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蘇丹內戰 開始於1983年,是1955年至1972年之第一次蘇丹內戰 的延續。這場戰爭主要地點是蘇丹 南部,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以後平民死亡人數為最多的一場戰爭[ 22] ,大約有190萬名南蘇丹 平民死亡,以及超過400萬人被迫離開家園。
Quick Facts 第二次蘇丹內戰, 日期 ...
Close
2005年1月,作戰雙方簽訂《全面和平協定》,內戰結束。雙方協定,南蘇丹在此後6年實行自治,於2011年舉行的獨立公投 通過,並於2011年7月9日0時宣告獨立,約有30個國家的元首參加南蘇丹共和國的獨立慶典儀式,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參加了成立儀式,南蘇丹是目前世界上最新成立的國家(以聯合國成員國 計)。
有些文獻認為這場內戰源於宗教和種族原因,南北蘇丹在種族和宗教信仰上差異極大,北方人大多是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南方人大多是信仰基督教或傳統宗教的黑人,但由北方穆斯林主導的中央政府意圖向南方的非穆斯林人民實施按伊斯蘭教法 制定的法律,最終引發內戰。[ 23] [ 24] [ 25]
英國人殖民管治蘇丹時,把南方與北方分開管治,在南蘇丹用類似在東非的方式管治,在北蘇丹就用類似說阿拉伯語的埃及的一套。英國人不予北方阿拉伯人出任南方重要官職,也不鼓勵南北方之間的貿易。不過到1946年,英國在北蘇丹的壓力下退讓,把南北兩地結合在一起。阿拉伯語成為南方的行政語言,北方人開始出任南方重要官職。南方受過英語教育的精英階層被排擠在管治他們的政府之外,對於這種轉變有不滿。[ 26] 在1950年代蘇丹過渡往獨立的時期,南方領袖甚至不獲邀請參與談判。1954年成立沒有南方代表在內的「蘇丹化委員會」,任命蘇丹人取代英國官員,[ 27] 在大約800個高級行政職位中,僅有6個由南方人擔任,令南方人更加不滿。
1955年爆發第一次蘇丹內戰 ,到1972年南北雙方簽訂《亞的斯亞貝巴協定》才結束,「南蘇丹自治區」成立。
按照《亞的斯亞貝巴協定》,蘇丹南部出口的收益歸南方自治區所有。1970年代末,蘇丹南部發現石油 ,此後北方政府企圖控制南方石油,導致南北關係惡化,北方對石油的慾望成為後來取消南方自治的重要誘因。[ 28]
1983年,蘇丹總統加法爾·尼邁里 宣佈廢除《亞的斯亞貝巴協定》,取消南方自治,並在全國實施伊斯蘭教法 ,引起在南部佔大多數的非穆斯林居民不滿,引發第二次內戰。
2001年6月蘇丹南部各方勢力控制區: 蘇丹政府
親蘇丹政府民兵
蘇丹人民解放軍
蘇丹人民解放軍納西爾派
南蘇丹解放運動
原蘇丹政府軍上校約翰·加朗 是南方人,在1983年5月前往南方策反當地的黑人政府軍官兵,組成蘇丹人民解放軍 反抗北方。約翰·加朗及後來成為南蘇丹總統的薩爾瓦·基爾·馬亞爾迪特 早期支持在統一的蘇丹內實施南方自治。[ 29]
蘇丹人民解放軍在1986年的兵力約有12500人,1989年有2萬至3萬人,到1991年有5萬至6萬人。[ 30]
叛軍從戰爭初期已經把攻擊石油設施作為其主要戰略之一。1991年,支持南方叛軍的埃塞俄比亞 門格斯圖政府被推翻,加上南方叛軍內部分裂(努爾族 的里克·馬查爾 在1991年脫離約翰·加朗 ,另立蘇丹人民解放軍 納西爾派,並接受蘇丹政府援助對抗加朗[ 31] ),蘇丹政府軍乘勢在其後三年裏收復許多失地,奪回大多數油田。
戰爭的破壞加上西方國家 在1990年代開始對蘇丹實施經濟制裁,西方國家的石油公司被迫退出或減少在蘇丹的石油業務,由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的石油公司填補。
蘇丹自1999年起出口石油,[ 32] 北方政府把大量石油收益用於軍費上,不過在蘇丹石油收入增加的同時,美國加強了對蘇丹政府的制裁,甚至向南方叛軍提供援助。2001年,南方叛軍各派在美國的壓力下重新合作。[ 29] 2002年,南方叛軍收復東南部近邊境的卡波埃塔 。[ 33] 同年7月,蘇丹政府與蘇丹人民解放運動 (蘇丹人民解放軍的政治代表)簽署《馬查科斯協議》,對內戰結束後的過渡安排、政府架構、南方自治等議題達成初步共識。[ 28]
伊拉克對蘇丹的支持主要包括武器援助; 然而,根據南蘇丹人的說法,至少有一支伊拉克傘兵部隊在朱巴附近與蘇丹武裝部隊並肩作戰。 據報道,大約 200 名伊拉克士兵在一場戰鬥中喪生,他們戰敗的地點被稱為「傑貝勒伊拉克」. 國際戰略研究所 還表示,伊拉克軍隊與蘇丹政府軍並肩作戰。
中華人民共和國雖然沒有正式參戰,但為了保護當地油田,幫助蘇丹軍隊,派兵赴蘇丹。 中華人民共和國還向蘇丹提供武器援助。
Dixon, Jeffrey S., and Meredith Reid Sarkees. A Guide to Intra-state Wars an Examination of Civil, Regional, and Intercommunal Wars, 1816-2014, p. 392. Los Angeles, CA: Sage Reference, 2016.
Kadhim, Abbas K. Governance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A Handbook. London: Routledge, 2013, p. 422
[1]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ies: Sudan: . "The factors that provoked the military coup, primarily the closely intertwined issues of Islamic law and of the civil war in the south, remained unresolved in 1991. The September 1983 implementation of the sharia throughout the country had been controversial and provoked widespread resistance in the predominantly non-Muslim south ... Opposition to the sharia, especially to the application of hudud (sing., hadd), or Islamic penalties, such as the public amputation of hands for theft, was not confined to the south and had been a principal factor leading to the popular uprising of April 1985 that overthrew the government of Jaafar an Nimeiri".
Tibi, Bassam (2008). Political Islam, World Politics and Europe . Routledge. p. 33. "The shari'a was imposed on non-Muslim Sudanese peoples in September 1983, and since that time Muslims in the north have been fighting a jihad against the non-Muslims in the south."
Case Studies on Human Rights and Fundamental Freedoms: A World Survey,第3卷,第234頁。
Bassil, Noah. The Post-Colonial State and Civil War in Sudan: The Origins of Conflict in Darfur . London; New York City: I.B. Tauris. 2013 [2021-05-30 ] . ISBN 978-1780760858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21-06-24).
Connell, Dan. Sudan: Global Trade, Local Impact. Arms Transfers to all Sides in the Civil War in Sudan (PDF) . Human Rights Watch. August 1998, 10 (4 (A)) [2021-05-30 ] . (原始內容 (PDF) 存檔於2021-12-05).
Johnson, Douglas Hamilton. The Root Causes of Sudan's Civil Wars 4th. Oxford, Kampala, Nairobi: International African Institute. 2007 [1st pub. 2003] [2021-05-30 ] . ISBN 9780852553923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22-06-11).
Khalid, Mansour. War & Peace in the Sudan . London; New York City: Routledge. 2010 [1st pub. 2003] [2021-05-30 ] . ISBN 978-0-7103-0663-0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22-06-12).
LeRiche, Matthew; Arnold, Matthew. South Sudan: From Revolution to Independence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2021-05-30 ] . ISBN 978-0-19-933340-0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22-06-11).
Leopold, Mark. ' Trying to Hold Things Together?' International NGOs caught up in an Emergency in North-Western Uganda, 1996–97. Ondine Barrow; Michael Jennings (編). The Charitable Impulse: NGOs & Development in East & North-East Africa . Oxford, Bloomfield: James Curry Ltd; Kumarian Press . 2001: 94–108 [2021-05-30 ] . ISBN 9781565491373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21-06-24).
Martell, Peter. First Raise a Flag . London: Hurst & Company. 2018 [2021-05-30 ] . ISBN 978-1849049597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22-06-12).
Prunier, Gérard. Rebel Movements and Proxy Warfare: Uganda, Sudan and the Congo (1986-99) . African Affairs. July 2004, 103 (412): 359–383. JSTOR 3518562 . doi:10.1093/afraf/adh050 .
Prunier, Gérard. Africa's World War : Congo, the Rwandan Genocide, and the Making of a Continental Catastrophe: Congo, the Rwandan Genocide, and the Making of a Continental Catastrophe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2021-05-30 ] . ISBN 978-0-19-970583-2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3-11-04).
Plaut, Martin. Understanding Eritrea: Inside Africa's Most Repressive State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16 [2021-05-30 ] . ISBN 9780190669591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21-10-26) (英語) .
Vuylsteke, Sarah. Identi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 Fertit Opposition in South Sudan (PDF) . HSBA Briefing Paper (Geneva: Small Arms Survey ). December 2018 [2021-05-30 ] . (原始內容 (PDF) 存檔於2020-11-15).
de Waal, Alex. Sudan: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to the state and its crisis (PDF) . Occasional Papers (Crisis States Research Centre). April 2007, (2) [2021-05-30 ] . ISSN 1753-3082 . (原始內容 (PDF) 存檔於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