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會議
解决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外交会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解决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外交会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維也納會議(法語:Le congrès de Vienne)是從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間在奧地利維也納的外交會議。本次會議由奧地利政治家克萊門斯·文策爾·馮·梅特涅主持,其目的在於解決由法國大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導致的一系列關鍵問題,保證歐洲的長久和平。會議的基本原則是「正統主義」和「勢力均衡」,目標不僅包括恢復戰前國界,還包括重新調節各列強的權力,使他們能夠相互平衡並保持和平。參會者主要是保守派,反對共和主義和革命。法國失去了在前一段時間征服的所有領土,而普魯士、奧地利和俄羅斯則獲得了大量的領土——普魯士吞併了西部的一些德意志小國,並獲得了40%的薩克森王國的領土;奧地利獲得了威尼斯和北意大利的大部;俄羅斯則獲得了波蘭的一部分。在數月之前,荷蘭王國被建立起來,並包括了部分過去的奧地利領土,這一部分領土於1830年成為比利時。
歷史學家保羅·施羅德認為,舊的「權力平衡」體系事實上是相當不穩定和具有掠奪性質的,而維也納會議則刻意迴避了這一體系,並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規則,達成了更為穩定和溫和的平衡[1]。維也納會議是這一時期一系列國際會議的開始,而這些會議最終構成了歐洲協調,試圖在歐洲建立一套和平的權力平衡體系,並成為了日後國際聯盟和聯合國的樣板。
會議的直接背景是拿破崙帝國於1814年戰敗和投降,結束了長達二十五年的持續戰爭。拿破崙在會議期間重回法國,於1815年3月至7月重建百日王朝並導致新戰事的爆發,但會議仍然繼續進行,決議於拿破崙在滑鐵盧戰敗之前的九天便已經簽署。
從技術上來說,「維也納會議」並不能算是一個會議,因為實際上全體成員參加的大會並沒有召開,大多數的討論都是由奧地利、英國、法國、俄羅斯和普魯士等列強間的非正式會晤中進行的,其他代表的參與基本上十分有限。而在另一方面,維也納會議也是歷史上第一次由各國代表共同參與訂立條約的洲際性會議,而非簡單地在各國首都之間傳遞信息。維也納會議的決議在日後雖有一定修改,但仍然奠定了歐洲政治的框架,歐洲大部分地區維持和平,各大帝國保持勢力平衡,一直延續到普魯士統一德意志。
1814年的《休蒙條約》重申了將在1814-1815年召開的維也納會議中被正式批准的決定。這些決定包括在德意志建立邦聯,將意大利分割為多個獨立國家,使波旁王朝重掌西班牙,以及擴大荷蘭的領土,使之包括現今的比利時。《休蒙條約》成為了歐洲聯盟的奠基石,打造了持續數十年的歐洲權力均衡[2]。其他決定則在《巴黎條約》和《基爾條約》(涉及斯堪的納維亞問題)中已經涉及。《巴黎條約》中議定應當在維也納召開一次「大會」,並將邀請「雙方一切參與戰爭的列強」[3]。會議的開幕時間定為1814年7月[4]。
四大列強在先前是第六次反法同盟的中堅力量。在拿破崙戰敗前夕,列強便已在《休蒙條約》(1814年3月)中確定了共同的立場,並在波旁復辟期間與波旁法國訂立了《巴黎條約》:
下列國家沒有參加休蒙的會議,但參加了《巴黎條約》的商定:
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派了代表來到維也納——超過200個國家和王朝的代表出席了會議[16]。此外,市鎮、集團、宗教團體(例如修道院)和利益團體(例如德國出版商代表希望建立版權法和實行出版自由)也派了代表參會[17]。會議以奢華的娛樂而聞名,因此有人說大會並沒有在行動,而是在舞蹈。
俄羅斯帝國皇帝亞歷山大一世目標在維也納會議取得最大利益,他決心奪取波蘭,進軍西歐,像拿破崙那樣,成為歐洲的新霸主。英國則決心阻止任何一國,不論是法國抑或俄國在歐陸建立霸權,並着力保持海上霸權、取得海外殖民地及海外航運利益。與此同時,奧地利不欲俄干預中歐事務,故反對亞歷山大一世對波蘭的領土要求,並因要應付普魯士希望提升在德意志地區的領導地位的野心,亦須着手鞏固在德意志的盟主地位。
除了利益衝突外,在對革命的態度上各列強亦有分岐,奧地利、俄羅斯、普魯士三國決心壓抑民族主義及自由主義的發展,但英國卻無意讓上述三強借干預他國之革命來擴張勢力。而法國的塔列朗則在會議中希望借列強之利益矛盾及對革命見解之不同,從中維護法國在歐洲的地位,以免列強一致對法國的懲罰。
決議由奧地利、法國、葡萄牙、普魯士、俄羅斯、瑞典-挪威和英國的代表簽署生效,但西班牙沒有簽署,其餘國家在1817年宣佈通過了決議。
維也納會議的決議代表了所有簽訂的條約,於1815年6月9日(滑鐵盧戰役前幾天)簽署,其主要內容包括:
神聖同盟並非維也納會議的直接內容,但與維也納會議相連。它是亞歷山大一世的產物,在這個同盟中多個歐洲君主同意維持基督教原則。雖然大多數會議上的政客嘲笑這個同盟,所有歐洲君主還是同意它。沒有參加這個同盟的有教宗庇護七世,他不肯與這麼多新教徒參加這樣一個同盟,奧斯曼帝國蘇丹馬哈茂德二世,他對基督教原則不感興趣,和英國國王喬治四世,他只有在議會同意的情況下才能參加這樣一個同盟(但他以漢諾威國王的身份參加了這個同盟)。後來神聖同盟與歐洲的保守勢力,尤其是梅特涅的政策,連到了一起。
參加會議的國家還決定按會議決議第六款定期舉行會議:
為了保證目前條約的執行、鞏固各國之間的聯繫,以及維持目前四位君主之間的密切友好關係我們決定定期舉行會議……以達到維持各國富強和維持歐洲和平的目的。
這一條導致了一個歐洲協調會議系統的建立和後來許多會議的召開。其中最主要的會議有四個,分別為1818年的亞琛會議、1820年的特拉波會議、1821年的萊巴赫會議以及1822年的維羅納會議。
維也納會議經常受到學者的批評。它壓制了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的趨勢,低估了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對政治和社會保障的要求,間接促成日後歐洲的革命浪潮;並且犧牲許多小國利益以保持大國的勢力均勢及恢復歐洲舊有秩序,而所謂的歐洲協調合作常規架構目的也只是在歐洲大陸建立一個頑固的保守反動系統[19]。維也納會議成為了通過壓制法國大革命所提出的自由主義和民權來換取和平和穩定的保守系統。
但也有歐洲的歷史學家贊成會議中所取得的成就,如對戰敗國的處理手法較寬容(只把法國恢復大革命前的狀態,被法國侵佔的西班牙帝國、普魯士王國和奧地利帝國沒有要求法國割讓領土)、建立歐洲協調的合作常規架構、廢除奴隸買賣、開放國際河流皆對重建和平及歐洲社會之進步有所貢獻,並成為現代歐洲聯盟的模範。他們認為這個會議的決定使得近一百年(從1815年到1914年)中沒有發生席捲整個歐洲的大規模戰爭。在這些歷史學家中也包括亨利·季辛吉,他的博士論文的內容就是維也納會議。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