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之柱:白色遠征(英語:Pillars of Eternity: The White March角色扮演遊戲永恆之柱》的資料片,由黑曜石娛樂開發、Paradox Interactive發行。資料片以兩部曲形式在Microsoft WindowsOS XLinux平台推出,第一部分發售於2015年8月25日,第二部分則在2016年2月16日發售。

Quick Facts 永恆之柱:白色遠征, 類型 ...
永恆之柱:白色遠征
  • Pillars of Eternity: The White March
Thumb
類型角色扮演
平台
開發商黑曜石娛樂
發行商
總監喬什·索亞
製作人賈斯廷·布里奇(Justin Britch)
設計師喬什·索亞
博比·努爾(Bobby Null)
埃里克·芬斯特馬克(Eric Fenstermaker)
編劇埃里克·芬斯特馬克
卡麗·帕特爾(Carrie Patel)
奧利維婭·韋拉斯(Olivia Veras)
程式亞當·布倫內克(Adam Brennecke)
美術羅布·內斯勒(Rob Nesler)
音樂賈斯廷·E·貝爾(Justin E. Bell)
引擎Unity
模式單人
發行日
  • 第一部分
  • 2015年8月25日
  • 第二部分
  • 2016年2月16日
  • PlayStation 4, Xbox One
  • 2017年8月29日
  • 任天堂Switch
  • 2019年8月8日
Close

《白色遠征》的故事發生在鹿林以東的白際山,主角「靈視者」應當地村落堅忍村之邀,前往尋找古代矮人遺物「白鑄爐」。然而,隨着主角成功激活白鑄爐,一支擁有毀滅性力量的軍隊也一同甦醒,整個鹿林危在旦夕,主角必須想方設法阻止它們繼續前進。資料片同時為遊戲本體提供內容升級,包括更高的角色等級上限和新增的法術與能力,以及三位全新的同伴角色,並為關注劇情甚於戰鬥的玩家添加了難度更低的「故事模式」。

《白色遠征》第一部分收穫褒貶不一的評價,評論家稱讚該資料片對遊戲任務的擴充,但不滿於它過分側重戰鬥,且相較遊戲本體無甚新意。第二部分則獲得普遍好評,評論家對其優秀的劇情和角色扮演機制的改進讚賞有加。

系統

《白色遠征》基本保持了《永恆之柱》本體的遊戲系統,依然是玩家控制最多六人的小隊展開冒險。新增的遊戲機制包括一個小隊AI英語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ideo games)系統:玩家可在「進攻型」和「防禦型」間切換角色的自動戰鬥方式,還能設定AI是否在戰鬥中使用那些有次數限制且需要通過休息重置的角色能力;[1][2]以及難度更低的「故事模式」:讓關注劇情的玩家得以更快地推進遊戲。[3][4]

資料片在本體之外增加大約二十小時的遊戲內容,[5]包括名為「白際山」的全新地圖,以及原地圖中峭岩絕壁(Crägholdt)在內的兩個新地點。[6]以上擴充內容會在玩家取得努亞堡後解鎖,主線故事進行到終章前隨時都能探索。[7]黑曜石娛樂推薦玩家達到七級再進入擴展地圖,若角色等級過高還可以選擇增加資料片的遊戲難度。[7]《白色遠征》第一部分將角色等級上限由十二級提升到十四級,[6]第二部分推出後又升至十六級,[8][9]相應地新增了一些法術和能力。[10]此外,資料片還加入了靈魂綁定武器,與特定職業角色綁定即可提高其傷害。[10]

概要

Thumb
遊戲裏位於隕月修道院的亞拜登遺骸。

背景與角色

《白色遠征》的故事主要發生在鹿林和艾爾·格蘭芬瑟以東一片常年積雪、名為白際山(White March)的地區。[11][12]海洋與遺忘女神昂德拉(Ondra)和工業與鍛造之神亞拜登(Abydon)將以幕後推手身份登場,[13]昂德拉信仰的聖地隕月修道院(Abbey of the Fallen Moon)也會作為新場景開放。[14]資料片任務線可與主線故事同時推進,但在劇情上並無太多交集。[6]三名全新的重要配角將會作為同伴加入,其中包括:卡洛克惡魔(Devil of Caroc)是一名遊蕩者,因謀殺罪行而被改造為機械身軀;扎奧華(Zahua)是一名熱衷吸食毒品與討論哲學的武僧;[15]瑪奈哈(Maneha)則是一名尋求遺忘前世記憶的野蠻人。[16][17]

劇情

第一部分:主角取得努亞堡(Caed Nua)所有權後,管家會向其轉告來自堅忍村(Stalwart)的援助請求:開啟名為鍛鋼要塞(Durgan's Battery)的古代矮人堡壘,激活裏面的遺物「白鑄爐」(White Forge)。當地村長睿娜吉德(Renengild)告訴主角,堅忍村最近正面臨嚴重的人口外流,有了白鑄爐就能生產失傳已久的矮人鋼,也許會讓村莊再次繁榮起來。然而要塞大門已封閉數百年,之前僱傭的數支探險隊均對此一籌莫展。在古怪科學家加爾維諾(Galvino)幫助下,主角利用靈視能力成功習得開門密語,進入要塞後發現矮人們的靈魂一直困於要塞中。激活白鑄爐時,玩家可以選擇釋放他們重歸輪迴,將他們綁定到加農炮上保衛要塞,或是留下他們繼續看護白鑄爐的遺產。[18]

第二部分:激活白鑄爐後數月,主角夢到一支大軍自遠方雪山浩蕩而來,若不及時阻止,它們將毀滅沿途的一切。主角為此重返白際山,聽聞瑞德賽拉斯派遣了「鐵枷軍團」(Iron Flail)前來索要白鑄爐控制權。主角到達對方營地談判,卻一同遭遇巨型不明生物襲擊。主角驚覺這就是其夢中的大軍,隨後得知它們被稱作「無眼使徒」(Eyeless)。[19]

主角通過靈視能力獲悉隕月修道院的院長能幫忙召回使徒大軍。在院長指引下,主角牴達修道院聖物室的巨大頭骨前,見到了昂德拉女神。昂德拉相信遺忘好過背負記憶的重擔,她不滿於主角激活了本該被遺忘的白鑄爐,便召喚無眼使徒大軍清除所有見過白鑄爐的人。實際上,亞拜登神才是無眼使徒的創造者,出於某些原因,昂德拉在殺死他後繼承了使徒的控制權,同時讓重生的亞拜登忘卻這段死亡記憶。昂德拉自知並非使徒創造者,對其控制力始終有限,無法召回已經出征的大軍,於是委派身為凡人的主角代她阻止使徒前進。[20]

昂德拉告訴主角,要想徹底摧毀無眼使徒,必須前往星痕谷(Cayron's Scar)粉碎一顆名為伊奧尼•布拉瑟(Ionni Brathr)的衛星墜落留下的水晶殘片。在星痕谷,主角發現使用亞拜登之錘敲擊水晶會召來無眼使徒的響應,這會讓使徒們自我埋葬,但前提是敲擊者一刻不停直至粉碎水晶。玩家此時需要選擇一名角色留下,犧牲自己以完成任務,同時確保隊伍里其他人在接下來的一系列事件檢定中存活,進而逃出生天。[21]

倘若主角在水晶粉碎後倖存,便會遇到無眼使徒的靈魂。主角質問使徒為何欲置自己於死地,使徒則聲稱它們的使命本是守護文明。主角於是轉述了昂德拉的話,使徒才意識到她已將它們由守護者改造為毀滅者。使徒表示這絕非它們本意,希望能回到亞拜登身邊,並恢復主人的記憶。玩家可選擇徹底摧毀它們以斷絕亞拜登的記憶,或是讓它們重拾守護者的身份。[22]

開發與發行

Thumb
《永恆之柱》的遊戲總監喬什·索亞繼續帶領團隊開發《白色遠征》。[23]

早在《永恆之柱》發行前一周,黑曜石娛樂就宣佈了推出資料片的計劃,並表示擴展內容將與《柏德之門》的資料片《劍灣傳奇英語Baldur's Gate: Tales of the Sword Coast》大小相當。[24]黑曜石娛樂的CEO費格斯·厄克特隨後解釋資料片會以兩部曲的形式發佈,希望將其打造得「內容豐富」且擁有「數小時的遊玩體驗」,能夠比肩《柏德之門》和《冰風之谷》的資料片。[25]

資料片設定在終年積雪的地區,其靈感源自黑島工作室開發的《冰風之谷》,黑曜石娛樂希望為此設計一個全新的背景故事,同時輔以更高的遊戲難度。[26]遊戲性方面的改進包括:新增多職業天賦,能讓玩家角色學到先前僅限於某一職業的能力;偵查模式將適用於單個小隊成員,也會提供更多類似《龍與地下城》檢定系統的互動事件讓玩家操作。[26]基於玩家反饋,黑曜石娛樂還加入了一個控制角色自動戰鬥的AI系統,[26]遊戲的UI亦有所調整。[10]

2015年電子娛樂展上,《永恆之柱》的兩部曲資料片《白色遠征》正式公佈,黑曜石娛樂隨後發佈了第一部分的預告片,[27]喬什·索亞則繼續擔任《白色遠征》的遊戲總監。[23]資料片第一部分於2015年8月25日在Microsoft WindowsOS XLinux平台發售。[10][28]第二部分原定於2016年1月推出,[29]而後延期至2月16日,[16]一同發佈的還有一份發售預告。[4]包含全部資料片內容的《永恆之柱:完整版》於2017年8月29日登陸PlayStation 4Xbox One平台,[30]而後在2019年8月8日推出任天堂Switch版本。[31]

評價

第一部分

More information 評價, 匯總得分 ...
評價
匯總得分
匯總媒體得分
Metacritic76/100[32]
評論得分
媒體得分
GameSpot6/10[2]
IGN6.8/10[33]
PC Gamer美國70/100[12]
GameStar英語GameStar86/100[34]
Close

《白色遠征》第一部分收穫褒貶不一的評價,遊戲評論網站Metacritic基於22條評論給予其76/100分。[32]評論家稱讚該資料片擴充了遊戲內容並加入更具挑戰性的戰鬥;[1][6][33]批評聲則主要針對它過分側重戰鬥,且未能在遊戲本體基礎上有所創新。[2][12]

在諸多好評中,《PC Gamer》的編輯安迪·基利(Andy Kelly)表揚了資料片的畫面,認為其獨特的雪域風光更彰顯出有別於遊戲本體綠林掩映的美術風格。[12]GameSpot的編輯布雷特·托德(Brett Todd)則將《白色遠征》與《冰風之谷》相較,指出二者都設定在多山的寒冷之地,且同樣側重於戰鬥。[2]新增的小隊AI系統受到來自《GameStar英語GameStar》編輯本亞明·丹內貝格(Benjamin Danneberg)的讚賞,[34]IGN的編輯利夫·莊臣(Leif Johnson)同樣給予其高度肯定,相信那些苦於《永恆之柱》原版系統的玩家將為此感到滿意。[33]關於資料片的戰鬥內容,IGN的約翰遜發現其佔比顯著高於遊戲本體,即便不如《冰風之谷》充滿靈感,仍保持了相當的水準。[33]GameSpot的托德也稱讚它更富挑戰性,能夠考驗玩家的戰術素養。[2]

與此同時,《PC World》的編輯海登·丁曼(Hayden Dingman)批評資料片的任務較為無趣,不過是「充數任務指引下的低回報地牢探索」,覺得問題出在擴展地圖範圍太小。[6]對於資料片的劇情,《PC Gamer》的凱利認為它缺乏重點,不如本體的主線故事,[12]IGN的約翰遜也稱其過於簡單。[33]GameSpot的托德則表示資料片的內容「太容易猜到」,支線大多浮皮潦草,還好主線劇本寫得足夠動人。[2]此外,IGN的約翰遜還指出新加入的同伴儘管設定很有趣,對話內容卻很老套,比不上那些原有的同伴。[33]

第二部分

More information 評價, 匯總得分 ...
評價
匯總得分
匯總媒體得分
Metacritic79/100[35]
評論得分
媒體得分
GameSpot5/10[36]
IGN8/10[37]
The Escapist4/5顆星[11]
PC World4/5顆星[5]
Softpedia8.5/10[38]
Close

《白色遠征》第二部分獲得普遍正面的評價,Metacritic基於22條評論給予其79/100分,總體表現優於第一部分。[35]IGN的約翰遜認為它玩起來比第一部分更享受,且進一步「鞏固了《永恆之柱》作為近年來最令人難忘的角色扮演遊戲之一的地位」。[37]The Escapist》的編輯T·J·哈弗(T.J. Hafer)則對資料片的劇情和遊戲中玩家抉擇重要性的提升讚賞有加。[11]Softpedia的編輯安德烈·杜米特雷斯庫(Andrei Dumitrescu)提到很多玩家對《白色遠征》第一部分略感失望,但相信第二部分引人入勝的故事和印象深刻的遊戲瞬間能讓他們回心轉意。[38]

第二部分優秀的劇情廣受評論家讚譽。《PC World》的丁曼認為資料片的高潮部分充滿驚喜,足以比擬遊戲本體的主線劇情,[5]GameSpot的托德更直言其結局「有如史詩」。[36]《The Escapist》的哈弗持相同觀點,並表示資料片的劇情有如主線故事般宏大,結局的選擇對艾歐拉世界影響深遠,堪比主線同大反派撒奧斯的最終對決。[11]Softpedia的杜米特雷斯庫也承認,玩家應對使徒危機的方式將在艾歐拉世界產生嚴重後果。[38]IGN的約翰遜高度評價資料片全新的任務線和背景設定,但表示劇情過於緊湊也使得遊戲趨於線性;他還非常欣賞新同伴瑪奈哈的個人任務,稱其為「《永恆之柱》最吸引人的任務之一」。[37]Softpedia的杜米特雷斯庫同樣稱讚瑪奈哈的加入,覺得她做到了「緊密融入故事之中」。[38]然而,《PC World》的丁曼對此持不同意見,認為資料片的節奏問題導致新增的三位同伴都沒有太多展現空間。[5]

評論家大多稱讚角色扮演機制的改進,對於戰鬥部分則意見不一。Softpedia的杜米特雷斯庫指出,資料片加入不少互動事件來檢定玩家角色的屬性與技能,更多的法術和能力、角色等級上限提升也讓戰鬥愈加有趣,強大的敵人還需要玩家更經常地調整戰鬥策略。[38]IGN的約翰遜表揚了新增的「故事模式」,稱其為熱衷劇情的玩家之福音。[37]《The Escapist》的哈弗卻認為戰鬥本就是《永恆之柱》的弱項,資料片裏更為明顯,批評敵人實力和設定的不匹配,法術系統混亂困擾小隊AI。[11]GameSpot的托德直言資料片的戰鬥重複單調且過於頻繁,令人身心俱疲,相信等玩家體驗完《白色遠征》,「可能已準備好就此告別《永恆之柱》了」。[36]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