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語सङ्खारSaṅkhāra梵語संस्कारsaṃskāra),為十二因緣第二支,五蘊之一。

More information 十二因緣 ...
  十二因緣  
無明
名色
六入
老死
 
Close

概論

在佛教中,行有廣義與狹義之區分,依不同脈絡而定[1]

行(巴利語Saṅkhāra)梵文中的字面意義是「被放在一起」,或「放在一起」。

  1. 被當成被動式時,代表的是一種心理傾向所造成的條件式結果。也就是「造作」的原因,以及因為「造作」所形成的結果。它可以被譯為「在某種條件狀況下才存在的事物」、「被決定的」、「被製造出來的」、「因為某種條件狀況而形成的」。如「諸行無常」中,採用第一個意義,也是最廣義的。指在世間的所有事物,無論是雲朵、樹木或是人,都是在某種條件下組合而成。因此,所有事物都在生滅變化中,都是無常、不恆久的,了解這個事實,就可以帶來智慧
  2. 當它以主動式出現時,代表某種心靈或意識的狀態。而五蘊中的行蘊,十二緣起中的行,以及思的行,都採用第二個解釋,較為狹義。如行蘊為的集合體[2]

行蘊種類

  • 身行、口行、心行
  • 六思身等[3][4]
  • 除了受心所和想心所外的50個心所(參見《攝阿毗達摩義論》第二攝心所分別品)

52心所:

觸、、思、一境性、命根、作意, 此等七法名遍一切心心所

尋、伺、勝解、精進、喜、欲, 此等六法名為雜心所

如是當知此等十三法名為通一切心心所


痴、無慚、無愧、掉舉、貪、見、慢、 嗔、嫉、慳、惡作、昏沉、睡眠、疑, 此等十四法名為不善心所


信、念、慚、愧、無貪、無嗔、中舍性、 身輕安、心輕安、身輕快性、心輕快性、 身柔軟性、心柔軟性、身適業性、心適業性、 身煉達性、心練達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 此等十九法,名為遍一切淨(善)心所

正語、正業、正命,此三法名為離心所。 悲、喜二法,名為無量心所

若與慧根一起,則此等一切共二十五法,當知為淨(善)心所

行蘊體性

十二因緣法中的行

十二因緣之一,有兩層意思,一為造作,二為遷流[6]南傳上座部佛教認為,「行」(造作諸業)而產生「[7](業識)。

十二因緣中的行支,則是指由無明而生起的感召,能引起因果報應的身、口、意等「業」,亦指人的一切身心活動[8]。十二因緣中的行,專指能感召罪福果報的善、惡業。

按照三世二重因果說,行是過去世的因。無明和行均為過去世的二因。有了此二重因,才造成現在世有情眾生的果報。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