人類已知最大型的盾皮魚[3][4][5]。和其他盾皮魚一樣,鄧氏魚的頭部由厚甲殼包覆,這降低了牠們的運動速度和靈敏度。口中不具有牙齒,但是其甲殼具有銳利的邊緣,形成類似嘴喙的結構[4]。鄧氏魚和其他盾皮魚可能是最早行體內受精的脊椎動物,這項特徵在現存的鯊魚上也可見到[6]。
鄧氏魚僅有前方甲殼的部分有成為化石保留下來,也因此其他部分的外型仍然是未知的[7]。現在鄧氏魚後半身的復原圖多半是依據其他節甲魚目(例如:粒骨魚)來參考還原的。
鄧氏魚的顎部透過平面四桿機構連結,咬合力最大在尖端可達6,000 N(612 kgf;1,349 lbf),在後排刃片則可達7,400 N(755 kgf;1,664 lbf)[4],能一口咬穿硬殼保護的有甲魚類或菊石等無脊椎動物,鄧氏魚吸力也很巨大,能在0.02秒內張開嘴並在0.06秒內把獵物吸進口中[3],可以捕食體積比它的嘴大得多的生物,進食完後會將不能消化的硬殼吐出。
鄧氏魚處於食物鏈頂端,生活在泥盆紀的胸脊鯊可能是它的捕食對象。然而,巨大而沉重的身軀極大地影響了鄧氏魚的運動速度和靈敏度,使其在進化史中輸給了鯊魚等軟骨魚,最終滅絕。鄧氏魚及類似生物滅絕後,鯊魚的體型開始變得更大,種類變得更多。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