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個人對屍體表現愛戀或性吸引的現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戀屍,是個人對屍體表現愛戀或性吸引的現象。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把戀屍列為「性慾倒錯」。但是戀屍行為的含意顯然頗為多樣。研究者在訪談戀屍者的研究中發現,多數會描述自己有慾望佔有一個全然不抗拒的對象(68%),或是希望與已死的愛人結合(21%),有些人對屍體感覺性吸引(15%),或者希望透過與屍體結合來克服孤立的感覺(15%),或者透過全然控制死者來尋求個人的自尊(12%)。[1]戀屍者並不一定會將對屍體的性慾付諸於行動,即不一定會與真正的屍體進行親密接觸或性交,通常戀屍者會以閱覽相關文章、影片、圖片,或是通過幻想、角色扮演等其他方式來滿足自身的性需求。
希臘語為νεκροφιλία,源於詞素組合νεκρός(nekrós:死亡或屍體之意)和φιλία(philía:喜愛之意)。德語寫作Nekrophilie,亦作Negrophil/-ie,英語為necrophilia。Necrophilia一詞於精神病學家理查德·馮·克拉夫特-埃賓1886年的著作《性精神病態》中首次出現[2]。
主要為以下行為:
如果有以下行為會被歸為其他類別(淫樂殺人、獵奇殺人等):
作為一個文化現象,戀屍在古埃及社會頗為普遍。為了防止年輕女性死者在做防腐處理時被戀屍者姦屍,多半都會讓屍體放置三五天,等到開始腐爛才送去防腐處理師那裏製作木乃伊[3][4][5]。緬甸某些少數民族因為相信沒有結婚的女性無法瞑目長眠,因此處女的葬禮都會包含某種婚禮的成份,就是與死者性交。尚未進入工業革命、教會權力仍然很大的前現代中歐社會也有類似習俗。[來源請求]現代大部分國家的法律都有包含禁止侮辱屍體的相關條文,可見得並非對戀屍無感。
從個人心理的角度來看,美國著名精神分析派學家、哲學家弗洛姆(Erich Fromm)認為大多數人都具有程度不等的戀屍心理。他指出:個體在社會中的成長,都存在着愛死與愛生之間的對立與衝突。戀生者是珍視生命、熱愛生活的人,他「在各個方面都被生命和生長過程所深深吸引」,追求歡樂的情感體驗,喜歡富有活力的新鮮事物。愛死的主要表現則是戀屍,「有戀屍定向的人被所有沒有生氣的和死的東西所吸引和迷狂,諸如死屍、腐物、糞便和污垢。」弗洛姆認為一般人的肛門性格與戀屍性格之間並沒有截然分明的界限,由於父母強迫兒童控制自己的便溺、保持清潔習慣的結果,反而形成潔癖、戀物和偏執狂這些性格特徵,因此,戀屍心理以不同形式大量存在於人類社會之中。
精神分析學派雖然承認戀死與戀生的並存,以及與養育方式和社會文化之間的關連,卻顯然把戀生戀死視為彼此零和消長的關係,而無法認識到兩者並存恐怕才是個人生命中最現實的狀態。畢竟,沒有人是全然戀死或戀生的。[來源請求]
戀屍的性格是一種久被壓抑而形成的精神能量系統。人類性行為本身就是人的精神能量的釋放,而在戀屍者那裏,這種釋放同死亡衝動的發洩結合起來,表現為性虐待與受虐的需要。在這種性行為的過程中,由於當事者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覺得受到重大打擊和挫折,於是通過對性對象的施虐與折磨來抒洩緩解被壓抑的情緒,或滿足統治及佔有的慾望。另一種情況則是,戀屍者本質上害怕性愛中的人性自然表現,只有在能完全控制對方、把性對象當作缺乏自主性與生命活力的物品時才有安全感和快樂。
戀屍與其他性慾倒錯一樣被認為自古已有,但因其異常而秘密進行,極難找到實例。
有關姦屍的紀錄,部分跟盜墓有關。原因之一是出土女屍的比例相對高於男性。從現代考古發掘報告中可以發現,出土的屍體多是女性,如歷2000年而遺留下的長沙馬王堆和江蘇連雲港兩具漢代濕屍,均是女性[6][7]。不少性學家都將盜墓史上出現的這類姦屍記錄,當作人類性慾倒錯的佐證來處理。如中國大陸開設中華性文化展覽館的劉達臨教授就曾把中國古籍上的這類文字作為其研究性慾倒錯的例子加以引用和分析。
例如:
其他相關記載包括:
雖明、清期間法律規定「姦屍者死」,亦不能禁絕。
1953年12月號雜誌《AMATORIA》曾報導,中國於數百年前就有可供客人擁抱屍體的妓院。雜誌裏面還提到《九春亭讀書錄》裏記載着如何防止屍體腐敗以及消除屍斑的按摩方法。民國初年上海外灘一帶的妓院尚存這種服務。[9]
希羅多德的著作《歷史》第二卷記載,在古埃及,達官貴人的妻子或者美女死時,為避免被木乃伊製作者姦屍,會擺放三至四天才移交(即使假設其記載是真的,那就可以成為屍姦古已有之的證言,亦不可以斷言木乃伊製作者有戀屍癖)。在古代,與死者性交有時候被認為含有魔力。在莫希文明的廢墟中,有描繪生者與骸骨性交的陶器出土。
在18世紀法國的妓院,有一種特色服務,是妓女躺在棺材中扮死屍,嫖客穿扮成牧師與之性交,甚受一部分人歡迎。莎拉·伯恩哈特也被傳曾睡在棺材裏。
不僅是在人類,動物界也觀察到有戀屍癖的情況。2003年搞笑諾貝爾生物學獎就頒授予荷蘭鹿特丹自然史博物館的C. W. Moeliker,他忠實地記錄了一隻綠頭鴨的同性戀戀屍癖。他目擊了一個雄綠頭鴨「強暴」另一隻在博物館草坪上死亡的雄綠頭鴨達七十五分鐘之久,最後他再也忍不住而去「解救」那隻死鴨,並驗屍確認牠是公的。[10]
2007年在新竹發生姦屍案,被告楊忠平被指控的罪名當中則包括上述第247條的損壞、污辱屍體罪[11][12],一審後該項罪行判刑兩年六個月。[13]
戀屍癖者有可能被控以阻止屍體合法埋葬罪。
對屍體進行性行為可能被控以侮辱屍體罪,先殺後奸這類淫樂殺人行為一般被控為故意殺人罪和侮辱屍體罪。常規判決中,犯罪行為構成兩個以上罪名應該依照數罪併罰原則。
直到2006年5月,聯邦法律並沒有相關法律[14],而以下州份則自行立法,在某些州是輕罪,在某些州則是重罪:
現時並沒有相關法律,但因為在1999年光市母女殺害事件中,受害人曾被姦屍,輿論開始傾向要把姦屍列為非法。
姦屍為犯五戒當中的邪淫戒,不論陰道、口腔、肛門,有交合的話則屬於不可懺悔的罪業,手淫的話亦犯下不可悔罪。[16]
成書於清代光緒年間的《金科輯要》中,玉皇大帝頒令,姦屍的罪等同亂倫,要永遠打入地獄。[18]
電影中也經常將戀屍癖作為主題例如鵝毛筆。如德國先鋒派地下導演Jörg Buttgereit所拍的《困惑的浪漫》(1987)及《困惑的浪漫2》(1991)中,用相當激烈的手法表現了對屍體的愛戀。類似的後繼者還有Lynne Stopkewich導演的Kissed(1996)。
戀屍癖主題最有名的電影化作品應數希區柯克的《迷魂記》(1958),在希區柯克極為藝術化的導演之下,這部線索錯綜複雜的心理懸疑片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其中的戀屍癖內容更多地是為懸疑主題服務。另一部極其風格化的戀屍癖片子是法國導演François Truffaut的La chambre verte(中譯《綠房間》)(1978)本片和《迷魂記》一樣充滿了心理暗示。
在童話故事《白雪公主》的一些版本中,描寫王子因為有戀屍癖,才會親吻玻璃棺中看似死去的白雪公主。
中國民初作家沈從文的自傳也提過一家豆腐店老闆挖出商會會長女兒的屍體,背到山峒中去睡三天,方又送回墳墓去,最後被逮捕,執行死刑之前還說:「美得很!美得很!」[19]
英國作家莫·海德的小說《鳥人》也講述一戀屍癖的故事,主角招一男妓後,為於男妓身上獲得滿足而將其殺死。
斯蒂芬·金的小說《傑羅得遊戲》中,主角被一位喜愛掘屍的戀屍癖者跟蹤。
一些金屬樂和死亡金屬的歌詞中常常提到戀屍癖。在流行樂中也經常出現戀屍癖的主題,比如Nick Cave和Kylie Minogue的Where the wild roses grow及Cat Stevens的單曲Lady D'Arbanville。另外像是Avenged Sevenfold 的A Little Piece Of Heaven的MV中也有提到姦屍的部分。某些說唱樂手也以戀屍癖為主題。
香港樂壇目前只有一首歌隱晦地提到當事人有戀屍癖,它就是「超生培慾」,由香港流行音樂歌手麥浚龍主唱,方大同作曲,林夕填詞,並收錄於他的唱片《Nothing Lasts Forever》中。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