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鳥龍屬(屬名:Saurornithoides)是種手盜龍類恐龍,屬於傷齒龍科,生存於晚白堊紀。如同其他的傷齒龍科恐龍,蜥鳥龍是種掠食者,可用後肢來快速地奔跑,並擁有極佳的視力與聽力。

Thumb
正模標本的右側、上方、下方素描圖
Thumb
正模標本的腳掌素描圖

Quick Facts 保護狀況, 科學分類 ...
蜥鳥龍屬
化石時期:晚白堊紀75 Ma
Thumb
蜥鳥龍的顱骨模型
無效狀況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傷齒龍科 Troodontidae
亞科: 傷齒龍亞科 Troodontinae
屬: 蜥鳥龍屬 Saurornithoides
Osborn, 1924
模式種
蒙古蜥鳥龍
Saurornithoides mongoliensis

Osborn, 1924
Close

蜥鳥龍的屬名在希臘文裏,sauros意為「蜥蜴」,ornithos意為「鳥類」,而oid意為「外形」;蜥鳥龍與鳥類祖先有相近血緣,因此這些名稱相當適合牠們。

蜥鳥龍的身長估計有2到3公尺,而重量為23到54公斤。牠們擁有大型眼窩以及立體視覺。牠們可能擁有好的夜間視力。蜥鳥龍擁有長而低矮的頭部、扁平的鼻口、銳利的牙齒、以及相當大的腦部。如同其北美洲近親傷齒龍,科學家們推測蜥鳥龍擁有長手臂與用來抓握的手部,可用來捉住活生的獵物,例如小型動物。如同其他的傷齒龍科恐龍,蜥鳥龍的第四腳趾擁有長趾爪。

蜥鳥龍的唯一化石發現於蒙古,牠們是由古生物學家亨利·費爾費爾德·奧斯本在1924年所命名。模式種蒙古蜥鳥龍S. mongoliensis[1]。在1974年,瑞欽·巴思缽(Rinchen Barsbold)命名了第二個種,S. junior。化石發現於蒙古的納摩蓋吐組(Nemegt Formation),被認為是蒙古蜥鳥龍的近親。在2009年,新研究將該種獨立為新屬,扎納巴扎爾龍Zanabazar[2]。另外,1994年發現的部分後肢(編號IVPP V 10597)被描述為蒙古蜥鳥龍的幼年個體,但是在2012年被發現是一個新屬,命名為柯瑞氏菲利獵龍Philovenator curriei)。[3]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