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誌群體(英語:ethnographic group),或稱民族誌群體民系人誌學群體,是在較大的族群中,擁有共同文化軌跡的一個子群體[1]。換言之,如果某人是一個族誌群體的成員,他也會認為自己是一個更大族群的成員,享有對這些群體的集體意識[1][2]。儘管族誌群體擁有文化價值觀方面的差異、特徵,諸如生產生活方式、言語、宗教、服裝等,但仍與所屬族群有顯著的同質性[3][4]

族誌群體這一用詞於西歐較為罕見,而20世紀起在前蘇聯東方集團廣泛使用[1][3],散見於保加利亞[1]格魯吉亞[3]匈牙利[5]波蘭[4]民族誌文獻中。美國的烏克蘭歷史研究者保羅‧馬格齊英語Paul Robert Magocsi認為族誌群體的概念與族群的概念極其相關[6],有學者將族誌群體視為族群的同義詞[7][8],否認兩者定義有特殊差別[9],現今的研究也多無法分辨族誌群體與族群的差異[10]

族誌群體的典型案例:下喀爾巴阡羅斯盧森尼亞人(英語:Rusyns)是一個族群,可以分為蘭科人(英語:Lemkos)、博伊科人(英語:Boykos)、胡楚爾人(英語:Hutsuls)等族誌群體[6],此外還有保加利亞的波馬克人(英語:Pomaks[1]、波蘭的利普卡韃靼人(英語:Lipka Tatars[2]、喬治亞的赫夫蘇列季人英語Khevsurians(英語:Khevsurians[3]等。衛藏安多康區等藏族分支[11]瓦剌蒙古族各部、維吾爾族的南北分支常被視爲中國境內比較典型,有活力的少數民族民系。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