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加朗
南苏丹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約翰·加朗·德·馬比奧爾(英語:John Garang de Mabior;1945年6月23日—2005年7月30日),蘇丹共和國前副總統,蘇丹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袖,南蘇丹國父。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4年6月18日) |
約翰·加朗 John Garang | |
---|---|
第1任蘇丹南方自治政府主席 | |
任期 2005年7月9日—2005年7月30日 | |
副總統 | 薩爾瓦·基爾·馬亞爾迪特 |
前任 | 里克·蓋 |
繼任 | 薩爾瓦·基爾·馬亞爾迪特 |
蘇丹副總統 | |
任期 2005年7月9日—2005年7月30日 | |
總統 | 奧馬爾·哈桑·艾哈邁德·巴希爾 |
前任 | 阿里·奧斯曼·塔哈 |
繼任 | 薩爾瓦·基爾·馬亞爾迪特 至2005年8月11日為止職位空缺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945年6月23日 埃及王國英埃共管蘇丹特維克州旺古萊村 |
逝世 | 2005年7月30日 蘇丹東赤道州新庫什(New Cush) | (60歲)
政黨 | 蘇丹人民解放軍 |
配偶 | 麗貝卡·尼安登·德·馬比奧爾 |
母校 | 格林內爾學院 三蘭港大學 艾奧瓦州立大學 |
生平
加朗出生於蘇丹南部尼羅河上游地區一個丁卡人部落貴族家庭。1962年,在第一次蘇丹內戰中加朗希望參加當地軍隊,但是軍隊首領建議他還是先去接受教育,於是他前往坦桑尼亞求學,後又獲得獎學金,得以前往美國艾奧瓦州格林內爾學院經濟學專業就讀。經過刻苦學習,加朗於1969年畢業。之後,他拒絕了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開出的獎學金,回到達累斯薩拉姆大學攻讀東非農業經濟研究。在校期間,他結識了也在該校就讀的約韋里·穆塞韋尼(後成為烏干達總統),同其成為終生好友。
1972年,蘇丹內戰雙方簽署了《亞的斯亞貝巴和平協議》,宣佈結束內戰,大批蘇丹南部黑人隨之被吸收入蘇丹軍隊,加朗也回國從軍,到1983年,他已升遷至位於恩圖曼的蘇丹參謀學院校長一職,軍銜上校。在從軍期間,他還在美國艾奧瓦州立大學獲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
1983年5月,加朗受命前往蘇丹南方地區,勸說500名黑人官兵接受調動,前往北方換防。但其實這只是加朗密謀反對蘇丹政府的一部分。當這些官兵舉起反旗後,加朗改道前往埃塞俄比亞建立反政府基地,並接納這些反政府軍加入。7月時,加朗已經召集了3000餘名原蘇丹軍隊中的黑人官兵,正式組建起「蘇丹人民解放軍」,以反對蘇丹北部阿拉伯人的統治。這標誌着第二次蘇丹內戰的開始。
蘇丹人民解放軍受到了利比亞、烏干達和埃塞俄比亞的支持,他們很快就控制了大部分蘇丹南部地區,取名「新蘇丹」。直到2005年1月9日,加朗方才與蘇丹政府簽署《內羅畢全面和平協議》,結束了第二次蘇丹內戰。7月9日,加朗就任蘇丹副總統。
7月30日,加朗在同烏干達總統約韋里·穆塞韋尼會談後乘坐其直升機返回蘇丹,途中飛機墜毀,加朗遇難。薩爾瓦·基爾·馬亞爾迪特接任其出任蘇丹副總統、南蘇丹自治政府首腦和蘇丹人民解放軍領袖。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NPR Weekend Edi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ohn Garang: A Conversation on Sudan
- 蘇丹人民解放軍的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A State Department archive of information from before January 2001
- 「蘇丹前叛亂團體加入政府團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BBC,2005年7月9日
- Obitua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BBC
- 「加朗逝世後蘇丹發生致命暴動」,路透社,2005年8月1日
- The return of a Sudanese survivor, opinion piece in The Daily Star, Lebanon, 19 July 2005 - some info on early life
- 「烏干達協助調查加朗之死」,William Eagle,美國之音,2005年8月9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