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聯盟(英語:Political alliance)是指不同政黨形成的一種合作聯盟,通常是因其參與的政黨有共同政治目標或策略性目的,並在選舉時能互惠各自政黨。其達到此目的的策略包括經過集合資源和選票而超越選舉門檻、於投票制度的特性上得到優勢、或經由合作一起打敗執政黨並於選舉勝利後合作形成新政府組成,以利選舉勝出後組成多數政府[1]。
當一個政黨聯盟勝選後而執政時,或當沒有任何一黨只達到相對多數而不是絕對多數的選票,而幾個政黨必須一起合作執政時,他們將會形成一個聯合政府。此種治理形式會產生的特點包括「不管部長」的產生。但可能會產生分歧。
相對於單純的選舉聯盟,政黨聯盟的成員協作更為緊密,除了共同應對選舉,還在其它政治議題上統一發聲。政黨聯盟一般設有一個常設的協調機構。
現存的一些政黨聯盟
國家 | 政黨聯盟 |
---|---|
阿根廷 | 工人左翼陣線—團結、讓我們改變、大眾陣線 |
亞美尼亞 | 亞美尼亞聯盟 |
智利 | 值得智利、民主社會主義、政府聯盟、去吧智利 |
巴西 | 巴西希望 |
伊拉克 | 公民民主聯盟 |
巴勒斯坦 |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勒斯坦力量聯盟 |
菲律賓 | 民族民主運動、菲律賓全國民主陣線、新愛國聯盟、人民愛國聯盟 |
斯里蘭卡 | 國家人民力量、統一國民陣線、統一人民力量、最高蘭卡聯盟、人民聯盟、淡米爾全國聯盟 |
敘利亞 | 全國進步陣線、爭取變革和解放人民陣線、爭取民主社會運動 |
埃及 | 社會主義力量聯盟 |
土耳其 | 人民民主大會、人民聯合革命運動 |
俄羅斯 | 全俄人民陣線、左翼陣線 |
意大利 | 中左聯盟、中右聯盟、權力歸人民、人民聯盟、和平土地尊嚴、主權人民民主、綠黨和左翼聯盟 |
印度 | 左翼陣線、全國民主聯盟、印度國家發展包容性聯盟 |
伊朗 | 工人左翼團結 |
澳洲 | 聯盟 |
利比亞 | 全國力量聯盟 |
格魯吉亞 | 格魯吉亞夢想 |
克羅地亞 | 人民聯盟、綠色-左翼聯盟 |
德國 | 基民盟/基社盟 |
直布羅陀 | GSLP–自由聯盟 |
拉脫維亞 | 綠黨和農民聯盟 |
黎巴嫩 | 三月八日聯盟、三月十四日聯盟 |
馬來西亞 | 國民陣線、希望聯盟、國民聯盟、祖國行動聯盟、沙巴人民聯盟、砂拉越政黨聯盟 |
墨西哥 | 廣泛進步陣線 |
黑山 | 爭取歐洲黑山聯盟 |
烏克蘭 | 左翼反對派 |
烏拉圭 | 廣泛陣線、人民團結、反帝國主義統一委員會 |
希臘 | 爭取顛覆反資本主義左翼合作、泛希社運—爭取變革運動 |
西班牙 | 聯合左翼、聯合與替代左翼、加利西亞民族主義集團、零削減、人民團結候選人—選民呼聲、巴斯克地區聯合、公民協議、坎加斯左翼替代 |
葡萄牙 | 統一民主聯盟 |
以色列 | 共同名單、和平與平等民主陣線、錫安主義聯盟 |
瑞典 | 聯盟 |
秘魯 | 爭取正義、生活和自由廣泛陣線、一起為了秘魯 |
南非 | 三方聯盟、進步黨團會議 |
蘇丹 | 全國共識力量 |
波多黎各 | 社會主義陣線 |
英國 | 勞工與合作黨 |
法國 | 一起爭取總統多數 |
波蘭 | 左翼 |
新喀里多尼亞 | 卡納克和社會主義民族解放陣線、爭取獨立民族聯盟、信心未來 |
匈牙利 | 青民盟—基民黨 |
委內瑞拉 | 人民革命替代、民主統一綱領 |
埃塞俄比亞 | 埃塞俄比亞聯邦主義力量聯盟 |
捷克 | 夠了! |
尼泊爾 | 社會主義陣線 |
保加利亞 | 中立保加利亞 |
孟加拉 | 左翼民主聯盟、共和論壇 |
巴基斯坦 | 左翼民主陣線 |
阿爾及利亞 | 民主替代公約力量 |
北馬其頓 | 你們的馬其頓 |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