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積慧(1927年2月10日—2023年4月26日)[1],山東省榮成縣人。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戰鬥英雄,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行員、副司令員,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3年5月6日) |
早年生活和軍旅生涯
1927年2月,張積慧出生在山東榮成縣(今榮成市)寧津橋上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全家7口人依靠父親張本周給地主當長工和耕種三畝薄地來維持生活。
10歲時,張積慧開始上小學,15歲考入了寧津中心小學,1944年入中學讀書。1945年初,他到山東抗大一分校,從此參加八路軍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抗戰勝利後,他隨部隊輾轉到了東北,恰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所航空學校在通化成立,他被選派到航校學習,1948年畢業,成為解放軍航校培養的首批飛行員。
抗美援朝初期
1950年,張積慧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被任命為航空兵第四師十二團飛行大隊長。1951年9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航空兵第四師正式進入朝鮮半島,與蘇聯第64戰鬥機航空軍共同參與對空作戰,張積慧也第一次進行了空中實戰,但是並沒有擊落敵機。不過他很快掌握了實戰經驗,在10月16日的第三次實戰中,他成功擊落了一架敵機並迫使一架F-86 「佩刀」墜毀。這次戰鬥後,師司令部政治部給張積慧記一等功一次。1952年2月4日,張積慧再次擊落一架美國F-86飛機,榮立二等功。在抗美援朝過程中,張積慧總計參加空戰10餘次。
擊落戴維斯
1952年2月10日,張積慧擊落美王牌飛行員喬治·A·戴維斯。張積慧因此榮立特等功和一級戰鬥英雄的稱號。朝鮮政府也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二級自由獨立勳章、軍功章。
晚年
志願軍回國後,張積慧先後任副團長、副師長、師長、副軍長、軍長。1973年5月,升任空軍副司令員。1978年7月至1980年8月被關押兩年。1980年9月,調任成都420廠副廠長。1983年11月,調任煙臺市副市長。1987年12月,任煙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1990年7月,調回空軍,按大軍區副職待遇離職休養。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