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宴會類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婚宴是指為了慶祝結婚而舉辦的宴會,在中國通常稱作喜酒。這種在結婚之後舉辦宴會的傳統在世界大部分的文化中都可以見到,然而其內容則有很大的差別。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
古代中國婚禮、正式婚宴均設在新郎家中,當代中國廣大農村地區依然如此。而現代中國城市居民的婚宴一般在婚禮後於酒樓或酒店舉行,入席後出席婚禮的主人與主客會致詞;有些婚禮會請婚禮司儀帶領整個婚宴流程,通常還會有戲弄新人的環節,源自古代習俗「鬧洞房」。於酒樓舉行婚宴時,部分地區會將新人喝合巹酒之婚俗禮儀挪至此時進行。 不管古代或現代,婚宴菜品之中常有大棗、蓮子、桂圓,都是取其諧音,暗祝新人早生貴子;菜品也多取吉祥之名,如「百年好合」(即附有蓮子百合的紅豆沙)、「美點雙輝」(即兩款中式糕點),以討口彩、吉利。上菜方面,中國大陸婚宴,會一次過上菜;香港婚宴,欲以每道主菜、飯面、「百年好合」、「美點雙輝」連同水果分批上菜。另外,部分地區的婚俗禮儀是來賓不在參加婚禮入門時送賀禮,而是於婚宴時給,例如在香港,賓客的賀禮一般在參加婚宴時交給主人家;在台灣則是於婚宴舉行前給主人家。
中國大陸的婚宴通常是「五時恭候,六時入席」或「五時恭候,七時入席」,香港的婚宴通常是「五時恭候,八時入席」。婚宴上一般不能隨便自由入席、離席,必須等第一席的全部吃完了(先吃完的人要把筷子架在自己用的湯匙上表示等候他人的意思),其他人才可離開。[1]部分地區有主人燃放散席的鞭炮後眾人才能離席,散席時樂師也要一齊奏樂的婚俗禮儀。[1]若婚禮上有人意外失手打碎杯碗瓢盆,須收集殘片,放入臼里中心處,象徵破了又圓,[2]以辟厄運。
在近代至現代中國大陸,眾人入席後並不能馬上動箸進饌,而必須先完成一系列婚俗禮儀,包括:參廚、祭灶、出廚。舊時傳統中式婚禮中,只要經濟條件許可,一般人家必有婚宴上賞戲這一婚俗禮儀。[3]儘管因地域不同而有很多地方戲曲劇種,但婚禮中上演的一般均為「跳加官」、「福祿壽」、「三星送子」,[4]和由其演變而來的當地鄉土劇種中的相近曲目。
來賓賀詞:來賓向新人及其家族賀喜。民國以降提倡男女平等;解放後禁止封建包辦婚姻,所以中式婚禮上,經自由戀愛而結婚的新人在婚宴上於來賓賀詞後,也向大家介紹戀愛經過,此俗延續至今。[5]
舊時傳統中國婚宴十分注重席位之次序,[11]因為其反映了封建禮教之長幼尊卑。婚宴的席位安排皆以拜堂時的神龕香案為準,依此設上席、下席、首席、次席:背靠神龕香案,面對屋門為上座。面對神龕香案,背靠屋門為下座。神龕香案之左為大,之右為小,[11]即面對神龕香案時,神龕香案之右為大,之左為小。根據傳統中式民居一般坐北朝南之佈局,神龕香案設於北牆,坐北面南,所以坐北面南為尊;坐東面西次之;坐西面東再次之;坐南面北為下。每席人數為10至12人或更多,但忌諱單數,以免咒新人觸霉頭單身。婚宴來賓中,尊者(如新人父母、祖輩)和媒人坐上席,其桌必須距神龕香案最近(無神龕香案時,其桌必須距禮台最近),其餘客人依次坐二席三席等。同桌時,尊者坐上席,次尊者坐下席,其餘客人坐陪席。上菜時須從首席開始。[5]如有「恕不尊位」之字條,則不必派席次座次。[11]
婚宴菜品不能隨便增減,茶肴數目多為雙數,[11]最低不能少於四道,寓意婚姻四平八穩。由於大部份方言中四諧音死,家境清貧之戶的婚宴茶肴數目也多超過四道,但以方言為主的經濟欠發達地區則無此禁忌。婚宴茶肴數目一般為六道、八道、十道、十二道:六道菜代表六六大順、八道菜代表發財(八諧音發)、十個菜意味十全十美、十二道則是一年十二月,月月都幸福。[9]同每桌席位一樣,婚宴茶肴數目一般也不能是單數,[11]為的也是避免觸霉頭單身,但唯一的例外是九(諧音久),九道菜代表天長地久。和年夜飯一樣,婚宴茶肴中也必須有魚,代表年年有餘,而且魚菜也必須是作為壓尾的葷菜。典型的中國大陸婚宴茶肴一般為:
婚宴菜品多少隨經濟條件增減,例如為十道時北方多取消果品和茶,為九道時內陸地區多會再減去除了魚以外的水產葷菜。為八道時北方多為再減去餐後甜點,為六道時多為再減去開胃菜和湯品,為四道時多為再減去主食和一道葷菜,只保留一葷一素,喜面和魚菜。舊時農村婚宴的菜品往往會多於十二道,有十四道,十六道,十八道,二十道,甚至三十二道之多,[11]其原因是同一種原料用不同做法烹出的各式菜餚均歸類為同一道菜,但由於現代化生活節奏加快和城市化,此俗現多隻存在於農村,[17]城市中只有極少殘留,[17]肇因城市裏當代中式婚禮多於酒店舉行,每道菜即便是使用同樣食材也都會分別單獨掛賬計價。
在西方,婚宴通常是在婚禮結束之後舉行。
大部分的西方國家中,在吃了極為豐富的一餐後(傳統上是由新娘家來支付費用),出席婚禮的人會致祝福詞。傳統上致詞的人包括有新娘的父親、伴郎,最後是新郎。在現代美國婚宴中,致詞者通常是伴郎和伴娘。
致完祝福詞後若有舞會,通常由新人開舞。以前常用華爾滋配樂,現在也常見浪漫的流行音樂,或其它風格的音樂。
婚宴舞會會有一些特別的習慣——比如說在第一支舞之後,新郎會帶着新娘到她的父親那邊,讓他們跳一下支舞。第二支舞舞結束後,賓客們會被邀請一起下場跳舞。宴會在互相敬酒與慶祝中進行,一直到新人們坐上一輛被他們的朋友「裝飾」過的車子離去為止。
結婚傳統在各個文化之間的差異很大,甚至在同一個國家中的不同地區也是如此。以下列舉一些不同的傳統:
錢舞:指賓客會付小額數量的錢來和新娘或新郎跳舞。在某些文化中,這些錢會被釘在新娘所穿着的一件特別圍裙上。有些文化則是由朋友來收集這些錢,有時他們會在每個客人付錢的時候給他們一小杯酒。這種傳統在美國中西部很普遍,然而在其他地區則被認為俗氣。
丟出新娘的花束和襪帶:新娘會將手上的花束往後面所有在場的單身女性丟去,誰接到了花束就會被認為是下一個結婚的人。新郎則會當場將新娘的襪帶褪下後(通常這麼做是為了娛樂賓客),將新娘的襪帶丟向所有的單身男性,誰接到了襪帶就會被認為是下一個結婚的人。有時候,接到襪帶的男性要將襪帶穿到接到花束的女性身上。有時候那個襪帶則是由抽籤的方式出售,而非用丟的。在美國的某些地方,這種行為則會被認為俗氣。
敲玻璃杯:賓客會在用餐期間敲玻璃杯(通常是使用湯匙)引起大家的注意,然後請求新人們站起來接吻。有時候新人則會準備好鈴鐺以代替敲玻璃杯。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