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輕巡洋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斐濟號輕巡洋艦(英語:HMS Fiji)是英國皇家海軍斐濟級輕巡洋艦斐濟亞型的一號艦,得名自當時仍隸屬於大英帝國的斐濟殖民地,同時也是皇家海軍中唯一一艘以「斐濟」命名的軍艦。
斐濟號 HMS Fiji | |
---|---|
概觀 | |
擁有國 | 英國 |
艦級 | 斐濟級輕巡洋艦 |
製造廠 | 約翰·布朗造船廠 |
動工 | 1938年3月30日 |
下水 | 1939年5月31日 |
服役 | 1940年5月5日 |
退役 | 1936年10月1日移轉予新西蘭皇家海軍 |
結局 | 1941年5月22日於克里特島西南方遭德軍轟炸機擊沉 |
技術數據 | |
排水量 | 標準:8,530公噸 滿載:10,450公噸 |
全長 | 169.3米(555.4英尺) |
全寬 | 18.9米(62.0英尺) |
吃水 | 5米(16.4英尺) |
動力 | 72,500匹軸馬力(54,100千瓦特) 四座油料專燒三鼓式海軍部鍋爐 四軸齒輪減速渦輪機 |
最高速度 | 33節(61公里每小時;38英里每小時) |
續航距離 | 以13節(24公里每小時;15英里每小時)速度航行時為6,520海里(12,080公里;7,500英里) |
乘員 | 730人 |
偵搜系統 |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
艦載機 | 2 × 海象式水上偵察機 |
其它 | 舷號:58 |
斐濟號輕巡洋艦由約翰·布朗造船廠承造,於1939年5月31日下水。該艦是第一艘列裝入役的斐濟級輕巡洋艦,也因此該級艦有時亦被稱「斐濟級輕巡洋艦」。斐濟號於1940年5月5日列裝皇家海軍,最初隸屬於本土艦隊。同年8月31日本艦奉命開赴大西洋非洲沿岸參與旨在攻擊達卡的「威嚇行動」。然而斐濟號卻在與特遣艦隊會合前於9月1日遭納粹德國海軍U-32號潛艇所發射的魚雷擊中,因此被迫返回英國接受整修;修繕作業持續了六個月。此後斐濟號加裝了雷達,其防空武裝亦略獲加強。
本艦於1941年3月間返回戰鬥崗位,隨後便受命前往丹麥海峽巡邏,卻未能截獲正於返航途中的德軍舍爾海軍上將號裝甲艦;隔月,斐濟號被改編入H部隊中,奉命與僚艦一同前往阻止停泊於法國布雷斯特的德軍艦艇出港;隨後又與H部隊一同駛入地中海支援馬爾他島解放行動。
在完成上述任務後,斐濟號參與了克里特島戰役。1941年5月22日,在格洛斯特號輕巡洋艦遭德軍擊沉後不久,斐濟號與僚艦坎達哈號及金斯頓號驅逐艦結夥行動。三艦持續抵抗,並成功擊落一架來犯的德軍飛機[2]。雖然成功擊退了為期兩個小時的空襲,但斐濟號也用罄了所有防空武裝的彈藥[3];數架德軍Bf 109戰鬥機所投放的炸彈擊中了斐濟號,隨後一架隸屬於第77戰鬥機聯隊的飛機以近距離的方式在斐濟號左舷投放了一枚炸彈[4],造成艦身的底端船板破損進水,全艦開始向左傾斜。斐濟號失去動力,無法前進或移動,且因防空火力已然耗盡,她對來犯的空中攻擊基本沒有抵抗能力。接着一架隸屬於第1教導聯隊的Ju 88轟炸機對斐濟號投放了三枚炸彈並全部命中。艦長派沃羅爾·威廉-波雷特隨後下令棄船,斐濟號亦於不久後翻覆沉沒。隨行的驅逐艦為躲避敵機,遂在投放漂浮設備後撤往南方。入夜後兩艘驅逐艦重返該地,救起了523名生還者。在斐濟號沉沒時共有241名官名陣亡。
1941年5月30日,在一封寫給第一海務大臣都德利·龐德爵士的信中,行動指揮官安德魯·康寧漢上將寫道:「將格洛斯特號與斐濟號派往支援灰狗號驅逐艦是另一個嚴重的錯誤,其代價就是我們折損了兩艘船。兩艦都已基本沒有彈藥;即便艦上彈藥充足,我想她們還是會沉沒。斐濟號艦長告訴我格洛斯特號的上空一片黑壓壓的都是飛機。」[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