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禮(也常稱為彩禮)是指男女結婚新郎或其家庭給予新娘父母的金錢財產禮物,如為金錢又稱為聘金

定義

人類學角度來看,在古代時聘禮是一種市場經濟行為,用以交換新娘家庭所損失的勞動力,及賠償她家庭中直系親屬的缺失。從演化心理學角度解釋,贈送聘禮在一夫多妻制社會中非常常見,因為適齡女性相對稀缺。[1]聘禮這一傳統如今仍然在不少亞洲國家、部分非洲國家和部分太平洋島嶼中有所保留。而訂好的聘禮價值如今並不一定反映了女方在男方眼中的價值。彩禮在性質上屬於男方對女方父母的贈與,一般是不能要回的 ,[2]只有少數情況如悔婚之類除外,例如唐律規定,女方在訂立婚約後悔婚,不僅要杖六十,而且要退回全部聘禮;若男方悔婚,則不得追回聘禮。[3]後世直至今日也遵循此原則,只有悔婚時才可歸還彩禮。

至於離婚後,只有一些特定情況下才能討還彩禮,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於2003年12月4日頒佈、2004年4月1日起施行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專門就彩禮問題進行了規定,該解釋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二)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三)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領了結婚證,沒有在一起生活的,可以退。一起生活了的,就算共同財產,以分財產的方式退還。[4][5]

各地彩禮狀況

中國大陸

民國時期,中國各地彩禮標準不一,有些地方是一袋大米或者一袋小麥文化大革命時期彩禮被認為是封建遺毒,民眾不敢明着要彩禮,但是還是會偷偷地給。改革開放後,隨着經濟的發展,彩禮也隨之水漲船高[6]。2000年代後,由於計劃生育政策重男輕女傳統導致出生性別比失衡、女童死亡率高於男童,適婚女性比適婚男性少很多。[7] 男性面臨強烈的婚姻擠壓。個人及家庭不得不付出高昂的聘禮,以幫助男性成婚。湖北省天門市相關、2012年的研究文章指出,當地未婚女子以自己的勞動報酬、聘禮來支付兄弟的婚禮開支,幫助他們成婚,成為另一種形式的「交換婚[8]:60-61。中國普遍存在天價彩禮,導致很多貧窮家庭的適婚男青年,結不起婚或者為了結婚而債台高築[9]

除個人、家庭應對聘禮要求外,中央和地方政府亦試圖打壓高價聘禮。例如2020年青海省海東市推出《海東市移風易俗促進條例》,其中就包括遏制高價聘禮[10][11][12]。2021年4月,中國民政部官網發佈《民政部關於同意將河北省河間市等單位確認為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的批覆》,同意將河南省開封市禹王台區、寧陵縣,廣東省廣州市,遼寧省瀋陽市皇姑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重慶市大足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等單位納入婚俗改革實驗區,實驗時間為期三年。其中就就涉及打擊高價聘禮[13]

2024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佈《關於審理涉彩禮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規定》重申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而且以彩禮為名借婚姻索取財物,另一方要求返還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14]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